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 林徽因
人物故事之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

“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吴咏:《天坛史话》)这是1924年泰戈尔访华时摄下的合影,因这一句话确是成为了一时的美谈。 谈起林徽因,人们大概总是要提起她的感情经历,却忘了她除了是一位丽人之外,她还是,一位建筑史家,一位建筑师,一位诗人。
建筑史家林徽因
首先,什么是建筑史呢?
建筑史指建筑物的历史或对建筑历史的研究,即对建筑物的既往或建筑活动的既往进行的调查研究。也称建筑历史。自从有人类便开始了对于人造环境不懈的追求,在人类文明化历史中建筑本身对于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反映或影响,所以各国个文明圈之间对于建筑史的分类和描述有着不小的差异。建筑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筑风格演变学。
——摘自建筑史 百度百科
在《林徽因讲建筑》一书中,收录了她的建筑随笔十四篇文章,其中既有对北京,山西,敦煌等地具体古建筑的专业研究,同时也有关于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研究。 还有在21世纪之后才被发表《敦煌边饰初步研究稿》这一未完成的稿件。 这篇文章从佛教的历史渊源到佛教的雕塑、绘画、建筑、文字经典和附属于这一切艺术的装饰图案等等对敦煌壁画中的图案花纹进行了深刻的解读。 从1932年到1947年为止的十五年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共考察了200多个县市,2000余座古建筑遗构。 由此可见建筑史学家林徽因在中国建筑的发展史上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市开始对古建筑进行大规模拆除。 “你们拆的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 这是林徽因怀着对古建筑的热爱以及对中国建筑历史的热爱而说出的话。
建筑师林徽因
她可以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建筑师。
1949年至1950年,在新中国的徽章设计中,林徽因和她的设计小组,经过无数次的草图设计又经过小组讨论、修改,她所设计的徽章才得已被表决通过。据传林徽因当时设计国徽的草图有整整一箱子,后在文革中遭到破坏。
1950年,八宝山革命公墓初步建成,被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公墓的主体建筑格局由林徽因设计。 1
955年4月1日,林徽因走完了她只有51年的人生。梁思成亲自为自己的妻子设计了墓碑,上书“建筑师林徽因”,墓碑上的石刻花圈采用了林徽因自己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花圈浮雕图案。
诗人林徽因
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她的作品温婉而富有灵性。 其中有一首名为《莲灯》的诗,虽然不及她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有名,但这首诗中所蕴含的忧伤与希望,似乎更能详细地道尽她璀璨的一生。
莲灯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
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
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
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
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秘奥
单是那光一闪花一朵——
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
宛转它漂随命运的波涌
等候那阵阵风向远处推送
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
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
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
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
——初刊于1933年3月《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