笑死了: 一个容易放弃自我的焦虑型依恋
(by郑知知)
我写文章这么久,一个让我特别有挫败感的事情就是,大家还是在私信区反复的问着一些特别简单的问题。比如,他又回来找我了,是不是说明他还喜欢我之类。或者,他突然失联了,我该不该找他。 说真的,我不清楚你们希望在我这得到什么样地回答。但是如果你们连回避的忽冷忽热都摸不透,那你们真的,放弃吧。不甘心也要有个限度。不甘心只会让生活陷入死局。不是你们遇见回避让你们变成了一个更差的人,而是你们本来就太笨了而不自知。 回避他们自己是一个特别“从心”的人。为什么说他们从心呢,那就是他们对你的态度,几乎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心情,他们当下想做的事。 我举个例子,有个回避,他今天心情正好,无所事事,对你的行为还略感兴趣,那么他可能就会主动去撩拨你。他们就有个目标,就是你最后夸赞他,你今天真的好好哦,然后他们就开心走了。第二天,昨天那个甜甜的他就不在了,就像两个人似的。 再举个例子,有个回避,他见你之前有点忐忑,那么他的目标就是获取你的欣赏,那么他可能就会主动表现自己,滔滔不绝讲述自己知道的事情,帮你提东西,然后最后,你夸赞他,你真厉害啊,然后他开心了。第二天,被别的事情吸引了,那么就表现得仿佛像是从来没有做过这件事一样。 熟悉吗?同志们? 所以由此推论,他和你关系没有很深入的时候,说失联就失联太正常了,过两天又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又想起你撩拨一下,也很正常。 那你说,这不就是自私吗?但你别忘了,自私,是普世价值观用来衡量普通人的词汇。对于回避型依恋来说,他们一个信奉自己的一类人,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就是他们大脑的运作方式。同时,自我实现也比关系会获得更多的幸福的感觉。 我觉得大家不要动不动就把人钉在道德的柱子上,往上贴标签,一批判就批判一类人。不要因为自己是焦虑,就吹捧焦虑多好啊,多为人考虑啊,多付出啊。没必要。站在道德的高地,都挺冷的。同理有些回避也觉得自己这样特别优秀,相反焦虑就是傻白甜啊,拎不清啊,没自我啊。对,就互相攻击吧。一个个都是嫌人生太长,得批判点谁来凸显自己高尚,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观里不想出去的人。 我觉得不是理解不了的就是不好,不是不顺应主流价值的就是恶劣。关键的是,你自己得拎的清,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老觉得自己就比别人强。不要老鄙视这个瞧不起那个的。因为你膨胀的样子真的挺不好看的。同理,也没必要把回避的特质看的多么厉害,比如有规划啊,自律啊,秩序感啊,理智啊,不过就是特质而已。 那你说,回避这样对你岂不是很不公平。但我要说了,他这么对你,你可以不接受啊,从来暂停播放键就在你手里,但是你从来不用,我能说什么。 焦虑最大的弱点就是,太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假设你有个朋友,他打击你两句,你就跟人家据理力争,试图证明自己。他不搭理你,你就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然后特别上赶着引起人家注意力。他对你说不好听的话,你就心情跌到谷底。他不回复你,你就接二连三的解锁手机。他出乎常规的冷漠,你就非得问出个所以然来。 有人问我,怎么不报复回避,让他们叫我爸爸呢?我是嫌人生太长吗?有句话说,当你凝望着深渊,深渊也会回望向你。当我有一天真的像打太极一样,把他们所有的招数都化解了。那我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怎么觉得更病态了呢? 既生回避,就会生克回避的人。他们天生就对回避的忽冷忽热免疫,天生不会被牵着鼻子走,天生有自己的立场。同理,既生焦虑。那就会生克焦虑的人,目前来看,最明显克的类型就是回避了。 聪明的人懂得远离克自己的人,更聪明的人懂得用克自己的人成长。 我觉得作为回避,值得发展的缺失部分,就是培养自己对他人的体谅,培养不要依赖自己的心情去随意对待别人,培养自己付出的部分。培养不要轻易否定别人。就是找到那颗心。作为焦虑的话,值得发展的部分,就是培养能自己做自己的事的心态,培养设定目标然后实现的规划感秩序感。培养能化解掉别人毁掉自己心情的风险。换句话说,就是找到那个根。 无论是焦虑和回避,最好都别太把恋爱当回事。你的人生明明可以多个维度发展,但是你就执着发展恋爱能力,那你最后很容易就变成了一个操控人心的高手。然而呢,你除了伤害伤害善良无辜的人,有什么可厉害的。不善良的人也不会站着让你伤害,只有那些傻白甜才会一遍遍被你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