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停滞
书店里还是很多人,商场里也还是很多人。这些人都是谁呢,我猜可能大多数是学生,初中高中生,大学生,趁着疫情不开学享受毫无压力的无束缚生活。有点羡慕。
现在再想起大学生活,觉得很感慨,那段时间我确实很开心。很自由,想出去玩就出玩,全世界都帮你找借口打掩护,只是没钱。再学校的图书馆里我看了我人生中第一批书,虽然很多没看懂,很多断章取义,大多数时候并不觉得喜欢,大多数时候都是强迫自己要多看书,强迫自己吃进去。其实看的也不是很多,但是还是很美好。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一个下午就在图书馆,带着数学习题和一本想看的书。规定自己必须做完数学作业才能看书。往往数学作业完成后也就到吃饭的时间了,剩下的时间只够读十几页。心里觉得不开心不满足。想着第二天要多读一点,但是第二天还是这样。
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很悲伤,有可能是因为看到投的很多简历都被标记了不合适,也许是今天的狗又让我我很心烦。也许是刚才看到了那么长的一串,中国男性之恶。那么长一串,真实触目惊心了。不敢相信自己活在这样的世界。sad
好像活着真的没什么意思。没什么成就感。我现在的希望就是小说的发表了,能让我的生活稍微明亮一些。但是这么期待的同时,我又觉得我必须要给自己打预防针。不要报太高的期望,我现在沉浸在里面,很可能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样。
可能得不到回复,可能要求整改,可能只能发表其中一部分,可能被要求缩减成两千字。可能被批评过于无聊,可能没人理我,就像我投简历一样。
我不知道该对未来作何设想。
昨天看了一点《永久记录》,有点被打动了,将回忆和故事数字化就是永久记录。是斯诺登的自传。刚看到他完成学业后的故事,跟着他的文字,他笔下的互联网真是太美妙了,匿名性,无政府,每天都可以换一个新身份。他说那个时候的互联网给了人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力,给了人再来一次的权力。人不必为自己曾经犯过的错感到羞耻,不用因为一次失误就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这对于他来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自由。我同意,看着觉得很感慨。我好像也变成了一个小孩子,重新认识现在这个庞然大物幼时的样子。它代表着无限可能,里面的匿名的人也是无限的。
大多数人不会类比,不会反思。反思自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更不要说反思时代,将那个时代的人们和这个时代的人们做比比较。更难的是,比较自己身处的时代,一年一年中是否能够发现变化了的蛛丝马迹,大多数人都是过一年是一年而已。人的适应性是极强的,就像动物庄园里的那些猪,短短几年,他们就都忘了墙上的内容。
权力篡改历史,篡改伤痛和回忆。而人的亲身回忆又是靠不住的,所以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形成文字的记录,数字化的记录,这是不可以被销毁的。这就是永久记录。
昨天的想法是我也要写自传,只是不知道让不让我这样做。如果我的作品一直就是孤芳自赏的话,那我很可能也不会写了。更不要说自传这个复杂的工程。
这两天看小粉红出征泰国,很是滑稽。我经常弄不懂现在互联网里到底有多少正常人,有时候觉得很多,有时候又怀疑是自己的认知偏差。就像女权主义,有时候我觉得满大街都是了,有时候又怀疑其实根本不是。
刚开始我也笑,后来发现了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我们的中文互联网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他们人多势众吗,还是因为其他人不发声?其他人为什么不发声?有趣的,正常的人都去了哪里。
大家都习得性无助了吗。被代表后在自圈地里嘲笑他们被喷,也很让人难受。
哎。很多事情我已经遗忘了,出于痛苦,出于麻木,所以看到那么长的一串事件真的觉得被刺痛了,真的有感觉了。不知道以后还会变成什么样子。
越是这样我越是能迫切地感受到记录的重要性。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