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先生面前抖机灵(四)——读《三闲集》、《二心集》小记
近日觉得有通读鲁迅先生杂文的必要了。读时总有批注,附和的地方没有想象的多,有些时候反倒是说些“百年后如何如何”的话,甚至有的时候敢于跟作者的观点辩上两句。想起上学期不记得具体哪天的中午,和导师及同门在一起的时候,导师说我“接话接得太快”,如今想来应该是我的脑子有的时候会有那种表面的灵光,不能算得上是一种智慧,充其量是在更智慧的人面前抖机灵。而且这机灵有时候抖得还不一定经过大脑,即俗话说的“说话不过脑子”是也。这么看来我的一点点想法,说不定在思维缜密智识过人的诸位看来,也是抖机灵一样的存在呢,更不用说在鲁迅先生面前了。也好,毕竟还年轻,还敢这么胡说八道。
发表自己的思想,感情给大家知道的是要用文章的,然而拿文章来达意,现在一般的中国人还做不到。这也怪不得我们;因为那文字,先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传给我们的可怕的遗产。人们费了多年的工夫,还是难于运用。因为难,许多人便不理它了……虽然能说话,而只有几个人听到,远处的人们便不知道,结果也等于无声。又因为难,有些人便当作宝贝,像玩把戏似的,之乎者也,只有几个人懂,——其实是不知道可真懂,而大多数的人们却不懂得,结果也等于无声。(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抖:人能否用文章表情达意,如果在言文合一的语言通行的国度,难度对本国人而言应该是差不多的。这么看来全世界都有写不出文章的一大批人,原因也应差不多。
将文章当作古董,以不能使人认识,使人懂得为好,也许是有趣的事罢。但是,结果怎样呢?是我们已经不能将我们想说的话说出来。我们受了损害,受了侮辱,总是不能说出些应说的话。(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抖:有时不能说的原因在语言之外。
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抖:假的就是假的,假哭假笑只能让人觉得更假。
但中国之所谓rvltn文学,似乎又作别论。招牌是挂了,却只在吹嘘同伙的文章,而对于目前的暴力和黑暗不敢正视。作品虽然也有些发表了,但往往是拙劣到连报章记事都不如;或则将剧本的动作辞句都推到演员的“昨日的文学家”身上去。那么,剩下来的思想的内容一定是很rvltn底了罢?(三闲集·文艺与rvltn)
抖:如此,的确只有个空壳,如果炮弹只有弹壳,没有里面的一硫二硝三木炭,打出去又有什么用?
中国文艺界上可怕的现象,是在尽先输入名词,而并不绍介这名词的函义。 于是各各以意为之。(三闲集·扁)
抖:先界定是西方搞哲学和逻辑那套。食古之人如何做得?
第三,是你还以为前途太光明,所以一碰钉子,便大失望,如果先前不期必胜,则即使失败,苦痛恐怕会小得多罢。(三闲集·通信)
抖:可若不期必胜,当初还折腾个啥?也许这方面过不去。
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讲这一年多,我不很向青年诸君说什么话了,因为rvltn以来,言论的路很窄小,不是过激,便是反动,于大家都无益处。(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抖:那么,不说便更有益吗?
