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的差异化创新,一根辣条是怎么火的?
在卫龙做辣条之前,年轻人对辣条的印象还是停留在那种摆在学校门口的几毛钱的三无产品上,对于辣条这个品类想做很多文章似乎也不太可能。然而卫龙利用差异化创新使品牌上升到新的台阶。 产品差异化
在口味方面,传统辣条基本都是辣和咸,而卫龙辣条提出“甜辣”的概念,并且随后的产品如豆皮、藕片、土豆片等都在这个“甜辣”口味上进行了延续。
在食品安全方面,卫龙辣条让暴走漫画的红人张全蛋网络直播卫龙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不仅使“卫龙辣条是小作坊”的不实传言不攻自破,也成功解决了用户对于辣条食品安全的担忧。

很多餐饮品牌现在都通过自媒体甚至监控视频让顾客看到后厨的情况,这种透明化本身就是品牌流量进步最直接的表现。
营销差异化
如果说产品差异化只是基础的话,那么2017年双十一,卫龙的表现更是颠覆了很多食品行业的认知,从来没有一个食品行业从业者这样去宣传自己的产品,只有卫龙敢这么做。
2017年双十一的时候,卫龙辣条推出了1.8米的辣条行业的“一柱擎天”,还邀请一位“专家”对于这根1.8米的辣条进行了鉴定。用文物鉴定的流程,以专业人士的口吻从辣条的外形、口味、形状、色泽、配比、营养、禁忌等多方面进行“文物式”评论。同时还制作了一个购物台,以鉴评的形式卖辣条。

看似一本正经, 实际上却是胡说八道,卫龙辣条通过这样自我嘲讽的手段,得到了众多年轻网友的关注和购买。
专家的金句“每年11月上旬之后,适合低价买人”让年轻人觉得营销不再是买和卖那么枯燥的商业行为。
这次双十一卫龙天猫店的整个销售额高达836万,可见不走寻常路的差异化创新对于流量的激发是多么重要,在大家都在为突破销售额绞尽脑汁的时候,卫龙辣条却在差异和创新的路上玩得越来越高明。
如果“双十一”卫龙的鉴定辣条活动让你觉得很有意思,那么接下来的“双十二”则会让你震撼。这一次卫龙辣条让自己化身成为时尚博主,开始和年轻人讨论如何通过碎花元素立足时尚圈。
这个创意灵感来自某位明星走戛纳红毯的流量事件,卫龙辣条又一次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起来。
但是很多年轻人愿意听卫龙辣条这样表达观点,这似乎说出了他们内心想表达的。
你引起了年轻人的共鸣,就不怕产品卖不出去。
包装差异化
现在大多数人都是用微信联系客户,而微信里面的第一印象莫过于头像以及朋友圈。
头像可以丑,但是不能没有辨识度。
绝大多数的辣条都是花花绿绿的设计,但是卫龙的包装非常有辨识度。纯白的背景,加上诱人的辣条,一下子就能够让人印象深刻。即使看到相似的包装,也会想到卫龙。

2017年双十二的时候,卫龙结合东北碎花元素进行设计,搭配起来确实还有那么点时尚的感觉。
时尚其实一直为年轻人追捧,很多品牌都在这个方向做了相当多的文章,当然也有年轻人不买单的时候,他们觉得这只是品牌的自嗨。
而卫龙把看似调性不太合适的元素变得时尚起来,得到了年轻人的二次传播和购买。
产品品类差异化是卫龙辣条一直遵循的,流量初期可以靠单品爆单,后期还是要有其他品类的产品延续和承接流量,否则就会出现流量转化率低,复购率更低的现象。
罗永浩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人们对他的认知停留在说相声,不管卖手机还是直播,第一反应永远都是说相声。但可惜罗永浩没有开德云社的想法。
对于一年可以卖出100亿包辣条的卫龙来说,我们这些读了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孩子们,我们吃的一包又一包的卫龙辣条,已经不单纯是食品了。而是自己的青春记忆。
而卫龙辣条每一次营销的升级,也是流量新的连接。
对于很多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同行来说,推陈出新的包装设计只是吸引年轻流量的表面,实质是产品能否激发年轻人购买。
我们可以通过卫龙辣条的一些流量玩法去想一想自己的产品,除了包装设计之外的年轻化玩法,是否还有其他值得思考的地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