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晓春|不能忘却的纪念——《赵超构纪念文集》后记

文/富晓春
去冬玄月最末的一个日子,暖阳高照,天空碧蓝碧蓝,碧蓝如洗。在新书《报人赵超构》首发现场,我遇到了温州民盟专职副主委何民先生,还有胡迎春女士。记得当时我陪同赵超老的女婿陈舜胜教授参观赵超构出生地纪念馆,与何先生不期而遇。他与我们一样,都是主办方邀请的嘉宾。何先生热情洋溢,刚一见面,便敞开胸怀,与我们攀谈起来,还拉着我们的手到主席台前合影留念。
这看似寻常的机缘,似乎为这本《赵超构纪念文集》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今年5月初,我接到胡迎春女士的电话,邀请我编选一册有关赵超老的小册子。当时我手头正忙,还有几件要紧的事在做,但都与赵超老有关,而且今年是赵超老诞辰108周年,5月4日是他老人家诞辰的纪念日。借此,我要感谢书评专家、《南方都市报》副刊首席编辑刘铮君的支持,在赵超老诞辰纪念日这样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发表拙稿《赵超构藏书回归故里记》。作为赵超构的同乡、亲戚、研究者,这是对这位乡贤所表达的最好的怀念。
官方似乎未见动静。我正想着如何为赵超老多做点事呢,胡迎春女士的电话来了。这对于我,应该是一件当仁不让的事,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推托。我在想,这本书的印行,正好可以弥补“官方未见动静”的缺憾。过不几天,我与胡迎春女士,还有何民先生,便约好见面,就这本《赵超构纪念文集》编选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协商与讨论。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今年8月,温州民盟和文汇出版社,在上海书展期间联合举办了“纪念赵超构诞辰108周年——《报人赵超构》新书推介会”。上海、浙江、温州三地民盟领导出席并讲话;老报人、原《新民晚报》总编辑丁法章,文学评论家、作家曹正文,漫画家郑辛遥,家属代表、赵超老之孙赵丰等诸先生,与我联合为现场读者签售。此举既是纪念赵超构诞辰108周年的一个具体活动,也是不断完善与丰富“追寻民盟先贤足迹”的一个重要举措。
我知道,“追寻民盟先贤足迹”系列活动,是温州民盟近年推出的一个重要“抓手”。此前,他们已经编选了《苏步青纪念座谈会文集》和《王季思纪念文集》,并且广受社会各界好评。这为这本书的编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许。
这本小册子,应该算作该系列丛书的一种,它在总体主旨上有“承前启后”的意味,因此体例编排上尽量与之前保持不变。全书共分三辑,外加一个附录。第一辑“追寻先贤”,主要收录民盟领导讲话和由盟员采写的有关追寻先贤足迹的文章,它对于了解赵超老与民盟有关的工作与生活,会起到逐渐明晰,或豁然开朗的作用。第二辑“生平事迹”,对于大多数人,可能对赵超老的经历还是缺乏了解,因此有必要对其生平予以集中扼要的推介。内容主要选自拙著《报人赵超构》一书。第三辑“缅怀风范”,收录了全国各地悼念赵超老的各类文章,其中不乏名家大家,譬如戏剧家吴祖光、杂文家冯英子、名记者陆诒,等等。这部分文章,表达了人们对赵超老永远的缅怀之情。
附录《赵超构年谱》,有必要在此作个说明。最初刊附于拙著《报人赵超构》一书,系我根据赵贯东(晁鸥)《赵超构生平年表》与李中原、丁贤才、李新《〈新民报——新民晚报〉六十年大事记》《上海新闻志》,以及《新民晚报》有关报史资料整理而成,最后由著名老报人张林岚先生审定。这次收入此书,对个别明显错误之处作了订正,并扩充了新的内容。
赵超老作为报人楷模,人们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但作为从文成走出的民盟先贤,他又将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我以为,这正是编选这本小册子的必要之处,也是引发读者兴趣之所在。
编选的文字,最难免的就是拖沓,或重复,虽然事先编者已想到,而且尽量避开,但绝非易事,恐仍有违初衷。对于书中出现的不当之处,敬请读者诸君谅解,并不吝匡正指谬!
戊戌年八月写于温州将军桥


(原载2020年《温州文学》春卷)
-
行走天空的兔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4 10: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