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日记(9)0416
为了春困期间的身心健康,最近一段时间已经不怎么看社交网络了。不过,睡前还是要刷半小时左右的抖音。这几乎是一天里最愉快的时光,人完全沉浸在各种碎小而荒唐的愉悦中,像是给做梦来一个热身运动。
然而昨晚刷到一条,还是心情沉重了好半天。视频里是一叠纸,背景是影院的售票处。一张张翻过去,分别写着:
“橙天嘉禾银河影城,2012年9月26日试营业第一次点亮银幕,试映《碟中谍4》,2020年01月23日10:20 分,3号厅放映了最后一场电影。
“全年无休,我们营业了2752天,共计放映电影164847场,接待过4134602名观众。
“曾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疫情破灭了我们最后一点希望。很高兴与大家在这里相识,2020年4月17日永久闭店。全剧终。”
有人把这条视频搬运到了微博(https://www.weibo.com/1464988025/IDyG13FhR?type=repost)。下边的评论竟然出奇地和谐。
这条视频让突然意识到,由于疫情,等到我回国的时候,城市的地貌或许也将发生改变。尤其是像电影院这样的,为数不多的公共空间,它的大量消失,也将成为后新冠时代景观的一部分。人们必须适应去这样一个物理性的聚集变得越来越难,在字面意义上的日益原子化的新世界。
有太多的研究都在曾经试图表明,电影院在现代公共生活中扮演了何其重要的作用。从最早的娱乐公园(amusement park)、杂耍剧场(vaudeville theater),再到花五分钱就可以享受一天啤酒和奇观的的镍币影院(nickodeon),再到全国院线的崛起,电影从一种杂耍,一种闲暇娱乐,最终成为最为主流的大众文化形式,如教堂般牢牢占据一定城市空间,并始终参与和见证着现代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普罗大众阶层的兴起。同时它也以自己的媒介和教化属性塑造着现代人,尤其是工人阶级、城市中产阶级的感知世界和想象世界的方式。
在中国也是如此,近十年来狂飙突进电影院的增长,也在重新配置人们的观影习惯和消费习惯。我自身的感受尤为明显,在我家乡的五线城市,五六年前也只有一家商业电影院,然而每年春节回去,都能发现电影院逐渐变多了,愿意买票看电影的人也变多了,人们逐渐在喝酒打麻将唱KTV之外发现新的娱乐方式——尤其是年轻人。录屏、打电话等行为也迅速减少。这是一个肉眼可见的,由具体的空间和它所代表的阶层属性,去规范人的行为方式,去承认公共道德的具体过程,从而也是一个新的市民阶级的具体生成过程。在两小时彻底的黑暗之中,人们被抛到一个完全与自设无关的世界中,当他们抽离出来时,又携带着电影的要求和电影院的要求继续生活。电影远远不只是逃逸,而是对现实的介入,电影院无疑是这样一个让多种可能发生的场所。
虽然今日商业电影院线和曾经人民电影时代的放映模式已有多种不同,但这种可贵的公共性无疑延续下来了。我本人关于童年的最重要记忆之一,就是这种作为公共活动的电影放映。在我成长的那所大学校园里,最奇特的一景,便是操场的正中央始终突兀地杵着一个巨大的银幕支架。一到周五周六晚上,操场就变成了露天电影院,老师学生拿着小板凳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操场的入口处,会有大妈用报纸卷成甜筒的形状,把瓜子装在里边卖。5毛一份,这是唯一的门票。
不难想象,操场远不如当今任何一家电影院安静,露天电影的内涵也更丰富,它始终扮演着聚会、交友、玩耍的诸多功能。那时大学校园的两个邻居,一个是尚未完全城市化,有大量田地的农村,一边是城市经济支柱之一的卷烟厂,于是操场完全变成了工农学三个截然不同的社会阶层及其小孩的聚集,有时其乐融融,有时剑拔弩张。但也唯独是电影而不是别的,才有能力把大家吸引在一起。
或许今日的人们已经不知道了,露天电影的银幕是两面都可以观看的。对于那些满场飞奔的孩子来说,电影无处不在,无论当晚疯跑到哪里,只要听到声音,回头总能看到画面。很多电影就是这么看的,不是正襟危坐,也不是葛优躺,而是在运动中、玩耍中、和人交往中的一瞥又一瞥,很多画面也就像激光一般烙在脑海之中了。诸多的画面里,唯一的恒定是那个银幕支架。它像一个巨大的“目”字,就那么立在那儿,威风凛凛。当放电影的几个后勤处大叔升起荧幕,便像是把一只巨眼,或是一面镜子缓缓升起。
现在回想,这种观看方式,恰好处在两个时代的中间。到了本世纪初,互联网兴起,露天电影也萧条了,支架被移到了另一侧,逐渐长满锈斑。再到后来,新的资本带来的新的电影院,人们开始回到影院。我也是其中一员,直到十年后第一次在BFI看电影,被全欧最大的IMAX摄住,在座椅上被伏地魔那副没有鼻子的脸直勾勾地看着,无处可躲时,才恍惚体会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是我在看电影,而是电影在看我,另一个世界通过投影抵达,在开敞或是封闭的空间之中,如巨眼般逼视人们,要求人们必须以聚集的方式,在具体的空间中,去集体性地面对、接受、讨论、和想象它。而在充满了他人的电影院之外,在电视前或者手机上,这种逼视是十分容易逃脱的——逃脱了它,也就逃脱了对自己的追问。
那条抖音另一处令我尤为难过的信息,是“全年无休,我们营业了2752天”这句话。那些橙天嘉禾勤勤恳恳的员工们,他们会去哪里呢?电影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过如此重要的角色,可如果接下来找不到工作,他们还会带着这些曾经美好的回忆去看电影吗?大洋此岸,全美最大连锁影院AMC也被爆出聘请专攻破产保护专业的律所,来应付可能发生的大型债务危机,同时美国失业人口登记已达2200万。到这里,又难免觉得这些文字,也不过是暂时被锁闭在家中,暂时还有能力进电影院的人发出的,一声无伤大雅的哀嚎罢了。
今日美国确诊人数674000人,全球累积确诊达215万例。
2020年4月16日 洛杉矶
-
子夜歌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17 20:46:03
-
永恒和一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17 15:52:31
-
koala676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17 15:28:56
-
葛叶 转发了这篇日记
“尤其是像电影院这样的,为数不多的公共空间,它的大量消失,也将成为后新冠时代景观的一部分。人们必须适应去这样一个物理性的聚集变得越来越难,在字面意义上的日益原子化的新世界。”
2020-04-17 14:57:45 -
亦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17 14:02:10
-
黑丝绒松鼠 转发了这篇日记
给几个support arthouse cinema的fundraiser捐了一点钱,不知道如此漫长的几个月他们该怎么过。纽约有的电影院开发了在家线上租电影的业务,希望可以撑得住。
2020-04-17 13: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