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疫情日记(二)接龙
这个假期,我对接龙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这种形式我们并不是第一次用,平时上级要求学生登录某个网站或者参与某个活动时,学校某个重要而紧急的通知,都需要老师在家长群里发布通知之后家长按照学号接龙。
我们的工作群里也常用接龙这种形式表示收到某个指示或者通知,有时候是名字,有时候是班号。别人不清楚,每次轮到我接龙的时候都很紧张,生怕悲剧出现。
在我看来接龙最大的悲剧就是和另外一个人,在两个完全不相联系的区域里,同时完成复制、加自己名字,发送这个接龙的过程。因为结果呈现在群里一定是有他没你,或者有你没他。尤其是有时候为了格式整齐,还需要把内容复制到备忘录,认真调整好,再贴回信息栏发送。辛苦一番,却和别人同时出现,悲剧了。
这种时候,我一般会默默撤回,把我们两个人的信息同时敲好,再点击发送。最一波三折的就是刚把两个人的弄好,发现群里又出现了另外一个人的接龙信息。只得再次重复这个流程。
我实在是心理素质差,受不了点击发送之后还要瞻前顾后的小心翼翼,于是采取了拖字诀,每次接龙只要不是抢房子抢地抢紧俏商品,我都最后再接,错过接龙高峰时间。
这个假期,我们班的班级微信群每天都要接龙,家长要接龙回复孩子体温是否正常等情况,按学号即可。我没机会采访各位家长是不是跟我一样有接龙恐惧症。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接龙信息最开始是我发群里,因为10点之前要上报给学校,所以我一般是早晨7点多睁眼先发了,然后睡到九点多再次睁眼整理。没过几天,就有善良的家长自发做了这件事,不过比我早多了,是从每一天的0点过一点儿就开始。加班录课的夜晚我观察了一下,到我两点多睡觉的时候,一般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家长都完成了接龙。看来晚睡的人真是不少。
学校要求上午10点之前班主任群里上报,所以我请家长9点半之前完成接龙,大多数家长都能在这个时间之前睁眼打开手机完成这项工作,接完龙还睡不睡我就不清楚了。但是总有那么几位,对截止时间没什么概念,经常是10点多接龙。还有更夸张的,可能是下午才看到群里新信息的小红点,四点多接上了自己学号。看来选择性看微信信息的人真是不少。
在接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下午才完成接龙的这位,在她之前全班45个人都已经接过了。可是她却能接出一条信息,少了好多已经接龙的学号,活生生把就差她一个人没接变成了好几个人没接,而她接上了。然后我就看到发现自己学号消失的几位又接了一次,在当天的下午,过了截止时间几个小时以后。我反复回看了群里信息好几次,也没想明白这位家长是从哪条信息复制出了问题的。看来不是所有人都能复制到前一条信息。
对于大家错过截止时间我都是比较宽容的,从来不私信催问,毕竟都有自己的一堆事,每个中年人都不容易。但是今天学校发了一条关于出京返京的重要通知,虽然没有截止时间,但是也要求家长阅后接龙。中午全班接完体温正常之后,我发了这条通知,接龙完成的很快。到了下午,只有一位家长没有接龙。一开始我没着急,因为这位平时可能起的比较晚,接体温也晚。结果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于是我只能硬着头皮发了私信。很快群里出现了这最后一个学号的接龙,说明我的私信被看到了,但是我等了半天,并没人对我的那条私信有任何回复。看来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发信息要回的道理。
接龙,表示知道了、看到了、收到了,在疫情期间表示的含义会多一些,孩子体温正常、所住社区没有被隔离、没有出京……想想全国这么多有“单位”的人,无论老少都需要在这个特殊时期被各种形式管理起来,确保不成为那个B。可能只有我家崽那种非社会人儿才没人追问她体温是否正常吧!无论怎样,感谢那些在群里坚持配合我工作的家长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