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co&Amore&Vita&$

去年大火无敌精彩的同名小说
HBO将<我的天才女友>拍摄得淋漓尽致
现在第二季也结束了
(本来没结束的时候就想写来着)
又要苦等一年等待第三季
之前已经介绍过原著
还是忍不住想介绍一下
这部忠于原著
的电视剧!




HBO首次拍摄的非英电视剧,第一季较多直用那不勒斯方言,据说和意大利语还是挺有差异的,大概就是市区人听瑞安人说话的feel吧,此次选角上,剧组也很是用心,在9000多人中选定了主角,选定的演员都不是知名演员,很多来自那不勒斯街头的业余演员,大小莱侬和小莉拉的演员则是第一次演戏。

Elisa del Genio (2017) 挪威、意大利混血,陪着哥哥来二次视镜的时候被选中作为主角,哥哥却没有选上。现实生活中的Elisa和小Elena有着共同的性格,害羞乖巧。

Ludovica Nasti(2017)小黑妹真的太瘦了,看了采访觉得性格也同Lila有几分相似。喜欢踢足球,相比Elisa没有那么羞涩,性情比较豪爽,不正是Lila骨子里的那种脾气嘛!

Margherita Mazzucco(2002)说出对方一个缺点,Gaia给Margherita的缺点就是过于内向,安静。莱侬在作为叙述者的一方同样也表现了自己的内敛,通过书写表达出自己无法外露的社会情感。Margherita剧中短发造型英式味十足。

Gaia Girace(2003)Gaia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恰恰也正好对应了Lila这一强硬的角色。采访中,Gaia表示自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未来想做的也正是表演,拿到角色也是自己把握之中的事。(简直就是一股Lila的气息!)


“那不勒斯四部曲”在全球售出了 1020 万册,这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英文版,当时兴起的“Ferrant Fever ”席卷了tiwtter, 2017 年由此诞生了一部纪录片《费兰特热》(可惜也不知道在哪里看,只在youtube上找到frantumaglia采访英译者的采访视频)米歇尔·奥巴马、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等都出现在片中。希拉里·克林顿还在片中说:“读了第一本,就不能停止继续读和想”。

萨维利奥·科斯坦佐
拍摄过著作品改编《质数的孤独》,拍摄文学书不仅需要照顾原著粉丝,还要巧妙地展现出文字带来的空间感,作为导演决定拍摄一部备受瞩目的原著作品,想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是萨维利奥做到了,在我看来非常成功。
看完第一季之后立马补了原著,今年的第二季,开篇就给我一种看过的错觉,弹幕也频频有人和我一样,后来仔细想了一下,这些画面我都没有看过,是我读过。

爱丽丝·洛尔瓦彻第二季中加入的女导演,18年戛纳金棕榈奖提名《亲爱的拉扎罗》。 爱丽丝的加入十分及时,莉拉和莱侬褪去了童年的黑暗阴影,逐渐能够“主导”自己的世界,爱丽丝作为女导演将女性的柔美隐约地显露在两个主角身上,但与此同时对于出生在那个时代的她们而言,更需要的是决绝,女性不该是到了中年发福蓬头垢面的“奶妈”。


取景地被设在距离那不勒斯市区 45 分钟车程的卡塞塔市,摄制组在超过两公顷的空土之上,建造了一整个社区,耗时100多天,从教堂、商店,学校到铁路和隧道,,场地超过两公顷,是欧洲最大的拍摄场地之一。 该区域以前是一个旧的玻璃厂,从 80 年代开始就废弃了,在过去一年里被改造成了居民社区:14 处住户、一个教堂和一个隧道被复原,房间的陈设、门窗都是战后时期的用品,对应故事发生的年代。(网摘)

整个故事由莱侬叙述,回忆自己的童年,青年,壮年和晚年,与莉拉的相识,两人交织在嫉妒、敬仰、又爱又厌的关系之中。
莉拉的成长从一开始就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庶民能挣脱这样的阶级牢笼么,暴力、金钱、权力在索拉拉参加婚礼的那一刻就暗示着庶民永远只能做庶民。

最让人觉得有看点的是莱侬的成长线,莱侬从一个胆小不自知的小女孩逐渐明白女性独立的意义,懵懂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更清晰坚定自己的目标,即便因为爱情而犯过愚钝的情感错误,但以长线而观,莱侬相比莉拉是幸运的。
这就是那不勒斯城的故事,暴力、金钱、权力所主导的那不勒斯城里有两个渴望丢下“庶民”的包袱,冲破旧观念旧思想牢笼的成长史。而这些主导事项哪个不是永远存活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你我之中呢?

原声全全由Max Richter负责,的确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一部电视或者电影的原声产生兴趣,但是天才女友的原声真的太过于应景了。
《禁闭岛》《降临》《断线》中都有Max的身影,虽然我都没看到过,在此之前也没听过“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但就凭天才女友的原声,Max是追定了。(马上回去补听)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脑海中就会出现每一个画面,莱侬与莉拉相互依偎着读小妇人的时候,莱侬因为尼诺而艳羡莉拉的时候,莉拉“咄咄逼人”的样子,安东尼奥一行抗衡索拉拉势力的年轻时代……

Wispers这段音乐交织着爱恨情愁,小提琴的声音拉得心头一紧一紧,从莉拉和莱侬相互依偎的童年到成年后各自拥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每个角色的成长都是伴随着这样的紧凑感,谁的时间都不会停下脚步等谁,结尾戛然而止,让人莫名有种失落的感觉。

Infra 5出自Richter在2010年的这张“Infra”专辑,是以2005年伦敦恐怖爆炸事件的中心主题为主题。 从一开始的暗潮涌动到浪潮逐渐消沉再到波涛汹涌后的戛然而止,莉拉的一生就如同这首曲子。 童年时以弱小的身躯抵抗,直至成长过程中看见贫穷的渺小,金钱与势力是庶民难以抗衡的,但作为女人也同样拥有足够的人格,坚强就是在看过社会的本貌之后始终相信自己能够成为独立个体拥有独立思想。莱侬作为莉拉的唯一后盾,支撑着莉拉与自己与社会抗衡。
◎该部分参考了豆瓣@麻薯团子的影评
如果恰巧你也喜欢这样的作品希望能够一同分享
欢迎关注公众号:阅乏 记录一些自己看过觉得不错的书,阅读甚少,输出能力有限虽不精彩但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