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后,愿每一个湖北人武汉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文字 / 沐卉
图片 / 网络
春色华浓,六合清朗;
一群星星刹住了车,照亮了你我。
武汉地铁、公交重新运转,
外卖、快递重启,
奶茶销量开始翻番,
武大、东湖的樱花盎然开放。
早点店里,热干面的香浓热气慢慢腾腾,
久违的武汉繁华和烟火正在慢慢复苏,

武昌的楚河汉街的年轻人,戴着口罩逛街依旧对未来充满信心。

温暖明媚的春光,谁不爱呢?
然而,这一天,
我们等了太久太久!
也太难太难!
武汉人的这个冬天太苦了。
尝尽了二个多月的世间悲苦,承受着生命最深处的离别,如今终于抬头看看外面的天空,说一声:春天真好。
不管怎么说,武汉会伴随一声又一声的“加油”,
慢慢的好起来。
解封之后,
生活还要继续,
但——
那些在这场疫情中失去亲人的武汉人,
因为这次突发灾难导致生意赔本、生活艰难的武汉人,
因为武汉身份在网络上和生活中被歧视被攻击的武汉人,
……
请多一些温暖和鼓励,
武汉最艰难的时候虽然已经过去,
但是接下来的道路并不平坦。
01
精神和信心的重建,才刚刚开始
还记得90岁的“硬核奶奶”吗?
她在医院门诊部历经4天4夜,终于将64岁的儿子送进了病房,
她在外面给儿子写信鼓励他
“要挺住,要坚强,
配合医生治疗,战胜病魔”

可惜,这封沉甸甸的信,儿子再也无法收到了。
他在2月4日时就已经离开,
新闻里说老奶奶很悲痛,但是这种苍凉,只有当时人会懂,
耄耋之年,要以这样的方式承受丧子之痛,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孤独和虚弱,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
奶奶剩下的日子如何生活?生命末端如何走完?我们都不得而知。
在抖音里,一个叫嘉嘉的武汉女士。
3月25日,她说,“给老爸看房去……”她的父亲,终于可以入土为安。

她的抖音里记录着曾经一幕幕曾经美好的生活,还有用《父亲的散文诗》做配乐的对父亲的爱。
而此时的悲伤和痛苦似乎已经静止和冻结,
什么时候能化开,谁也不知道。
在这场疫情中,还有多少像常凯导演的家庭:
就那么短的时间,父亲、母亲、自己、身为医护人员的姐姐柳帆,相继撒手人寰。
常凯的夫人现在是近况如何?痊愈了吗?
在英国留学的儿子,回国了吗?是否安好?
还有
因疫情殉职的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他的遗孀,追着灵车痛哭的武汉市第三医院的护士长蔡利萍怎么样了?

这样的家庭在武汉市有很多,有的失去了父母,有的失去了孩子,有的失去了伴侣,
……
人生在世,最苦是别离。
离去的人们,在奔向春天的列车上,消失在云烟处,却再也看不到满城春色;
曾经的亲人已经离去,
一转头,就是阴阳两隔,
但,生者要坚强,新的生活还要继续,
不管有多苦,多难……
02
“如果破产,我准备卖车卖房”
侥幸在这次疫情中留下生命的人,
多少人坐吃山空,弹尽粮绝,
多少家庭面对房贷、车贷、子女上学费用、生活支出一筹莫展,
还有多少小店铺面对着租金、房贷、员工工资焦头烂额?

两个多月不能出门,家里有老人和小孩要管,还有房贷保险要交,收入没了,每天都是心里煎熬。
另一个朋友在武汉某个大公司做出口,3月初,公司的很多客户取消了订单,因为根本交不了货。现在公司全面复工了,可是订单又没有了。
4月3日,央视记者董倩去开市后的汉口北市场采访,奶茶店老板左华军难掩倦色:在这休息的64天,非常着急,这段时间亏了很多。
董倩问他:想到最糟糕的可能性是什么?
他平静的说:把房子卖掉、车子也卖掉,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辣椒批发铺面的老板说,存了二十来万斤货,一点都没卖,夜里三四一点睡不着觉,从来没遇到这种灾。

