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总结 | 把歌词写在墙上
写完一个大纲,完成的几天内感觉非常好。我经常是那种每写完一稿都像是献宝的心态,类似是——“甲方爸爸!快看!和氏璧啊!!!”然而对方的态度总是,“emmmmm……这块顽石……上面怎么那么多坑?!”
虽然一次次遭遇这样的打击,但我其实很珍惜这种热情。如果写完一稿连自己都不兴奋,注定是失败的一稿。为了保护这种呕心沥血、口吐珍珠的热情,我决心立下一条规则——
交稿一周之内,本人不接受任何批评,只接受吃饭喝酒的邀请。
当下发给了两个熟悉的制片人。对方都很莫名其妙,说没让你写东西啊。我说,提前打声招呼,你们引以为鉴。
疫情期间非常容易报复性消费,而且警觉到平时花在刷淘宝上的时间多得太惊人了。往往是想看看有没有好看的choker,结果刷了俩小时,买了一个花洒。内心当然安慰自己:“生活用品是理性消费……你是个擅于持家的人。(然而总觉得哪里不对)”于是决定,一个月不刷淘宝,如果坚持住了,月底奖励自己买一件购物车里一直不忍心下手的宝贝。
这一个月里,每当想到要淘的东西,就先记下来,发现并没有什么是当下必须下单的,大部分东西到了月底再看,已经不想要了。护肤品一类的刚需也完全可以撑到月底统一囤货。月中唯一一次下单,是咖啡胶囊,不买就彻底断粮了。
省了多少钱我不能保证,但节约时间和缓解焦虑是立竿见影。当然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下个月月初的时候,我得集中几日疯狂去小区门口取快递,也是蛮过瘾的哈哈
#书
3月读了4本书。最喜欢从台湾带回来的一本美国女作家的短篇小说集《她的身体及其它派对》。
里面每一篇都是女性视角,对性爱的描写非常大胆,又很细腻。同时,作者又用一种魔幻寓言式的外壳包裹了看起来尖锐的女性议题。在读的过程中,你时刻担心被灼伤,却发现滴到心头的只是一滴蜡油,温热、有趣、调皮、纯粹,化开了是无尽的忧伤。
尤其喜欢《为丈夫缝的那一针》《真女人就该有身体》两篇,女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和保护,可能随着对爱情的追求而自我消解,为了迎合主流美感而放弃,这些力量的反噬,是让人没有办法仅仅用愤怒或唏嘘来表达的。
读最近的新闻时也同样,当我真的进入一个个案,我的处境和阅历都会限制我对受害者的理解。然而只要在黑暗中徘徊过的人,就知道最具有治愈力量的,最宝贵的情感支持,不仅是同情,更是一种对勇气的肯定。
你真的很勇敢,即便内心里惊慌失措、崩溃恐惧、失望厌恶、懊悔自责,但还是消化了一切。你冷静地接受了发生的,寻求可以想到的、可以得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经历了这一切却依然试图自愈。你相信自己的身体可以自愈,虽然不确定心灵可不可以。有时你会对身体发脾气,它提醒你犯过的错,但终究还是原谅了自己。所有人都以为你只是一个被父母宠坏了的少女,但你身体里蕴含的力量远远比想象中的多很多很多。这一次你没有保护好自己,但不意味着以后也不行。无论你有没有把经历讲出来,都是勇敢的,并且会越来越勇敢。
不是那些敢于抗争的人才勇敢,那些经历过这些本身的人,无论男女,无论是不是受害者,无论ta为了什么放弃、伤害了自己的身体,伤害到哪一步……哪怕是每一个经历过生产,把身体抛出去过的母亲,都值得被赞勇敢。
说回到本书,作者的文笔很妙,让人觉得她的故事无法言说。看到后记,版权已经被FX买下了,打算拍成“女性主义版本的《黑镜》”。这确实是对这样一本书最好的改编方向了。期待。
另外,本月看了一本日本人写的关于提问的书,做了读书笔记。
很久没有做读书笔记了。分享我的笔记方法,也是跟写字课老师学的。无论多厚的一本书,想办法把内容写在一张A4纸上,写不下就试着再写。总之,最后一定都能写下的。我一般是把书里划线的内容整理后先列个草稿,大概会到1页半到2页内容,再删减、合并、重新排版,写到1张纸上。
最后收纳到文件夹里,复习起来非常方便,要比拿一个本摘抄后回顾起来更高效。不过读书笔记只有自己写过才有用啊!

书架上还有太多看过没有整理的,我还是太懒了。
#影剧
本月看了6部电影,3部剧。
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孜孜不倦,不紧不慢。
《人生果实》和《小森林》一样,都是那种在丧到不行或者麻木很久之后,随时拿出来治愈自己的片子。就像我大概每年都要看一遍《日日是好日》这本书一样,定期给自己的心识排排毒。
上个月总结里说现在日本不拍纯纯的爱情剧了,于是跑去重温了《东京爱情故事》。
记得以前看的时候,重心完全都放在谁渣谁婊,同时为莉香各种不值。现在看,依然好喜欢莉香,因为她是用一颗纯真的孩子心在与一群成年人谈恋爱啊。小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喜欢”,关心的也只有“你喜不喜欢他?”“你喜不喜欢我?”。这样的人自然不知道掩饰,掌握不好分寸,但这样的心在爱情里多可贵啊!那些考虑这个人适不适合结婚的男男女女,顾虑她是不是让我在社会环境里没有面子的成年人,真的好无趣,不想看他们谈恋爱!莉香的笑能那么有感染力,也因为她在爱情里有一颗赤子心。
另外看剧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莉香的衣品简直太是我的菜了!几乎每一身都想copy。剧中设定她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所以搭配是英伦小男孩风,再加上这部剧是将近30年前的,不经意又加上了复古感。啊!看得我心痒痒,想买皮鞋。(于是就买了
刚重看完就看到新闻,《东爱》拍新版了。且不说演员合不合眼缘,服装肯定不是我的菜😂
#写字
这个月主要写的是《礼器碑》,月底进入到了《曹全碑》。
之前有网友在下面留言建议我写《曹全碑》,比较秀美。《曹全碑》确实是颜值很高,不过老师安排我们先礼器后曹全,考量的原因是礼器碑庄重典雅,写完后笔有骨力,再写曹全有力量的支撑,不至于写得太柔媚、流滑。用芭蕾舞来举例,越是柔软的艺术,对力量的要求越高。
而且事实上,我挺喜欢《张迁碑》的古拙丑萌,也很喜欢《礼器碑》的庄静有力。对人气最高的《曹全碑》倒感觉还好,可能跟人的性格有关吧。
《礼器碑》集字的几首诗。





