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智将真田昌幸
真田昌幸(1547年10月1日~1611年7月13日),日本古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战国时期得享盛名的智将,被丰臣秀吉誉为“表里比兴之者”(意思接近墙头草,但为褒义)。真田幸隆三子,幼名源五郎。出嗣武田的同族,称为武藤喜兵卫;天正三年(1575)长筱之战,两兄真田信纲、真田昌辉一同战死,始回真田家继任家督,将姓改回真田,取名昌幸。关原会战时,昌幸与次子信繁加入西军。西军败北后,昌幸赖归属东军的长子真田信幸(1566-1658)向德川家康求情,免去一死而和信繁被流放至纪伊国高野山麓的九度山,后在当地病殁。官位是从五位下安房守。
泷川一益战败后北条家称霸关东,真田家立即归顺北条方。但北条家攻击沼田城、开始入侵信浓,威胁到真田家存续时,真田昌幸又背弃北条家,透过武田旧臣属的居中协调与德川家亲善,并派长子真田信幸(关原战后改名信之)至德川家成为人质。之后德川、北条两家和解,德川家康为了取信北条家,要求形式上属于己方的真田家将沼田城归还北条方。真田昌幸加以回绝,除了著手修筑上田城外并倒向上杉家。真田昌幸的反覆引来德川、北条的不满,1585年两家分别攻击真田家在信浓、上野的领地。信浓上田城遭受德川家的鸟居元忠领军攻打,爆发第一次上田城合战(别称神川合战)。此役真田昌幸以寡击众击败德川军。此后真田昌幸以次子真田信繁为人质,服从上杉景胜。1586年上杉景胜归顺羽柴秀吉,而顺从于上杉家的真田昌幸也间接成为羽柴集团的一员,受到其保护。
真田昌幸不断的改变姿态,转换立场,以致获得丰臣秀吉所称“表里比兴之人”的描述。这种作为虽不无有损真田昌幸绝世谋将的成分,但也说明了当时弱小大名必须不断努力求生存的残酷景况。真田幸隆第三子,绝代的谋将,因善于在各势力之间周旋而被丰臣秀吉称作表里比兴の人。7岁时因为向武田家表示忠诚而被父亲从上田秋和乡的领地送至甲府,得到武田信玄的喜爱并选为信玄近习六人的其中一人。后世大多认为这对于他日后的战略、战术等各方面才能的养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天正十年(1582),织田、德川、北条联合进攻武田家时,昌幸曾邀请武田胜赖来此避难,但胜赖改道小山田信茂的岩殿山城,不想信茂又突然变卦,不许胜赖进城,走投无路的胜赖于天目山自尽,武田家灭亡。失去了主家的昌幸在织田、北条、上杉、徳川与丰臣各势力之间游离不停,凭借罕见的政治智慧保全了真田家。

庆长五年(1600),秀吉死后,参加了家康对上杉的会津合战。不久石田三成等举兵对抗家康,并给昌幸送了密信。昌幸父子在下野的犬伏密谈后,昌幸与二子幸村加入了石田方的西军,(昌幸之妻是石田三成的妻子的妹妹,幸村的妻子是大谷吉继的女儿)。而长子信幸由于娶了本多忠胜的女儿小松而加入了德川方的东军。(也有人认为,这种结果是真田昌幸政治手腕的体现,因为这样一来,无论东军还是西军获胜,真田家都将得到保全。)两个月后,昌幸在第二次上田城之战中,以三千兵将德川秀忠的数万东军牢牢的钉在了信浓,使之没能赶上关原之战。西军失败后,昌幸、幸村父子因信幸的原因没有遭处死,被流放到九度山。
关原之战的十一年后,也就是庆长十六年六月四日(1611年7月13日),真田昌幸在极度失望中去世,行年六十四,法号龙华院殿一翁闲雪。据说死前经常只与幸村两人在一起,长时间地说着话。