汉口北集团总裁说:开市了,很多商户都激动的流眼泪,因为他们一家老小的生活,就有了着落。

对很多忙碌奔波的人而言,活着已经很艰难,疫情再凶猛,也挡不住那些要养家糊口的人。
令人欣慰的是,开市后当天,奶茶店老板接到一万七千块钱的外地大单,他的心情一下子就被温暖了,用他的话说就是:急需资金时,大家都来顶你的时候,由死到生的感觉,感恩企业还活着,向阳而生。
辣椒店的老板也开始出货,有一千多斤了,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这可比在家里的那两个多月好不知多少倍。
还有热干面店铺老板,之前最难的时候,每到月头就要交9000元的房租,心里闷的慌,现在终于等到了乌云散去的时候,可以心里不用发慌,正常开门营业。

武汉的春天开始越来越暖,企业能正常运转,希望经营者们的担忧不要越来越重,商户们不用焦虑的睡不着觉,普通人有班可上,自由进出单位、菜场、学校、商场、车站……
冬天虽然很苦,但是总会过去;
我们面对过无情的冰雪,也要有迎接朝阳的准备;
看窗外,
袅袅烟火已然缓缓升起,
热干面、小龙虾的麻辣香浓又开始在街角巷尾慢慢升腾。
03
湖北人,武汉人没毒,
湖北商品,武汉商品没毒。
解封后,
湖北人、武汉人,
不需要单纯的怜悯,也不会伸手乞讨,
我们会靠自己的劳动生活,
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
赫·哈宾塞说:人人反对偏见,可人人都有偏见。
被歧视的滋味,我们都懂。
武汉人乃至湖北人在生活中、网络上被歧视和嘲讽,从工作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歧视,很多单位不敢用湖北籍的人,外地房东不把房子租给湖北人住。
每个人的视角各不相同,湖北人在这段时候所承受的一切,不求理解,但求尊重。
一位常年在外地谋生的湖北小伙,本来用不多的积蓄在在鹤岗花3万3买了一套48平米的房子。疫情爆发后,停工没收入,在外找工作,对方一听说是湖北籍的都不要,小伙已无积蓄,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卖房求生。

歧视会传染,湖北的人不能碰,湖北产的水果也不能吃。
很多人谈鄂色变,面对脐橙之乡湖北秭归17万吨滞销脐橙,众多网友听信谣言,有心助农担心传染不敢购买。

幸好有权威专家来辟谣,果蔬是不可能与人有传染的,不要对湖北水果歧视。谣言才得以平息,脐橙顺利的发往全国。
一位一直隔离在家的朋友得知武汉4月8日解封,心情愉悦的跟深圳朋友说:武汉快解封了,对方第一句不是:“武汉人好不容易”,而是:“请自行隔离14天”

这种不舒服的感觉,隔着屏幕都能让到心底寒冷。
有位知乎的朋友说:
前些天一个武汉籍在京的朋友帮他喂猫,在小区门口被保安盘问,一听是武汉籍就赶忙后退让她离所有人两米远,关键是这位朋友一年没有离京,还一直戴口罩。
沐卉在一个生活群中看各地的朋友秀地方美食,自己也心痒痒,于是上去发言:武汉的小龙虾比较好吃……
话还没打完,就有人马上炸出来:沐卉,你戴口罩了吗?
面对这种歧视和质问,我真是无言以对,不想再说一句话。
这样的冷言冷语,比病毒更让人难受。
有武汉网友表示:
小心翼翼的做个卑微的湖北人吧,不要出去找嫌了,特别是我们武汉人。
跟闺蜜计划好的旅行商量好取消了,哪都不敢去,要是出去玩被歧视被排挤,像我这种玻璃心肯定有心理阴影。
南方都市报写有一句话:歧视者,也是被歧视者。
若今天“湖北”是你眼中的异类。
当命运轮回,位置一换,你可能就是他们眼中的异敌。
武汉人承受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在全城封锁之时,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疫情来临时,宅在家中二个多月。
为疫情牺牲了太多的湖北、武汉人,
理应得到尊重和理解!
04
热情、善良、讲胃口的武汉人
值得被温柔以待
央视董倩采访排队等侯热干面的一位小伙子,
问他眼中的武汉,
他眼神依然自豪:
武汉九省通衢,是一座江湖之城,里面的烟火气肯定要比别的城市多些。
沐卉隔着屏幕瞬间热泪盈眶……
是啊,
这座城市的江湖气和烟火味早就融入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
这是一座于不其然间成为英雄的城市,也是一座有自己独特风韵的江湖之城,
武汉人骨子的大气、豪爽,爱憎分明,就像那碗热腾腾的热干面,酣畅淋漓,筋道爽利。
还记得那个阴差阳错到了武汉,最后进了武汉第一医院做了志愿者的大连小伙吗?
3月30日,他跟随辽宁医疗队一起,回到大连。
对着镜头,他说,
来武汉的时候,就一个包一双鞋,衣服也没有多带,在武汉孤立无援,

