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新的开始
猫成熟的时间段有快有慢,大体来说,长毛品种的猫比短毛品种的猫成熟的时间
稍晚一点,普通家猫比纯种猫成熟要早一些,营养摄入均衡的猫比营养不良的猫
成熟要提前1~2个月。平均下来,猫8个月左右就会发情,最晚发情的年龄在1岁
半左右。
猫的发育受到以下四点的影响:一是猫的品种;二是从小摄入营养的质量;三是
家猫还是野猫;四是个体生理结构差异、个体心理差异。有意思的是,成熟的母
猫相对公猫来说比较容易交配成功,并有优先选择权。它很有一套自己的审美标
准,主人眼里的“帅哥靓仔”不一定就入得了母猫的“法眼”。比如,在它看来
,公猫的身材是过胖还是过瘦,毛色怎样,叫声好听不好听。气味有无诱惑力等
,都在母猫的审核范围之内。但凡有一种“不过关”,绝对会被它无情的Pass掉
。不过,只要是母猫看得上的公猫,都在被认可的行列之内。主人可根据这一特
性,帮助母猫物色几位候选者供母猫自由挑选。
公猫永远是海选的分母之一,它们可怜巴巴地站在待选丈夫之列。就算它再喜欢
对方,可对方看不上它,它就别想靠近人家半步!如果公猫强行接近,丝毫吃不
着甜头。只会讨到母猫一通好打。室外的公猫还要受到其在猫群中地位高低的因
素的制约。不过,有意思的是,并不是社会地位太低的公猫一辈子都要做单身贵
族,也有一些地位较高的母猫偏偏挑选上它,不惜屈尊下嫁。
猫发情和人谈恋爱一样,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要因为猫发情期间的种种表现而反
感它,更不要打骂猫,因为这些表现不是猫自己或者主人能控制得了的。母猫发
情期间比较“黏人”,眼睛亮晶晶的很有神采,不爱吃东西,夜间也不“安分守
己”,发出类似婴儿啼哭般的惨叫声。它们喜欢让人抚摩,喜欢到处蹭身体,当
主人抚摩到尾巴附近的时候,会将尾巴甩到一边.双脚不停的踏步。公猫喜欢到处
游荡,随地小便圈定“势力范围”,好斗,体重减轻,发情期通常维持1周左右
。自晚冬开始到第二年的春、秋两季为主要交配季节,猫的平均发情周期为3~4
次/年,平均每次发情时间为6~10天,平均发情间隔为2~3星期/次。为了猫的健
康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建议主人在猫第一次发情结束后带它去做绝育手术。
猫频繁的不在猫厕大小便,由其是公猫会到处小便。情绪紧张,烦躁不安,乱叫
等。会引起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毛色暗淡等。有些公猫会死咬住某个娃娃玩具
或毛毯之类的东西,发出刺耳的叫声。事后会发现在它死咬的毛毯等物的生殖器
位置有它的体液。公猫频繁发情会造成睾丸肿瘤、摄护腺肥大等问题。也会因为
分泌物堵塞,造成其它泌尿系统疾病。也可以利用猫薄荷能使猫咪产生“性反应
”的特性,让猫眯的需求能得到舒发,就不会产生公猫到处撒尿作记号的问题。
猫与人类不同,母猫的阴道口高于子宫,所有的分泌物都会向内流,会因发情频
率过高会造成卵巢囊肿,子宫蓄脓等问题。
俗话说“猫三狗四”,是指猫和狗的怀孕周期,虽然不很精确,但确实有一定的
根据。通常,猫的妊娠期大约在65天左右,是从交配成功的那一天开始计算直到
生宝宝那天为止。“准猫妈”妊娠过程和人类一样辛苦,从那一天起,主人就要
给它无微不至的照顾。当目测到准猫妈肚子明显“大”起来的时候,6个乳头也
一定变成了粉红色,乳房跟着肿胀起来,此刻的准猫妈食欲大增,主人除了保证
充足的猫粮和清水供给外,还要给它增加些营养。比如将普通猫粮换成“孕期配
方”猫粮。孕期配方猫粮味道香、营养搭配科学且全面,保证满足它挑剔的胃口
,同时不会因多吃而过度肥胖,造成生产困难。还可以加喂一些营养膏、牛磺酸
、叶酸、一个星期吃2次罐头等。总之,就是要想方设法提供给准猫妈尽可能多
的营养,要知道.肚子里猫宝宝的生长发育可全凭借它的一张嘴了!怀孕期的准猫
妈很容易疲劳,总是一副瞌睡兮兮的样子。如果它想睡觉就让它睡。主人不仅应
