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秦淮河边的隐密步道

家住铁心桥的老万大叔,早上出门第一件事,定要去秦淮河边转一圈。 从万科金色里程小区南门出来,就是滚滚红尘。 七点不到,路上车就多了起来。如果谁不幸睡过了头,再晚半小时出门,那必定要在路上多出不少思考人生的时间。 老万大叔已经退休,不需要再思考人生,他只想活动下腿脚,好多活几年。 穿过龟行的车流,闪过见缝插针的电动车,晃悠到马路对面,一排大树挡住了视线。 树下有个隐秘入口,直下三十九级台阶,穿过树林,恍然进入另一个世界。 眼前一条大河横亘而过,河岸由石块水泥堆砌而成,不言而喻,这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河流,南京人称之为“秦淮新河”。 河水浩浩荡荡,从东向西,往长江而去。水流轻洄,迥异世间的坚硬,让人不经意间打开心防,放飞忧愁。 站在步道起始线上,老万伸展双臂,深吸口气。空气濡湿,带着几分清新。身旁的香樟树林犹如卫士,撑开遮天蔽日的枝叶,将尘世的喧嚣隔绝。 香樟树是修河道时栽的,近四十年树龄,高大葳蕤,有十几米高,散发出浓郁的樟脑芳香。 这里原是荒草萋萋的所在,近几年被整治出来,铺设水泥路面、太阳能路灯,再置以栏杆、花木、凉亭,俨然成了一处极佳的休闲步道。 步道长约两公里,许多老年人能走上好几个来回。到了周末,也有年轻人来锻炼。在这里,往来皆是健身达人。 年轻人热爱跑步,多是为减肥。在这条步道上,经常能见到步履沉重的身影,跑几步停下,抹把汗,又咬牙继续。 老年人锻炼的法门各不相同。林中,有老翁撞树,呯呯作响,似熊般熬练筋骨;对岸,亦有高人长啸,声震四野。 老万迈开大步,只管埋头向前。对他来说,快步走才是最好的锻炼方法。 健步如流星,保持节奏,脚不停歇,直奔终点。初始五百米,俱在香樟遮蔽之下,吸一口馥郁清香,吐一口胸中浊气,神仙般享受。 香樟林的尽头,能望见一座凉亭,那儿是秦淮河老年歌手驻扎点。便携式音箱、无线话筒和智能手机,是他们自娱自乐的全部家当。歌手们感情充沛,演绎着怀旧歌曲,发出宏亮且撕心裂肺的歌声。 亭外一位慈祥大妈,怀抱金色萨克斯管,端坐路旁,凝神吹奏,庞大的肺活量转变成时断时续的呜咽,对路人夹道相迎。 众人经过此地,心乱如麻,@#¥%*,此处有真情,欲诉已忘言。他们只能加快脚步,奔赴下一程。 出了香樟林,路面变宽,植物四下里蓬勃起来,显露出四月初美好的春日景象。迎春花、樱花、玉兰花、紫荆、桃花,连排个队也等不及,一下子竞相开放,让人仿佛置身于盛大的舞台之中。 风抚过树梢,发生飒飒的轻响,似乎得了信号,林木间不知名的鸟儿大声鸣叫,合唱起欢快的晨曲。喜鹊和野鸽子呼扇着翅膀,不时从老万头顶掠过。 老万望向河边,薄雾缭绕中,石缝里的老榆树长出了嫩叶,再一次倔强地显出了勃勃生机。 石阶下方,几个钓鱼人在岸边一字排开,宛若雕塑般坚定蹲守。水波睡猫般纹丝不动,对岸不远处,两只白鹭正慵懒地来回转圈,带起几丝涟漪。 真是个美好的早晨。 老万喜欢这儿,不仅是因为景色,还为经常遇见的人,这些熟悉的人会带来难以言喻的亲切感。 步道不宽,仅容三四人并排而行,老万仔细观察每一个当面而来的人,这是他的乐趣。 人们或胖或瘦,或高或矮,或美或丑,一张张面孔紧绷着,埋藏着重重心事。 他们生活得很辛苦吧,老万心里猜测。 最苦的是位小伙,他是这条步道的王者,所过之处众人纷纷避让。小伙身患麻痹,肢体僵直,每一步迈出,都趔趄着似要倒下,偏偏又不倒,在微妙的平衡中向前挪动。 这个倔强的身影,日复一日在众人面前出现,老万每回看到小伙的身影,总觉得越来越稳当了。 除了苦人儿,也有兴高采烈异于常人者。一位歌唱家从远处走来,声比人先到,深沉有力的男中音,如骑士冲锋般扑面而来。 近了,才能看到歌唱家的个头并不如歌声般雄壮,矮胖身材,头戴宽大的高帽,生生拔高了一节。 众人默默行注目礼,歌唱家目不斜视,继续向前方雄壮地行去。 真高人呐!老万有些羡慕,想学唱两句,张张嘴,发不出那高音。 有女孩牵着金毛大狗跑来,到近前,大狗人立而起,猛向老万扑来,前爪搭上肩膀,伸长了舌头舔他的脸。老万急忙躲闪,哎哟,你认得我啦。 女孩拽走了大狗,老万才逃过狗吻。这条路上,老万熟识的狗不少,但这么热情的倒也少见。 热情会传染,老万的心情更好起来。河道里驶来一艘运砂船,突突突地引擎声打破了宁静,船尾牵着扇形的涟漪,摇醒了整条河。 在这条步道上,健康的标准是跑得过运砂船。 老万攒足劲,加快了脚步,待他一口气冲过终点,背上已微微发汗。船慢慢远去,犁开的水面上洒满金光。 太阳出来了。 终点线并非道路尽头,前行几百米,有一片李子树林,果实成熟季就是附近居民的狂欢节,老万曾试图爬上树,结果闪了腰,再没敢尝试。 李树林往前去,还有更隐秘的宝藏。当年挖河道时,那里是最艰难的一段,坚硬的玄武岩夹杂着玛瑙矿脉,至今仍淹没在水面之下。 沿着路往前,能找到记载此事的告示牌。 秦淮河围绕南京城流淌了许多年,路伴着河流蜿蜒,延伸至人烟罕至处,埋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时光荏苒中发生的事,有些仍在后人中流传,然而更多的琐碎与不幸,随着人们每日不停踏步向前,终将被渐渐遗忘。 许多人一步步走来,又一步步离去。留不下痕迹,人生亦如是。 谨以此文纪念生活于此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