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第十一章
Ch11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与信用
一、货币的废除还是社会化?
>经典马:劳动时间有双重功能(分配劳动和收入),生产者个人对其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在其简单性、生产和分配方面都是透明的。
“只有相互独立的劳动行为的产物,在孤立的情况下进行,才能作为商品相互对抗”(Marx,1867)
>然而,如马克思自己所言,货币和市场最初是社会再生产核心以外的经济形式,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可有两种分析立场:
1)对社会生产完全掌控,把货币和市场排除在社会再生产的核心之外,但并不是要完全废除它们的社会主义形式。
2)一种形式的市场社会主义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盛行,其基础是市场相对于劳动过程的基本社会关系的外在性质。市场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协调手段。只要生产资料仍由社会所有,并由基层组织民主控制,货币就有作用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的“货币”
1.“劳动货币”
对马克思来说,劳动货币凭证不应被视为适当的货币,但只要生产资料公有,劳动是直接社会性的,劳动货币是一种可行的创新,尽管它不是适当的货币。(批判Gray的劳动货币停留于私人生产的社会中)
“欧文以直接社会化劳动为前提,这是一种与商品生产截然相反的生产形式。劳动证书仅仅是个人在普通劳动中所占部分的证据,以及他对已留出供消费的普通产品的某一部分的要求的证据。但是欧文从来没有犯过以商品生产为前提的错误,同时,通过与金钱的杂耍,试图规避这种生产形式的必要条件”(马克思,1867年)(注:译自英文原文 )
2.社会主义“货币”(Socialist 'Money' (S-Money) )
>苏联卢布从来就不是劳动货币或劳动证书。这方面一个难题是将异质复杂劳动简化为同质简单劳动。
>>资本主义社会中,通过高工资,保证了社会所需的各种熟练劳动力的世代再生产。
>>然而,原则上,劳动力的价值与工作过程中消耗的活劳动无关,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要支付熟练劳动力更高工资仅仅因为具有更高教育程度,那就不合理了
>社会主义可以采取平等的立场,把复杂劳动看作是在简单劳动的基础上行使人的基本劳动能力。二者都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劳动能力的表现,简单劳动也涵盖了人类劳动能力的各种应用。只要教育和培训费用在社会上得到满足,就有理由把二者放在同一个基础上,用简单劳动的工作时间来表示它们是抽象的人类劳动。
>>在上述基础上作出相应的劳动,并假定每一生产过程产生一个单一的产品,通过求解再生产系统的技术投入产出特征联立方程,就可以确定所包含的劳动量。
>>所包含的劳动数量也可通过试错法估算:
设定s工资水平,以便分配全部产品,不留下任何社会剩余。鉴于没有社会剩余(资本主义条件下,总利润为零),生产部门的再生产将要求价格与产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成比例。如果不是这样,一些生产部门将无法获得必要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他们能够继续以同样的规模生产,将无法满足社会对其产品的需求,向规划当局表明,应提高价格。因此,反复试验可得出适当价格,最终以相对价格的比例揭示产品的劳动内容。
最初由Taylor(1929)和Lange(1936-7)提出,目的是在一般均衡理论的背景下实现均衡价格。该方法还可用于揭示商品所包含的劳动,因为s工资占活劳动的全部贡献。
>苏联实践中,商品依然存在。只有当所有产品都根据国家综合计划生产时,商品才会完全消失。国有企业、合作公司和农业合作社的共存为商品在苏联经济中的继续存在提供了社会基础。
>S-money:苏联的是s-价格和s-货币
>>劳动货币和以市场为基础的货币之间的两分法应被摒弃。在苏联这样一个没有完全建立在生产者自由联合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中,产品价格不必定在与所体现的劳动相称的水平上,货币不是劳动货币,也不具备市场货币的综合功能,而是最好被看作是s货币,一种功能有限但仍然广泛的经济形式。
>>具体地:例如,卢布作为记账单位,但在允许中央计划委员会制定s价格的有限意义上,卢布有助于衡量宏观经济增长,也有助于当局和公司计算生产成本,或尽量减少生产成本;也有助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分配;还起着购买和支付具有官方确定价格的商品和服务的作用。然而,尽管拥有卢布,企业既不能自由购买生产投入(因为大部分投入由国家供应机构集中分配),也不能自由雇佣劳动力,消费者无法自由获得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卢布也被用作经互会各国间的国际清算手段。
对货币运作的限制必然伴随着资源的重新配置非常缓慢(甚至根本不存在)
>在历史的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形式,特别是货币和价格,与各种各样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货币和价格作为纯粹的流通形式,可以根据潜在的社会生产关系而采用不同的功能。一旦纳入中央计划经济,s货币和s价格似乎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但它们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货币
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管理货币,必须超越局部利益,保证民主代表性。同时,要掌握准确、丰富的经济信息,具备快速决策的能力。在货币管理中,一定程度的中央集权是不可避免的。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信用制度与利息
如本书前面所述,马克思的两种方法:
1)利息作为利润一部分,产业资本家与借贷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2)生息资本在社会资本总额的周转过程中产生,贷款利息是工商资本剩余价值再分配的一种形式,信用体系是配置闲置资本的社会机制
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社会可能既没有信用制度,也没有利率。社会主义潮流都认为寄生阶级,如货币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与社会主义完全不相容;
第二种方法允许更复杂地认识到信用体系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部分自治的社会主义企业可能会积累储备资金,个体劳动者也可建立自己的预防储备,一个以货币计价的闲置储备资金的平衡和信用体系很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进行
在二十世纪的过程中,资本主义货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商品货币,无政府地起源于市场经济的运作,变成了在国家强有力的控制下不可转换的银行货币。事实表明,控制市场经济的关系是可能的。然而,考虑到无政府状态,货币的完全社会化在资本主义下可能是不可能的。
评价:
信用体系一直有分为借款和贷款资本家的阶层划分的趋势,即使将其视为资金配置机制,保留利息和信用,再生产的失衡和无序必然会重新上演,不是所谓国家能否控制的。凭什么要保留S-money,这个四不像的畸形怪胎,货币和信用的继续存在、生产单位的相对独立、市场的继续存在、私人财富的可借贷,结果必然是,企业和农场逐利(否则没有动机利用资金市场,直接由富余过剩部门无成本调动资源即可,必然是保留了各单位的私有利益),新的小食利者阶层出现,腐蚀社会机体和风气,逐步侵蚀经济基础,最后蜕变成资本主义,苏联的S-money的曾经存在不能成为理论依据,苏联不是亡了吗?棺材板不盖紧、泥土不压实,资本主义死尸的臭气便会散发到地面,污染阳光下的活人,把他们拖回到黑暗腐臭的旧社会。中央统一计划加上各区域和单位自我协调的计划经济不香吗,你要利用资本主义的信用体系,怎么不想想好好利用下资本主义的信息技术?保留合理内核是这么保留的吗?你挑的是什么内核?咋不保留利润竞争机制,从效率角度,这个更合理,如果还想要资本主义式的效率,就别想要社会主义的公平!这一章是毫无疑问的败笔。
-
Herbie-L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2 22:41:31
-
白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7 07: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