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欺负我》: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傍晚,我问杨先生:“如果我们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了,他胆小的哭着回来,你会怎么做?”杨先生说:“我会先了解情况,看是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别的小孩才欺负他。”
我继续描述场景:孩子什么坏事都没做,正常玩耍过程中被别的孩子挤兑、恐吓、威胁,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杨先生表示会很生气,想去把那个欺负他的小孩打一顿,这当然是不可行的,杨先生有点不知所措。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负了,你会怎么处理呢?是安慰孩子,告诉他跟小朋友玩耍时发生矛盾很正常;还是直接带着孩子去找欺负他的小朋友、或其家长;或者告诉孩子以后不能跟“坏孩子”玩?或者你还有别的方式。
仅仅安慰孩子,告诉他发生冲突很正常,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孩子以后可能还会继续被欺负。直接去找欺负的小朋友或他家长,帮孩子解决了问题,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被抑制,难道能帮他一辈子吗?禁止孩子跟“坏孩子”玩,不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可能不会那么顺畅,可能会失去很多好朋友。
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所以,当我看到《你不能欺负我》这本绘本时,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希望能够得到启发。

这本书中,在爸爸一步步的引导下,男孩凯文在受他人欺负时学会反击,最终跟欺负他的萨米成为了好朋友。爸爸不再为凯文担忧,凯文找到一个好朋友,也真正勇敢起来,能够靠自己解决问题。
凯文想玩游乐场的滑滑梯、秋千、猴架时,萨米都不让他玩,还警告他,说如果他玩滑滑梯、秋千、猴架,就把他捆在滑梯上、挖个很深的大坑把他埋起来、把他家门窗都钉起来让他们出不去。爸爸一步步引导,被萨米捆、埋、钉窗户时可以做什么,最终凯文鼓起勇气,不再害怕萨米,还跟萨米成为了好朋友。整个故事情节的设计非常巧妙,凯文就像有了魔法。

读完这本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每一个勇敢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家长
家长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要想让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家长得先做更好的自己。
凯文的爸爸并没有表现出生气、愤怒的表情,整个过程中内心都比较平静,所以凯文在爸爸的引导下,越来越勇敢,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让自己变强大,不再惧怕任何事情,最终不再害怕萨米的恐吓。
试想,如果凯文的爸爸很气愤地去找萨米算帐,爸爸的情绪状态不能对凯文起到表率作用,反而会对凯文产生消极影响,凯文不可能变得内心强大,以后也可能会变得易怒。
心平气和的才是解决问题时应有的态度,生气、暴躁、争吵都不是好办法。当问题出现时,动动脑筋,灵活处理,耐心地引导孩子,做一个睿智的家长。
二、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帮他们解决
在学校里经常有家长因为孩子跟同学闹点小矛盾就来找班主任,甚至找校长。这样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遇到问题就去找家长找老师或者逃避问题,从不动脑筋先想想该怎么办、是否可以自己解决,胆子比较小,性格懦弱。其实孩子之所以胆小、懦弱、逃避,后天环境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能把他们培养成任何特定的类型,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领袖甚至乞丐。”新出生的婴儿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成长为什么样,受到周围环境和人的影响。
《你不能欺负我》这本书中,凯文受欺负后,爸爸并没有直接帮他处理问题,而是一步步引导他自己独立解决,凯文的思维被开发,自己动脑筋,表现出强大的想象力,最终爸爸不再为凯文烦恼,凯文也交到新朋友。

当然,孩子遇到问题,家长如果说“你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相信你很棒可以解决的”,这确实没有帮孩子解决,还给了孩子鼓励,但是,也并没有教育引导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再努力,一再失败,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时,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进而消极、自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耐心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启发孩子思考,孩子的独立性就会增强,解决问题能力也会提高。
三、想象力是孩子的秘密武器
凯文战胜内心的恐惧,勇敢面对受欺负,最终收获友谊,爸爸的教育、引导起了作用,在我看来,凯文丰富的想象力也是他的制胜法宝。
萨米说:“如果你非要在沙坑里玩,我就把你关进装着熊的笼子里”。
凯文说:“那我就骑到熊背上,教它们玩游戏。”
萨米说:“你做不到,都是野生熊!”凯文说自己可以从笼子空当里跑出去。
萨米说:“你不能!你太大了!”凯文笑着说会用魔法药丸让自己变小,就可以逃出笼子了。
萨米又说:“你不能!我会捉住你,把你塞进垃圾桶。”凯文说他会用魔法药丸让自己再变回来。
……
两个孩子的对话一环扣一环,幽默风趣,充满想象力,这就是孩子神奇的内心世界吧。

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内心也一定更丰盈、心里一定更有趣。
如果孩子受欺负,一定要帮助孩子战胜内心的恐惧,让孩子明白没什么可怕的,每个人都是值得被爱的,在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公共玩具是大家都可以玩的。可以带孩子练习勇敢面对受欺负:练习正视对方,父母和孩子相互对视,用勇敢的眼神来说话;练习大声讲话,鼓励孩子的声音超过家长的声音;练习自我保护,让孩子试着推爸爸,感受自己的强大力量。
爱绘本,爱孩子,持续分享绘本阅读感受,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