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核心真理在于意识可以影响潜意识 (《社会动物》)
《社会动物: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
写作本书的首要目的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你了解到,当我们的生活处于充裕状态,情感受到恰当的滋养与指导时,我们的潜意识系统是什么样子。通过上千个现实案例,我会试图阐明意识和潜意识是如何互相影响和配合的,意识“将军”是如何“训练”潜意识“侦察兵”并听取其汇报的。
从另一个层面阐释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Daniel Patrick Moynihan)的观点,即人类进化的核心真理在于潜意识进化的重要性。人性的核心真理在于意识可以影响潜意识。
我写这本书首先是因为,迄今为止,尽管很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对潜意识展开过研究,但他们的工作成果往往互不相关,成了学术上的一个个孤岛。我会试图把他们的学术成果融会贯通,以便进行全面的叙述。
其次,我会尝试展示此类研究对我们理解人类本性的方式所造成的影响。脑科学研究或许不会创造出全新种类的哲学,但却可以为某些备受质疑的哲学观念提供有力的佐证。
当今一些研究结果提醒我们,情感比纯粹的理性更为重要,社会关系比个体选择更为重要,性格比智商更为重要,灵活应变的有机系统比线性呆板的机械系统更为重要,群体智慧比个体思考更为重要。简而言之,强调理性逻辑的“法国式启蒙运动”失败,强调感性认知的“英国式启蒙运动”获胜。
再次,我会尝试分析这些研究结果所带来的社会、政治和道德结论。弗洛伊德首次提出“潜意识”的概念时,对文艺评论、社会思潮甚至政治分析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现在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潜意识的概念,但这些新的研究结果还未给社会思潮带来广泛影响。
最后,我将试图对抗当前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偏见:意识决定论。意识往往并不会注意到更深层次发生的事情,以为自己就是主角,可以处理一切事情,尽管这些事情并不是它所能控制的。它所创造出的世界观只强调它能理解的那些要素,却忽略了其他部分。
我们习惯了按照这种狭隘的方式描述我们的生活。柏拉图认为只有理性才是人类大脑中的文明因素。只要理性抑制住大脑中野蛮原始的情感,我们就应该感到高兴。理性主义者认为理性就是智慧的最高层次,人只要用理性克服不良癖好和迷信,就能获得心灵的解放。
19世纪末出版的《化身博士》(Dr.JekyllandMr.Hyde)一书集中阐明了这样的观点。主人公的正面人格——科学天才“杰克尔博士”(Dr.Jekyll)代表了他的意识,而主人公的负面人格——野蛮、残忍的“海德先生”(Mr.Hyde)则代表了他的潜意识。
这样的荒谬学说并不少见,其中一些已经销声匿迹,但人们仍然普遍不了解潜意识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影响。
学校招生时仍然靠智商测验而非实践能力来评价应试者。诸多学术领域仍然把人类当成理性的、可以实现效率最大化的机器。
现代社会已经异化为一个巨大的机器制造车间,向人们灌输难懂的生存技能,却忽视了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和情感能力。孩子们接受严酷的训练,以应对无数次考试。
然而,对于像跟谁结婚、跟谁交朋友、喜爱什么、憎恶什么。如何克制冲动这样真正重要的人生决定,他们几乎只能靠自己慢慢领悟。
我们善于谈论物质激励,但不善于谈论情感和直觉。我们善于传授技术技能,但对于像性格这样更加重要的东西,我们几乎不曾谈及。
写作本书的另一个目的
新的研究成果让我们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但我承认,本书之所以引述这些研究成果,只是为了回答更为具体的问题。
我的职业是政治与政策评论员。最近几十年间,美国重大政策的结果往往令人失望。自1983年以来,美国政府一再改革教育体制,然而在无数激励机制的诱惑下,仍然有超过1/4的高中生选择辍学。
我们努力减少种族歧视,让黑人能取得跟白人一样的成就,但结果却事与愿违。我们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读大学,却不明白为什么相当多的大学生最终无法毕业。
我们使出浑身解数来遏制日益蔓延的不平等现象,刺激经济流动性,为孩子健康成长而遏制单亲家庭潮流,避免因党派立场导致的派系纠葛影响政治局势,改进经济结构以避免经济危机。近年来,俄罗斯尝试培育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中东地区尝试民主政治,非洲努力刺激经济发展,而这些努力大多以失败告终。
这些失败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建立在对人类本性过于粗浅的认识之上。许多政策仅仅是基于非常粗浅的人类行为模型,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只关心可以定性测量的特征与关联的书呆子们提出的。
立法者会投票通过这样的政策,尽管他们几乎对人类行为的深层根源毫不了解。执行这些政策的官员对人类的了解也仅限于“什么是无法让步的底线”、“什么是可以讨价还价的条件”,所以这些政策会失败,以后的政策还会失败,除非相关人士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类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