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座城市的快捷方式
查看话题 >清平乐剧中苏舜钦与范仲淹留迹苏州--诗意地栖息
女性是人民之母,公民之母!了解一个城市,最佳方式就是通读其女性风貌,通读其公共生活(含公共交通等)及民风文脉的日常--比如基础教育设施等,还有那里女人日常市井生活时候说话的腔调,我见过很多地方容颜身材惊艳的美女,一开口却有母夜叉之气势,甚至俚俗是时常把生殖器挂在嘴边(例如长江中游华中地区某著名大都市,还有山海关外一些大城市)以显示不让须眉的气概,很无语。
一千年来,从宋仁宗时代开始苏州女人是这样说话的
欢迎来苏州,苏州很友善很包容很大气---我原本是在德国读书和生活多年的,回来以后都不太习惯我家魔都的生活了,但狂爱苏州,这里是最像德国的地方:宁静、绿化、人文景观、公共交通便利、大家讲话客客气气,不高声、不作兴喧哗和夜生活,但又是实业(工农业)本分支撑起来的城市。而且苏州本地人不尚奢华,很接地气的。
范仲淹就出生在苏州,七里山塘是他继往开来白居易在苏州的水利工程,天下第一中学---江南最美,中国最古老的府学,也是他建立的。
苏州今天的人民路是苏州龙脉(文脉)所在,而府学里面两眼泉水就是龙眼睛。本来这块地方范仲淹是买下来预备养老的,听风水先生一解读,立即把地块捐献出来兴办学校。
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苏州中学,我家夫君12岁起再这里住校度过了六年最美好时光,之后进了京城的燕园---我问这位师兄(感觉他就是一个贾宝玉啊,园林进出不算,他有三个姐姐,一个弟弟,苏南地区还有广东潮汕,大概是我知道的最违反计划生育的地方了---我们八零后年代,现在的小朋友可能无法理解,当时独生子女及计划生育是国策),风景哪边厢更好?
他毫不犹豫地说,千年园林是心乡。也不知道史上宋仁宗这么秀骨清像的仁者,跟自己姊妹们是否也跟贾宝玉一样情感甚好,如此,也能解读他与曹皇后之间的齐眉举案了。
七里山塘 在这优美风光的背后,藏秘着众多浩气长存,甚至是惊天动地的传说故事--展现我们苏州人外柔内刚的性格,真的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而玉有五德: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玉有五种高贵的美德,分别是仁、义、智、勇、洁这五德,与之相匹配的,是玉石的五种特征,就是要温润、内外一致、敲击声音清脆、不容易损坏和断口平滑不会伤到别人。

载入中学语文课本中提到的《五人墓碑记》,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开篇中提到的葫芦庙, 普福禅寺位于青山桥西侧,也是红楼梦第一回中所指的葫芦庙。建于宋咸淳年间,明初归并半塘寿圣寺,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四年(1865),僧道明重建”。清末因供奉自杭州请来的朱天菩萨,俗称“朱天庙”。

弹词名篇《玉蜻蜓》中的经典段落《桐桥得子》,绿水桥又名普福桥。位于山塘街,青山桥稍西,跨山塘河支流。

苏州博物馆设计者、国际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和他家的祖祠,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化团体“南社”,南社是创作中国古典诗词以传播新思想的新旧交融,中西合璧社团,图为南社最年轻的成员之一,柳亚子先生的次女、外交家、翻译家、诗人和作家,清华大学校友、苏州丽人柳无垢青年时期(很典型的苏州女子样貌---丰满小巧的鹅蛋脸以及秀丽挺拔的悬胆鼻,跟那种韩版整容鼻子完全不同的)



野芳浜处的陈圆圆董小宛,旧时的红灯区野芳浜,如今已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他们的故事都与这条街有关。


山塘小学,王珮瑜老师(当代孟小冬,女老生)是这里校友,她原来是学评弹的

白居易在《武丘寺路》中写道:“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白居易堪称“山塘始祖”。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 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





我镜头里的苏州中学,一千年来不脱“先忧后乐”的大宋气象











沧浪亭是范仲淹好友、北宋名臣兼文学家苏舜钦的私家园林,是苏州园林里年代最久远的--遍览苏州园林,绝大多数古典园林都有围墙,都是将园中之水当作了创作主体。而沧浪亭以水为基本立意,借高墙之外的古河葑溪之水来为园林增色,以水环园,水在园外,可谓独树一帜,这就是被造园界称为典范的“以水环园”景观。



园外清流萦绕,园内古木参天,竹影婆娑,堂轩简谱,漏窗精美。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欧阳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