给它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空间,猫窝弄得尽量软和、保温、透气,更不要打搅它
休息,保证它睡眠的质量是首要的。频繁怀孕生产的母猫会迅速衰老,为保证猫
妈妈和猫宝宝的身体都健康,科学的繁殖频率是一年怀孕不要超过2次。
孕期遇有疾病尽量采用食疗理疗法。食物调节不宜立刻变化太大,反而容易导致
消化不良等情况,循序渐进慢慢调整。分娩后如果生下六只以上小猫,最好给母
猫加喂鲫鱼汤,以防奶水不足。鲫鱼不加油盐等任何调料用清水炖浓汤喂。
每只猫的生活环境不同,和主人的感情也不同,因此孕猫所选择的产房的地点也
不同。在它逻辑里,产房必须是最安全可靠的。有些猫和主人的感情非常好,会
把小猫生在主人的被窝里。有些孕猫会把小猫生在衣柜,床下,沙发下等比较隐
蔽的角落。有些情况让孕猫无法找到它认为的安全产房,因此会比较焦急的在室
内徘徊。这情况下,可以为它准备产房。孕猫在分娩时,要尽量保持安静,以免
受到惊吓。
猫的妊娠期为58~71天,平均63天。猫怀孕后,其生理机能和营养代谢均不同于
前,需要主人精心呵护。一般来说,怀孕初期,由于胎儿增重较慢,对母猫不必
补充特殊食物,也不用特别护理。1个月后,胎儿迅速发育,轻压后腹部可以摸
到胎儿活动。此时母猫代谢增强,对各种营养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因此除应增加
食物的供应量外,还应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肉等。在妊娠后期(
最后3周),孕猫采食量增加20%~30%,但腹腔胎儿已长大,占了很大空间,
因此喂食要少吃多餐,还应在饲料中适当加入青绿蔬菜和钙剂(如药用碳酸钙、
葡萄糖酸钙等,每天内服0.1~0.3克)。但喂养孕猫,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前提下
,要注意减少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馒头等)的供应量,防止过食造成肥
胖,导致难产。孕猫虽不能剧烈运动,不能玩技巧性强或需蹦跳的游戏,但也应
有足够的运动量,这不仅有利于健康,而且可以促进正常分娩。此外,猫怀孕期
间,应经常带它外出晒太阳,这不仅有利于钙的吸收,也与猫的繁殖有关。还要
注意避免机械性的损伤,同时还应将窝放在安静、干燥、温暖、通风良好、有阳
光的地方,并尽量避免打扰和惊动它。
猫还有“假孕”现象。有时可发生母猫腹部增大,乳房中可挤出乳汁、筑窝等行
为,但到63天后不见产仔,身体却恢复原状,这便是“假孕”现象,是由于猫体
内雌性激素作用的结果。发生“假孕”要及时诊治,并及时挤出乳房中的积乳,
并擦拭乳头,防止发生乳房炎。
有些主人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准猫妈肚子里能装着几只猫宝宝?这是人之常情
,没有人不对此表示好奇。殊不知,随意按触孕猫的腹部“盘点”猫宝宝的做法
非常危险,如果力度掌握不好,胡乱抚摸、按压都会造成准妈妈的流产、胎儿畸
形等严重的后果。摸到最后,主人根本不可能数得清到底有几只猫猫!还不如将
精力转移到准猫妈临产前的准备工作上去。
猫妈妈一般会凭本能处理好生产中的一切事项:撕破胞衣、咬断脐带、吃掉胎盘
、舔净血迹、舔干猫宝宝的毛。主人要留意最后一只小猫出生后,胎盘是否能在
5分钟左右娩出,若未能娩出,主人要立刻带猫妈妈去医院就诊,胎盘留在身体
里腐烂之后会要了猫妈妈的命!猫降生相隔时间不是一定的.当猫妈妈开始侧卧着
给猫宝宝们喂奶,不再用力了,就表明肚子里的猫宝宝全部“清仓”啦。猫宝宝
肚子吃得越鼓,表示猫妈妈的奶水越充足!从第一只猫宝宝降生那一刻.主人必须
开始计算时间,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猫妈妈是否会有“子宫无力”的情况发生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如果第一只猫宝宝出生2个小时后,猫妈妈还不肯