老百姓一到洋场,永远不会明白真实情形,外国人说“Yes”,翻译道,“他在说打一个耳光”,外国人说“No”,翻出来却是他说“去枪毙”。倘想要免去这一类无谓的冤苦,首先是在知道得多一点,冲破了这一个圈子。(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抖:一方面怕有人故意不让我们多知道事情的真相,另一方面,怕知道的人故意哄骗不知道的人。
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三闲集·怎么写)
抖:既是药酒,便有了强身益体之效了,独处之妙在此矣。
但我想,血写的文章,怕未必有罢。文章总是墨写的,血写的倒不过是血迹。它比文章自然更惊心动魄,更直截分明,然而容易变色,容易消磨。(三闲集·怎么写)
抖:人活着便用得着血的,说成血写的也可以理解。
幻灭之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日记体,书简体,写起来也许便当得多罢,但也极容易起幻灭之感;而一起则大抵很厉害,因为它起先模样装得真。(三闲集·怎么写)
抖:“幻”本来是假的,故此句意义翻得漂亮。
我因此知道凡有rvltn以前的幻想或理想的rvltn诗人,很可有碰死在自己所讴歌希望的现实上的运命;而现实的rvltn倘不粉碎了这类诗人的幻想或理想,则这rvltn也还是布告上的空谈。(三闲集·在钟楼上)
抖:看来rvltn很难与艺术家的幻想相合了,也许此事本身便不允许几点幻想。
象牙塔里的文艺,将来决不会出现于中国,因为环境并不相同,这里是连摆这“象牙之塔”的处所也已经没有了;不久可以出现的,恐怕至多只有几个“蜗牛庐”。蜗牛庐者,是三国时所谓“隐逸”的焦先曾经居住的那样的草窠,大约和现在江北穷人手搭的草棚相仿,不过还要小,光光的伏在那里面,少出,少动,无衣,无食,无言。因为那时是军阀混战,任意杀掠的时候,心里不以为然的人,只有这样才可以苟延他的残喘。但蜗牛界里那里会有文艺呢……(二心集·序言)
抖:若是为了避战乱,那如今病毒袭来我们躲在屋里这样躲避病毒及传染的可能,这个可怜的为了延续生命的样子也挺像的。所以也别期待我们窝着还能有这有那了。
所以含血喷人,已成了中国士君子的常经,实在不单是他们的识见,只能够见到世上一切都靠金钱的势力。(二心集·序言)
抖:如果只是披着仁义的衣裳,那便污了真正的士人的名字。
承认其有而要掩饰为无,非有绝技是不行的。(二心集·序言)
抖:然“绝技”之不绝已久矣。万民深受其苦!
体质和精神都已硬化了的人民,对于极小的一点改革,也无不加以阻挠,表面上好像恐怕于自己不便,其实是恐怕于自己不利,但所设的口实,却往往见得极其公正而且堂皇。(二心集·习惯与改革)
抖:但面对世间极大的变革,却又说不出什么来,便只逆来顺受,也无改变的勇气。
仅大叫未来的光明,其实是欺骗怠慢的自己和怠慢的听众的。(二心集·习惯与改革)
抖:然而有的听众并不怠慢,还愿傻乎乎地相信。
倘若不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单关在玻璃窗内做文章,研究问题,那是无论怎样的激烈,“左”,都是容易办到的;然而一碰到实际,便即刻要撞碎了。关在房子里,最容易高谈彻底的主义,然而也最容易“右倾”。(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抖:然而有时触碰实际的代价并不小,这便是空谈的价值所在。如果有曾经经历的或者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一起谈也许会更好一些。
“强聒不舍”虽然是勇壮的行为,但我所奉行的,却是“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一句古老话。(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
抖:关键还在识人。
其一是颓废者,因为自己没有一定的理想和无力,便流落而求刹那的享乐;一定的享乐,又使他发生厌倦,则时时寻求新刺戟,而这刺戟又须利害,这才感到畅快。(二心集·非rvltn的急进rvltn论者)
抖:如今沉迷于简单的声色之娱的我们颓废的原因便见于此,然难以戒其瘾,便只好找出发现其高级的理由。
现在的艺术,总要一面得到蔑视,冷遇,迫害,而一面得到同情,拥护,支持。(二心集·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
抖:实际哪应用这种简单的价值判断来给艺术分类呢?然而现如今,却有了更简单粗暴的标准来定义分类了!
《二心集·答中学生杂志社问》全文
抖:快去找来看!别问为什么!
因为要这样,所以都得在这个时候,趁势在表面来泛一下,明星也有,文艺家也有,警犬也有,药也有……也因为趁势,泛起来就格外省力。但因为泛起来的是沉滓,沉滓又究竟不过是沉滓,所以因此一泛,他们的本相倒越加分明,而最后的运命,也还是仍旧沉下去。(二心集·沉滓的泛起)
抖:然这些人之中,有几个真的认清自己是沉滓的本质呢?看不清便只配最终走向身心不平衡的幻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