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讲片段视频观看学习
22020.4.13: 1.《江南的冬景》———-写景抒情类 教师采用了"江南的冬景是——,因为——"的提问方式,抽问不同的学生,“可爱、明朗、生机、活泼”——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词语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江南雪景的偏爱,热爱,喜爱" 我在想如果是我就会先问学生看完这篇文章的第一感受和印象是什么,一个或几个词,一个或几个句子都可以,给予适当的点评,接着再抛出这种具有逻辑思维的提问句进一步组织思维,让说话更有逻辑 ps当老师真的要脸皮厚,不怕尴尬,不怕丢脸,一个人说话的主场,一定要圆下去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类 带着问题,注意写作时间与新闻的时效性不符,为什么呢;让学生找出鲜明对比的几处描写——战争与和平对比下的奥斯维辛:毛骨悚然—闲适,
2020.4.14 1.《时评两篇》——议论说明文 ①观看视频 ②初读——先默读,思考时评的格式和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格式:现象+评论+意义影响 观点: ③精读探讨——写作方法 举例子、对比论证 2.《江南的冬景》23号——写景抒情类 请同学谈谈对冬天的感受,教学重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①哪几幅冬景图 江南山野、寒郊散步、微雨寒村、旱冬闲步 ②表达了什么情感 (要适当带领学生诵读,面带微笑)
2020.4.15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3号———新闻类 ①顺着文章读的心情:疑问——震惊——恐怖——愤怒——痛苦(带领学生阅读并提问学生的阅读感受) ②最后揭示将战争与和平对比揭示出对和平的珍惜,对人道的坚持 ps这位老师很自信,口若悬河 2.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7号———写人记事类 举例冰心很小的时候一直反复读安徒生的小美人鱼的故事,说明对于文本的理解是需要反复与时间的研磨,日日常新,慢的阅读 两分钟读3-5小节,两人一小组讨论作者描写母亲有哪些品质,怎么描写,有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慈爱、质朴、勤劳 指出人物描写的鲜活,不是刻板化和符号化对于写作的借鉴——写一些人物的小缺点 从这篇文章对于人物描写的借鉴?(从阅读到写作的拓展和思考) 今日学习总结:对于语文阅读的过程,要反复读反复感受,阅读与写作是一个相互贯通的环节,阅读出来自己感受就能运用到文章写作之中,当然阅读方法要教授给学生,让思考问题的方式更有逻辑
2020.4.16 1.《江南的冬景》写景抒情类 导入:郁达夫笔下的秋是那么静、悲,那么他笔下的冬景是什么呢,今天就来学习然后板书题目;接着提问学生读一篇文章的方法是什么——诵读:
#形式——语言和方法——情感(试讲提纲)#
景、人
让学生阅读的时候找出描写什么景,人的活动 提示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勾画 作者怎样写出来的(提问学生)——修辞(比喻、对比)、特定的语句(古诗) 总结:要清楚自己的讲课提纲,基本讲课内容就是带动学生一起寻找、发现和体会的过程。因此对于每一类型的文章,不同的侧重点要抓住,比如游记文的游览时间、游览顺序和观察方位是不是移步换景等等才能清楚自己的提纲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类 提纲:赏析语言——描写的景物(雏菊和姑娘)——表达的情感 让学生阅读特定段落的时候板书题目 长满了雏菊——生命不屈服 年轻的姑娘——生命的反思 慢慢分析、精读:指导学生朗读的语调和情感把握,让学生造句用比喻来形容雏菊,从自己的情感出发体会作者描写的情感,注重这个互动过程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类 导入:描写人物的方法列举,让学生注意作者如何描写参观者(还没进入、进入),整个游览顺序过程中的参观者是什么样的,什么方法描写,一定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这位老师有点沉闷 提纲:参观者游览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的氛围与情感 哀: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压迫,严肃,悲哀 乐:儿童 以乐衬哀
2020.4.17 1.《我不是个好儿子》贾平凹2号 导入,提问学生对于母亲的印象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母亲对于我,以及母亲的哪些小事呢 母亲伟大的例子 提纲:(母亲的品质,作者的情感) 疼爱儿子、操持家务、心系儿子——愧疚 布置形成性作业:写一篇作文与母亲有关的小事 2.月饼消费37号 提纲:探讨文章的主旨 作者的态度(批判) ——从哪些方面批判的(学生讨论):包装、售价、拉关系 ——更深刻的问题(确定段落,如果不长可以老师或者学生一起朗读):资源紧缺、贫富不均的现状、作风问题 ——两个务必的品质 3.《赵威后问齐使》 二问齐使,一问齐使的结果是什么 二问齐使提到的人物:
2020.4.18 1.《赵威后问齐使》文言文40号 先请同学默读的同时板书题目 中心思想——民本思想 积累词汇、梳理文意 ①钟离子——助王养民——弗业 ②叶阳子——助王养民 ③婴儿子——孝女——不朝 ④子仲——无助养民——不杀 将①②③与④对比突出齐国 2.《我不是个好儿子》贾平凹1号 首先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如果是记叙类,让学生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在作者眼里母亲是什么样的人——质朴 乡亲眼中的母亲——善良 学生眼里的母亲——学生谈感受 启发:对于人物形象和品质的分析可以从不同人的感受出发,一人有千面,得到更全面的人物认识
2020.4.19 1.《江南的冬景》30号 冬游之旅:作者眼中的景——我们眼中的景 分小组进行讨论作者捕捉了哪些冬景,有什么特点 树叶微落、芦花不败、泼墨微雨、日暮雪景; 可爱、明朗、生气 2.《时评两篇》31号 思考车队与红灯的关系,而不是车队与绿灯(以问题的提出来导入) 与绿灯——特殊化(扰民) 绿灯变红灯意味着——平等、民主 探讨此类文章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