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爱情,究竟什么样?
张爱玲的比喻很是恰当,蚊子血与饭米粒才是俗世烟火应有之物,过度美化的事物,终究是皎皎月光不可得。
好的爱情,应是她提到两种极端情况的中间物,之于我而言。有俗世的烟火气,又有心灵的相通,更重要的是互相鼓励支持。也许,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好,但是因为你而没有那么糟糕。或者,这个世界很精彩,但是因为一起陪伴,世界更加多姿有趣。
终于知道毕业前和宝哥说理想型时,她说要“有趣”背后其实有那么多的意义。有趣的人,是丰富的,丰富彼此。有趣的灵魂,是有魅力的。这或许是一种好的爱情,有趣。
以前很天真,只要对方善良,我便觉得便是好的。自认为条件简单,符合的人却不多。后来发现,条件确实简单,但不是人多少的问题,而是善良的人需要“牙齿”去保护自己。所以真正的善良并不容易那么发现,相比于此,伪善却更容易魅惑人心。
伪善、巧言是难以分辨的事物,两颗互爱的心其实是包裹着复杂的情绪。爱与不爱,很难以一个标准去衡量。在朋友圈看到很多展现恩爱的方式,(不能称之为“秀”,因为他们/她们在表达内心的喜悦)比如买很贵的化妆品、买一堆的零食、买名牌鞋子……没有人在朋友圈展示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似乎太寒碜或者太私人。而“贵”似乎可以成为衡量爱与不爱的标准。上学期老师和我们语重心长地说,“看一个男生是否爱一个女生,就看他肯不肯为她花钱”,确实,是否花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标准,但花多少算爱的深这个如何衡量。对此我问了爸爸,他说“如果那个男生经济很紧张,也不宽裕,那也不能说明不爱”。确实,这个标准太模糊。而很多人在里面昏了头。
这里面也有一个很难言说的规则,经济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爱确实需要用环境去培养浇灌。爱,需要经济基础。
看过很多爱与不爱的判断方法,很赞同行动一说。在意双方在意的,互相守护。付出心力的东西比付出钱财有时候更需要精力和勇气、耐心。在乎,不是一件东西可以去实现,而是日积月累,始于微小。
谈了恋爱,不得不说,并没有我预见的那样甜美。相反,我哭泣、在乎、不解。异地恋的“在乎”很难通过手机小小的屏幕传达,平衡很难,吵架、解释都很难。性格突然变成捉摸不透的东西,适合不适合突然变成一秒之内可以下定论的结局。
好的爱情之于我仍然是有所期待、互相支持,不消耗、不牵制。留心、留意、在乎所以关心。花言巧语和不切实际终究只是水月镜花。
倘若,适合还在,那么一切自然的终将继续。无缘的人终究只是陪伴成长一段的旅人。
© 本文版权归 Y&immersio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好奇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02 23: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