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00后吊打的90天团,你们还好吗?

上周约小姐妹打羽毛球,三个加起来快90岁的人,被一个中途加入的00后少女轮番吊打。
少女没来之前,三个老母相互叫嚣。一个老母说,你们两个一起上,我体力好。另一个老母说,我每周都在打,你不是我对手。结果少女一来,立马认怂。
人家问,姐姐你是练双打的吗?我说不,我是打野球的。人家又问,我们打近球还是远球,我说,打我接得到的球。
全场就看到三个老阿姨气喘吁吁地满场跑,少女原地挥拍,基本不移动。画面十分辛酸。
随着2020年的大幕拉开,90年的已逐渐登上30岁的贼船,91年、92年的紧随其后。其中一部分稳定下来了,进入婚姻,成为新手爸妈;另一部分悬而未决,奔事业,找对象,不知不觉来到了人生的分岔路。

还想拼一把,发现身体提前缴械投降
以前听妈妈说女人过了25岁就开始走下坡路,你嫌她啰嗦,现在雷打不动的每天一杯仙牌灵芝茶。以前你妈喊你穿秋裤,你坚决不穿,现在穿起就不想脱。看到网上有卖黑芝麻丸的,立马分享给小姐妹,一起拼单。
钱没挣多少,生活开支又多了项保健品。
我朋友中还有27、28岁查出骨质酥松的,现在开始认真补钙。搁前几年,那可是前天爬了泰山,第二天还能去健身房蹬个铁饼,并一举拿下健身房蹬铁饼项目女子记录的神奇女侠。
以前熬夜打DOTA的兄弟,现在熬夜改PPT,以前熬夜看韩剧的姐妹,现在为了皮肤和头发,早早地闭上了双眼。
头发的生长速度还赶不上家里种的多肉。以前一抓一大把,现在一抓掉一把。上周一个小姐妹为了遮发际线,剪了个空气刘海,我们拍手叫好,耶,终于年轻十岁了。要知道,小姐妹原来也是需要“打薄”的人。

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
比身体垮掉更可怕的,是欲望的衰减
原来看到帅哥还要小鹿乱撞一下,现在整个一老鹿蹒跚,想撞,连蹦都蹦不起来。如果说人生是场修行,以前修的是肉体,现在修的是灵魂。眼里没有“异性”,只是“人性”。
前几天,苏志燮公布结婚的消息,我的小姐妹群里竟然鸦雀。要知道,当年我们也是疯狂迷恋过欧巴,对于选苏志燮、玄彬、孔侑还是姜东元当老公左右为难。
现在,后起之秀一茬接着一茬,完全分不清那些唇红齿白的小鲜肉都是谁。那天,小姐妹问我,你知道“冰糖炖雪梨”吗?
我说,是什么?润肺的吗?
去年年底,带我妈参加了某台的跨年晚会录制。晚会进行到一半,只见舞台中央升上来一个身形修长,长相俊朗的小伙子,后面的大屏幕打出了“摩登兄弟刘宇宁”七个大字。我们前面几排的观众,就跟埋伏了多时的士兵一样,吹响冲锋的号角,操起各种灯牌、横幅,腾的一下从黑暗中窜起来。吓得我和我妈同时往后一靠!
后来,我妈悄咪咪地凑到我旁边问,这人是谁啊?一副怕我嫌弃她孤陋寡闻的模样。我说,哦,帮你百度一下。
时代的潮流一波又一波,时代的韭菜一茬又一茬。
流水的帅哥还在台上活跃,铁打的迷妹已经变老。
一大波90后正从朋友圈消失
最近发现,以前那帮爱发朋友圈的小伙伴动态越来越少,要发也基本跟工作相关,微博除了看热搜和新闻,基本隐身。有的甚至连登录密码都忘了。

曾经觉得朋友圈是一块附庸风雅的高地,现在越来越没有力气爬上这块高地。
以前朋友圈只有玩得好的小姐妹小兄弟,现在朋友圈,加了父母,加了领导,加了卖减肥药的小姑娘和卖水果的大姐,加了能说会道的Tony老师和仙堂算命的阿伯,还有美容院咨询师小姐姐天天发隆胸的视频仿佛在暗示着什么。
更多90后选择躲在屏幕的背后笑而不语。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话不能多,言简意赅。出镜不能太频繁,见好就收。想要分享的越来越少,想要私藏的越来越多。发个朋友圈,还要屏蔽一堆人,太麻烦。
其实,大部分90后谁不是一边焦虑着一边努力
放眼望去,前面的80后实力太强,稳如泰山,再一转头,后面的00后招数太邪,直逼面门。再加上经济环境一年不如一年,90后,这个带着光环登场的群体,正逐渐从聚光灯下淡去。
他们走进了办公室,走向了格子间;走进了连锁超市,走向了柴米油盐;走进了街边小巷,走向了盲人按摩...

看着办公室的95后东北小伙,操着低沉的嗓音,一米八几的大个儿耸在面前,清脆洪亮地喊你一声,姐!你除了,诶,发不出来其他声音。
办公室90年的不敢惹95后的,95后不敢惹00后,据说他们疯起来,连自己都打。
不过,每次挨完领导骂,他们依然会找到和蔼可亲的你,听到一句“抱怨是资产阶级的特权,无产阶级不相信眼泪”,这时,他们看你的眼神就像在说:你姐还是你姐。
有一次,一个97年的小姑娘讲述完她的悲伤故事后,睁着那天真无邪的史迪仔大眼睛,眨巴眨巴问我:你是怎么活到这个岁数的...我差点当场一口红茶喷到她的脸上。
我是怎么活到这个岁数的?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就是,你30了,你为什么认为你30了?因为你本来就30了,它是客观存在的;用唯心主义的观点解释就是,你30了,你为什么30了呢?因为你认为你30了,其实你也可以认为你20。
所以,闭上眼睛,大家都可以是同龄人。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