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那大概是个秋天,父亲回老家养病,我跟随而去。可能是老家的屋子还没有打扫出来,那一晚,我睡在车里,父亲住在亲戚家。
我还记得那个夜里,周围一片静寂,远处能看到丁点灯光,温暖着这山村的山山水水,房屋树木。偶尔能听到几句狗吠的声音。在人们都酣睡的时候,我把车开到了一个半山腰的泥路边,这一夜,我就睡这里了,合天地共眠。
许多时候,我都喜欢夜晚,没有灯光的夜晚,天空就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神秘而广阔。我站在车的外边,给一个朋友打着电话,享受着夜色。我们谈论着关于成长,关于心灵,关于教育。
犹记得自己当时对朋友说过大概这样的一句话:“我很高兴看到了一念行者的书,带给我很多兴奋的体验,似乎很多东西,都很简单,简单到,只需要看好我们这颗心就够了。无数的事,都不过是心的造作。我活在自己的颠倒梦想中,还为之痴狂受累。”

这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我也借着那次的机缘,在自己出生的地方,在这样的时机里,去疗愈到自己幼小时的一些经验。父亲被国家三甲医院宣告“病危”和“治不了”的重症,竟然被一个赤脚医生每天行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来我家,就开几块钱的药,不久以后,父亲就转危为安了。
我想教育,是包含着某种疗愈的,而疗愈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从恐惧走向爱。我们的教育,很多都是在制造恐惧。如果你不怎么样,就会怎么样,如果你不好好读书,成绩就很差,你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就讨不到好的老婆,讨不到好的老婆,这辈子就完了。
可是讨到老婆以后呢?没有人告诉我该如何看好自己这颗心,没有告诉我如何对治烦恼,如何真正的幸福,如何面对生命的苦痛,如何面对拥有与失去,健康与疾病。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书籍,一念行者的《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会告诉你的一些理念。
这依然是一本很薄的书,探索着亲子关系的各种议题。提供了一种很宽广的视角。也提出了很多父母值得反思的问题。
我们不得不去反思,我们教给孩子的究竟是什么?
是我们的孩子出了问题还是父母出了问题?
我们成为父母之前,有谁告诉过我们该如何做父母,如何做教育,如何协助孩子的成长?
必须要成绩很好,必须要听父母的话,必须要做作业,必须要去学这个培训班,那个培训班,一念行者不断的问你,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你怎么知道你对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呢?我是不是很傲慢,我是不是很恐惧?然后把这些恐惧传给孩子。
我们教给孩子竞争,教给孩子担忧,教给孩子他们还不够好,他们还不值得被爱,除非他们成绩很好或者做了什么很好,我们才会爱他们。
我们告诉他们,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孩子必须要很乖,要成才成器。否则我们会生气,我们会失望,我们会认为孩子不好,也认为自己做一个父母没有做好。
我们有时为了面子而活着,邻居的孩子多好,我家的孩子怎么就这样。我们不断比较,而看不到孩子自己的独特性。我们为了能赢别人而教育孩子,让孩子要赢得别人,要比别人好,却没有教育孩子如何赢过自己,去战胜他自己生而为人的各种弱点。
我们不断的给孩子填满各种知识,而没有让他真正的升起对智慧的渴望,让他可以认识自己。一念行者说:“要解决小孩的问题,先解决你的问题。”
如今许多父母都在为亲子关系焦虑,总是认为孩子有一堆问题要解决,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需要改变。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先观察一下自己,我怎么了?我正在发生什么,我正在经历什么,我真的信任我的孩子吗?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却把自己给忘了。而孩子依然没有符合他们的期待之时,必然就会失望。想必很多父母都曾对自己的孩子失望过,也有很多孩子对自己的父母憎恨过。
亲子关系,就像一场战争一样,父母有政策,孩子有对策。
兴许,父母可以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先检视一下自己心中是否有爱。先检视一下我想告诉孩子的是什么。我们可不可以告诉他们关于觉知、关于爱,关于如何面对生命的挑战,告诉他们如何面对人际关系的冲突,告诉他们关于诚实与慈悲,静心与自由。
告诉孩子如何去聆听,告诉孩子他们是那么的值得被爱,告诉他们去观察自己的心。而不需要不断的去改造他们,不要把孩子当成坏了的机器,他们没有坏。
让他们学习到玩耍,学习到把学业当成一种娱乐,让他们有勇气做自己,有勇气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那声音是什么,所有的声音都可以被听见,所有的渴望都可以被看见。

借着教育孩子,来教育我们自己,借着孩子的成长,完成父母自身的成长。学习爱,练习爱。和孩子一起探索什么是真相,和孩子一起分辨人世间的种种善与恶。并且有能力与内在的恶做斗争。
放下自己内在对孩子的评判,放下心中的担忧与恐惧,甚至放下那些隐隐的诅咒。我们可以更自然而容易的养育孩子,不再把孩子当成是一个需要修理的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完整的人。
让孩子成为这颗星球上的新人类,他们不再被自己的恐惧所束缚,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他们有机会真正的发掘出人性里最深处的潜能,关于良善,关于爱、慈悲、关怀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