昌幸加入家康率领的上杉征伐军,在下野国犬伏(枥木县佐野市)收到了石田三成的密使传来的密信。得知三成以征讨家康之罪为名,准备举兵讨伐家康。因为昌幸的妻子和三成的妻子是亲姐妹,所以三成对有着非常近的姻戚关系的昌幸毫不隐瞒地事先说出这样的大事。于是何去何从的难题摆在了昌幸的面前。昌幸急忙从沼田城叫来分家另过的嫡子信幸,与在身边的次子信繁三个人一起商量该怎么办。真田信幸的妻子是家康的养女、德川家“四天王”之一的本多忠胜的女儿,而信繁的妻子却是三成的好友大谷吉继的女儿。可以想象的到他们肯定是分别倾向于东西两军的,意见肯定不统一。旁人全都退出了这间临时作为会议室的民房,昌幸和儿子们激烈地讨论着,许久也没有得出结果。真田家臣河原纲家不安地偷偷去观察情况,结果被眼尖的昌幸发现了,于是象在战场上那样大声地叱责道:“我不是命令谁都不能来的吗,找打!”说完将穿着的木屐向纲家脸上扔去,结果将纲家的门牙给打断了,此后河原纲家一生都是缺牙齿了。象昌幸这样的智将,应该是很冷静的,但这次却如此粗暴,可见对他而言,这次在犬伏的会议是多么的重要了。
讨论的结果,昌幸没能说服认定家康一方会胜出的信幸,于是嘟哝着说道:“父亲和孩子为了家业分手,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于是信幸留在犬伏的阵势中笼城,而昌幸与信繁撤兵向自己的居城上田城进发。

由于西军在关原之战中的惨败,使得昌幸的努力付诸东流,也不幸沦为了败军之将。属于东军的嫡子信幸(关原之战后改名叫信之)与岳父本多忠胜商量,打算请求德川家康以赦免昌幸父子作为对自己战功的奖赏。
本多忠胜回答道:“家康公到现在都没有定安房守(昌幸)的罪,想来是觉得很严重。家康公现在肯定在家里想着,帮助了造反之人(三成)的昌幸,究竟要怎么处置。想要劝说家康公会很困难,很可能会激起他的愤怒,反而连累到自己。”
信幸还是不依不饶地反复说道:“我早做好了那样的精神准备。作为亲生儿子,不能拯救自己父亲的生命,活着有何意义。”
本多忠胜短暂地沉默之后,终于说道:“好吧,要是那样的话,让我先和井伊兵部少辅(直政)商量一下。”听到信幸的决定后,井伊直政非常吃惊,连忙说道:“如果不能成功劝说家康公的话,他是会连伊豆守(信幸)也一块杀死的啊。而且你作为信幸的岳父,也去劝说的话,是会更加触怒家康公的,说不定会有毁家灭门之事啊。我既然听到了这件事,就让我试着努力来做吧。”于是马上向家康再三发出赦免昌幸的请求。家康听说后,脸色立刻就变了,说道:“兵部这是在干什么?”很不高兴地打算离开座位。井伊直政急忙牵住家康的袖子,说道:“如果您不宽恕昌幸的话,伊豆守信幸将会自杀,他的岳父中务忠胜只怕也会觉得丢脸而离开您逃走吧。再说如果那样的话,代为请求的我也没脸在这世间继续呆着了。现在这种时候,我想如果失去中务,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天下只怕会有动荡。请求您同意赦免吧。”
但是家康还是完全不做回答地进入了里间。直政退出后立刻宣布:“由于伊豆守的忠义,安房守和左卫门佐被赦免了。马上按规定举行谢恩的仪式。”于是当家康再次从里间出来的时候,信幸与忠胜立刻按照直政的安排向家康举行感谢接纳上言的仪式。家康终于勉勉强强地允许了赦免昌幸和信繁。
被免去一死的昌幸被流放到高野山。在出发之时,昌幸忍不住流泪说道:“真是可惜,让家康看到我这个样子。”
真田昌幸的一生,直接领取到手中的领地不超过十五万石,但却能成为战国时期最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人之一。他的一生带有悲剧式的色彩,虽然是战国后期真正的智将,在他的身上,我们看的见斋藤道三的狡诈,武田信玄的智略以及乡下武士般的固执和忠诚,这样的一个人物,性格是相当丰满的,但是,也注定了他在乱世中的命运。伊达政宗早生个二十年固然是有统一天下的希望(事实上政宗早生二十年也不会超过植宗,晴宗),但是无论如何,昌幸、以及幸村,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可以做英雄,做偶像,但是做不了成功者,做不了统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