热心的武汉市民往他居住的酒店送来新的行李箱、衣服、零食,
还有一张纸条:
感谢你们驰援湖北,支援武汉。
你们幸苦了,向你们致敬!
——武汉市民2020年3月21日

大连小伙说,每次想到武汉人民对他的帮助,都感觉有眼泪想往外流,这张纸条他会一直留着,作为永久的纪念。
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王亚琪回到扬州后,收到署名“一个普通的武汉人”寄来的十箱鸭脖,箱子足有半人高。

寄鸭脖的邵女士是一位普通的武汉人,她在看医疗队撤回的新闻时,得知王亚琪没吃上鸭脖,
她说:“生为武汉人,这我不能忍,一定要帮你实现心愿。”
还有一封信:
感谢您和您的医疗小伙伴为支援武汉做出的贡献,您们辛苦了!
有一位在上海三甲医院的IT部门的工程师网友,单位想使用某类软件,于是和武汉一家颇有口碑的公司远程视频交流。
一开始都是正常的常规演示及现场提问答疑,当谈到价格问题时,他们也就半开玩笑的说,我们医疗队这几天才刚刚撤出,你就便宜点卖吧。
没想到对面的妹子一下子就沉默了。然后红肿着眼睛带着哭腔说去跟领导请示下,特事特办。

我想,
这就是武汉人的精神吧,
既有天生江湖气魄,也可以自在笑谈人间烟火,
即使被一时的灾难侵袭,却依然大气爽利。
虽然被有些异样的眼光对待,但依旧心怀善良和真诚,
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
感谢所有在湖北在武汉为我们拼过命的人,
感谢所有虽不在湖北武汉但一直为我们呐喊打气的朋友,
给我们温暖帮助的人……
从此以后,武汉人一生铭记,恩情难忘。
当苦涩的冬天过去,明媚的春天温暖武汉人内心的时候,
武汉也会渐渐痊愈,渐渐灯火通明,车流涌动……
待到疫情结束,欢迎大家再来武汉。
黄鹤楼、长江大桥、东湖绿道、磨山、古琴台、武大樱花、江汉关、昙华林、古德寺、汉阳造、晴川阁、户部巷、江汉路、园博园、汉口江滩、光谷广场、楚河汉街、武汉天地、热干面、小龙虾、三鲜豆皮、武汉鸭脖、锅贴、武汉牛肉粉、糯米包油条、油饼包烧麦、炸面窝、排骨藕汤、欢喜坨、檽米鸡、小酥饺、炸油香、米粑粑、汽水包、洪山菜苔、酸辣藕带、武昌鱼、鱼汁糊粉、汤逊湖鱼丸……
都想见到你!

文章首发公众号 : 沐卉(微信号:muhuideyh),欢迎搜索关注。
灯月至,知己归;
谈笑看花,有幸相逢。
我是沐卉,211新闻学硕士,喜欢传统和现代文化,爱阅读、做美食、写作、旅游、思考,很开心和你一起在这个蹁跹世界尽数人间烟火。
你知道吗?
那些思想别具一格的人都关注了「沐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