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为我所欲
七情六欲,食欲最重
1、返朴归真
试问:能有哪一种烹饪方法,把食材的“性本善”发挥到极致?
水煮,是万类食材的归宗。
晨起,运动完,洗漱好,烧一壶热水。
取出食材,锅里烧着热气腾腾,五花翻滚之后,下入主食,接着,大珠小珠放下蔬菜。
三滚之后,主食捞出,蔬菜的清香伴随着翻滚出来的水蒸气,飘散到空中,食欲的生物钟敲响。
温水入喉,食材捞出,取一片放入口中,日月之精华,瞬间充斥口腔。
食物最本真的纯良,此时此刻,全化在胃里面。
仔细咀嚼的过程中,能领会食物的无限奥秘,它生长的地方,日光打下,充足的水分和日光浴,让平平无奇的小生命,瞬间长成硕果累累。
拒绝的同时,食物也在释放自己的天性,口齿与食物交融,各种食物本性的味道,慢慢从口齿间一点点释放。
如性感之尤物,在唇齿相交之里,洞穿食物的感染力。
味蕾在食物之上,轻飘飘地荡着秋千,像快乐的精灵跳跃在舌尖上的欢愉。
食物每拒绝一次,就换一种姿态,述说生长前后的故事,把每一分精华都融进咀嚼里。
万事万物,都讲究尊重。
对食物最大的尊重,莫不是仔细保存,在需要它的时候,取出来,带着尊重和感恩的心态,把每一分食材的灵魂发挥到极致。
食材最淳朴的善良,是做法得到足够的尊重,不过分破坏和拆解它的肌理和本性。
对食材最大的尊重是,在重塑它的过程,不浪费,不过分浮夸,不给予它“穿金戴银”式的乔装打扮。
食材能发挥到极致的做法,是返朴归真,是水能溶解一切的质朴和本真。
《水知道答案》这本书能给予一切对食材的绝对值尊重。
水煮出来的新鲜食材,味道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爆发在未来的“爱之初体验”,一定回味无穷。
食欲到达巅峰,尝试百样食材的模样,最终回归本真,对真实又不矫揉造作的食物,有萌动的无限执着。
2、探求
日料,把食材的本能,发挥到极致。
本土地大物博的丰富食材,多数的宿命是潦草裹腹,秉着吃饭之形式,完成形式即完成任务。
日料用餐之规矩,是有开场白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每一口进入舌尖,都能得到最丰厚的礼遇—每一口咀嚼都带着全心全意的感恩。
食物顺着喉咙入胃,入肠,入心。入心之根本在于食用之人的素养和格调。
日料,讲究食物的表里如一,食材无论以何种方式呈现,皆能见到“本尊”,即真人皆露馅,内外兼修之感,令人拍案叫绝的不仅是食材的雅致,更让人敬佩的是厨师的神来之手。
中餐对食材的探索,最极致的尊重大概表现在素菜馆。
抛开几大菜系或者地方特色菜不讲,素菜是保存对食材最基本的尊重和体谅。
如能把各种加工的调味料,换成天然的食材,这莫不是一种极大的感恩。
其实,食材与食材之间,能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相互辉映。
论说,早上的洋葱,和包菜,洋葱首下锅之后,翻煮出味道呈现,闻着香气儿,包菜入水,包菜不要切,手撕或者全凭力气让其成形,待水煮开,滚动几番,捞起入碗。
洋葱此时已去了冲击的呛味,变得温柔可人,甚至带着一种蠢蠢欲动的心跳,入口,这一味道,今天难忘。
包菜始终带着水灵气,饱含水分的女子,乔装成绿意盎然的春天,一口一个心花怒放。
食材本源的味道,能带给食欲新鲜的,原始的,天然的爱,这份爱,需有心之人方能品尝得到。
食材最厚重的生命赞礼,是食用者对吃这件事的认真,尊重和对自己的爱护,皆可体现在一饭一蔬上。
食欲,为人最原始的本能,这份本能,若能发挥极致,而后返朴归真,人的本性纯良,皆能管中窥豹。
最后,奉上一条真人亲身试验过的小妙方:
男女生找对象(或者交朋友),记住一个道理,越是显贵的人,越不会贪口欲之欢。所以,考察一下对方,饮食有没有节制,贪食的人,绝对不会有大成就,古代那些大奸臣,私德上勘称典范,不会胡吃海喝。
好啦,今天有没有看懂我的文章,看懂的话,请给个赞或者赞赏一下本人的辛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