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中并没有恶魔,却流淌着恶意
天真的孩子也是有恶意的。也可能,更为纯粹。
每当看到扯着嗓子哭闹、四肢舞动令父母束手无策的孩子,我都感觉ta不是ta,占据ta全身的是一个恶魔。这恶魔也并非来自他处,就是孩子内心里藏着的。时机一到,就出来张牙舞爪。
以前跟一个朋友聊天,她回忆起幼儿园里的事情,说,有时候孩子内心的恶意是很可怕的。毫无来由,就对同伴进行攻击,让人浑身发冷。
“九岁那年,我的尸体漫山遍野奔跑”。
阅读日本作家乙一的《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这样的后背发冷就不时发生。不管你是坐在沙发上,还是睡前躺在床上。
这是一本薄薄的小书,集中注意力的话,一会也就读完了。南海出版社这一本,后面还有作家的另一个小说《优子》,读来倒是一般。
这是作家16岁时的作品,拿了江户川乱步等奖项。写的是12岁的哥哥带着妹妹千方百计避开大人的耳目,把妹妹好友的尸体藏起来的故事。
9岁的小女孩弥生和五月是一对好朋友,因五月表达了自己对弥生哥哥的喜爱之情,同样爱恋着哥哥的弥生将五月推下树去。五月就这样死了,变成了本书的叙述者。
因怕遭到大人的责备,弥生的哥哥、健决定带领妹妹将五月的尸体藏起来。经过一系列心惊肉跳和几近败露之后,兄妹二人终于成功藏匿了五月的尸体。
在努力藏匿尸体的4天时间里,健与弥生丝毫没有为自己的过错产生过内疚,全部心思都在达到目的以使自己摆脱责难上,弥生的恐惧与哭泣,并非因为自己杀死了好朋友,是因为害怕事情败露;而哥哥健,则时时处于与成人世界战斗的兴奋中。
这兄妹俩在那四天时间里一定被魔鬼攫取了吧,孩子的身上可不只有纯真。
也许“身体里的恶魔”太过套路,那我们换个说法:纯粹的善和极至的恶,都完美结合在如此幼小的身体里。轻易地,无来由地,就可以流淌出恶;当然,也可以流淌出善。
最让人肌肤生寒的一幕发生在小说的最后,五月的尸体即将被健和弥生推入深洞之际,绿姐姐出现了,这个19岁女生的内心世界才是最为黑暗的所在,那里拥挤着一具具像健这么大的男孩子的尸体……
绿姐姐的孩童时期又是如何度过的?又曾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
故事结束在夏天的烟火大会里,如此热烈和灿烂,而健、弥生和美丽的绿姐姐,包括已经死亡的五月,都笼罩在冰冷、巨大的黑暗中。
同时,在另一重属于19岁少女的内心黑暗中,绿姐姐的故事也在读者心中开始展开了。
有读者并不相信12岁的男孩子带着妹妹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在他们心目中,孩子都是天真纯洁的玩偶,不当如此。是的,我们总愿意停留在既成的概念里,并不打算探寻人性的幽微。因为这种探寻本身,会让人尴尬和愧不敢当。
同样的原因,当我们阅读《白夜行》,也会觉得不适,母亲都是无私之爱的代名词,怎么可能把未成年女儿推向变态男人的怀抱?
我们总觉得,剖析黑暗,既不恰当,又不体面。
所以,像这样深度挖掘人性的作品,我们怕是不肯写,而大部分让与了岛国作家吧。
可是生活中又何尝少呢?比如这段时间沸沸扬扬的鲍某某涉嫌性侵事件,母亲将女儿交给一个单身男人,又有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理由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