#美食
本月一方面开始钻研厨艺了,一方面终于在宅家两个月之后出门吃饭了,而且吃的是宝屋!
连我都开始钻研厨艺了,可见餐饮界的寒冬是多么严峻。
我家小区每天上午都有专人在中心花园摆摊卖菜,我去买了牛油果、芒果、芦笋。做了牛油果芒果芝士火腿三明治。(嗯,真的很贪心。)另外还买了当季的无花果(都是一些没人买的东西23333),用烤箱烤得糖浆都流出来,热热软软的,非常美味。(并没有图)

学会了糟溜鱼片和芫爆肚丝两道我平时最爱吃的菜,其实都很简单。鱼片是买的现成的巴沙鱼。(真的不用挑战自己,片鲜鱼片……



为什么提到宝屋这么兴奋?因为是我心中北京最好吃的餐厅。年前最后一次吃的时候,就预约好了开年复工就来吃,结果……
但我的吃货朋友非常执着,一直锲而不舍地询问宝哥(老板+主厨)复工的时间,复工时间不明,但位子却订好了。
宝哥复工也是十分艰难,因为每天的限量食材都要从日本空运,很多原本的食材买不到或运不过来,一颗静冈蜜瓜都涨到了700人民币。不过他还是得意地跟我聊,自己能在这个形势下,拿到最顶尖的食材,一是因为他一直以来专门雇了一个人每天在日本为他采购,月薪一万多人民币。另一个是他合作的物流公司也是在日本最牛的,在日本暂时不往中国发货的时期,还可以正常转运靠得绝对是实力了。
我看《东京大饭店》的时候,想到的就是宝屋。感动的是宝哥对于食物的热爱,就像我对写作的热爱,明明可以用一个箱子运回来的鱼,他会用三个箱子,每箱只放两条,做最高级的保护措施。他说,因为国内的物流公司不会轻拿轻放,他请人凌晨十一二点、在鱼市开市第一时间抢到的宝贵食材,当然要宝贝地运到自己手里。甚至以前他都是自己去提货,现在才放心让徒弟去。
说起这些,他语气里都是满满的骄傲。疫情期间,因为食材涨价,套餐的价格也上涨的一点,我听说竟然有客人劝宝哥不要把价钱降回来。一个餐厅能做到如此被人喜爱,甚至呵护的程度,真是让人倍感激励——要做好的东西啊!









每一次吃宝屋都觉得应该感谢生命!
#好物
当当当党!开篇说坚持一个月不淘宝月末奖励自己的宝贝,就是这双皮鞋啦!steve mono,和我去年买过的一个毛呢单肩包一个牌子(8月也发在日记里了)。与其说我爱这个牌子,还不如说我掉进买手店Hinok Store的大坑里,依然没有出来。

另外买了一个Beams的帆布包,可单肩可斜挎,再也不用担心穿大衣,或者蝙蝠袖之类的衣服时,帆布包的背带不够长了。

顺便做个开包展示,真的,我出门带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几乎都是大包,为了减轻重量以大软包居多,小包我太没有安全感了。

耳机,口罩,饺子型的杂物包(里面有护手霜、眼药水、润唇膏、小镜子、创口贴、解酒药等等等等),笔袋,内存不足里面是手机电源线和插头(虽然到处有充电宝出租,但我还是要带着线才踏实,但有时也会遇到连插座都没有的情况- -;),口香糖,Moleskine本子,三角形的是钥匙包(出国时当零钱包),面巾纸包,气垫粉饼下面压着的是疫情期间小区出入证(我用的少年剧组的工作证夹哈哈哈),绿色的包以前装耳机现在装胃药,红色的药盒,唇彩,卡包,消毒喷雾,免洗洗手液,kindle。
#好时光
一日阳光特别好,带着各种消毒用品去小区花园的小亭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读书。

椅子下是好心人给流浪猫准备的猫粮。猫咪一开始等着我走,等了很久见我不动,就一点点凑近,在确定我是一尊“石像”后,终于放心地大快朵颐起来。

看书看到一半,接到初中同学的信息,她正在听老歌,想起了我。

我完全不记得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但记得那时候我们听过的歌,写过的日记,还有青春里独有的愁绪。
回到家,收到另一个初中好友的消息,她说今天这个天气适合听老歌,于是翻出了朴树的第一张专辑。两个听老歌的和一个晒太阳的中年文艺女人齐齐发出了感慨。这是一个宜文艺宜怀旧的日子。

我还记得那句写在墙上的歌词是——
这是个旅途
一个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
我们偶然相遇 然后离去
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