喂奶,则表示它已经没有力气再生出肚子里剩下的猫宝宝,这时主人应立即联系
医生去医院,争取时间迅速处理危急情况。
如果小猫的身体此刻已经娩出一部分,准猫妈疲惫得无力再使,主人可清洁双手
后,在产道附近抹些医用凡士林润滑剂,然后轻轻地、缓慢地向产道外拖动猫猫
,准猫妈会重新用力配合主人。试图用“蛮力”迅速解决是绝对行不通的,主人
的节奏要和它用力的节拍保持一致,切勿大力拖拉!猫宝宝娩出时是包在一个灰
色的“泡泡”里的,这个“泡泡”就是主人应马上撕开的“胞衣”!胞衣撕开后
要立即迅速擦干净口鼻处黏液,避免黏液呛死猫宝宝。清洁完毕,猫宝宝会发出
“吱吱”的细小的叫声,此时才表示猫宝宝安全降生了。用棉线在猫宝宝脐带距
离肚子2厘米的地方打个死结,剪掉死结后面的脐带,将猫宝宝全身擦干净后放
在猫妈妈身边,帮它尽早吃到含母体抗原的初乳。
母猫的分娩一般要持续1~3小时,有的可达4~5小时,在正常的情况下,母猫依
其本能,完全可以自行处理好分娩过程中的一切事宜。猫的正常分娩过程可分三
个时期,即开口期,胎儿排出期和胎衣排出期。其中开口期是指从子宫开始收缩
(阵缩)直到子宫颈完全开张,与阴道之间的界限消失的这段时间。胎儿排出期
是指子宫颈完全开张,直到胎儿全部排出的这段时间。而胎衣排出期则是指胎儿
排出后至胎衣(胎膜)全部排出这段时间。
阵痛开始后,母猫颤抖着身体,用口呼吸。子宫持续性收缩,母猫侧身而卧,不
断努责,以加速分娩过程。接着,阵痛加强,母猫又开双腿用力踏地,反复动作
,直至把羊膜从阴道里挤出来。羊膜呈薄薄的白色膜状,内有羊水,当羊膜被挤
出来的时候,胎儿还在子宫里;羊膜被挤破时,有羊水流出来,这称为“破水”
。羊水可以帮助胎儿顺利通过产道。胎儿到了产道,再经过母猫三四次阵痛,就
会被产下来。当胎儿的头部或臀部出现在阴道口外时,母猫通常用牙将胎膜撕破
,并通过牵拉胎膜将胎儿从产道中拉出来。产出仔猫后,母猫会用牙戳破羊膜,
咬断连接在仔猫腹部的脐带,随即吃下胎衣,并开始强有力地舔触仔猫全身,以
除去羊水,同时刺激仔猫开始第一次呼吸运动并发出叫声。仔猫的脐带一般会在
分娩时自动扯断,即使未断,母猫也会及时把它咬断。但值得注意的是,母猫在
咬断脐带过程中有时由于新生仔猫的剧烈活动,会引起新生仔猫脐带的破坏,主
人应仔细观察,若出现此种情况,应及时医治产下第一胎仔猫后,母猫一般会把
身子挪到一边,间隔0.5~1小时后开始第二个胎儿的分娩。正常情况下,在产出
3~4只仔猫后,如果经一个小时不再见母猫努责,则表明整个分娩过程结束。此
时母猫很疲劳,应让它安静地休息,并可喂食一些羊奶或加少量糖的温开水。猫
妈妈产后最易发生“乳腺炎”,因乳房疼痛而拒绝哺育猫宝宝。对付这种情况.主
人可用热毛巾给它敷一敷患处消肿,或者请医生诊断后开一些消炎药。但如果是
肿瘤,则必须马上做手术切除。做了妈妈以后食量一般都很大,主人还要接着给
哺乳期的猫妈妈加强营养,一方面帮它弥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体能,另一方面,
猫宝宝需要继续通过它的嘴“吃东西”,所以猫妈妈的饮食自然要求“好又多”
!主人要给它增加“开饭”的次数,食物营养要全面。富含蛋白质、脂肪、卵磷
脂、钙质等食物都可添加饲喂,一次喂饱猫妈妈。产后初期.猫妈妈的排泄会稍微
困难一些.食物应选容易消化,有利于形成软便的,这样排泄能轻松些。不妨在常
规饲喂过程中加一、两顿白水煮鱼作为调剂,鱼汤又可促进乳汁足量分泌。每次
在饮食中加3滴液体儿童维生素以补充微量元素的摄取,或者两勺婴儿米粉也是
不错的选择。猫妈妈喂猫宝宝吃奶很容易口渴,主人时刻在窝外给猫妈妈放一盆
清洁的饮用水是很必要的。若猫妈妈产后3天内发生吃掉猫宝宝的排泄物后呕吐
、不进食的症状,可每日2次.每次3片喂乳酶生来解决。乳酶生没有特殊的气味,
不苦很容易被碾碎,拌入罐头中“骗”它吃下去即可。猫窝要放在安静、清洁的
地方,猫妈妈才能安心地抚养猫宝宝。主人要多准备两套猫窝垫物轮换使用,记
得定期打扫猫窝,弹一弹垫物上的食物残渣,将它放在阳光下晒一晒、消消毒。
有猫妈妈在,猫窝不用另加暖源,只要保持干燥就好。
小猫出生后,母猫可能会较累口喝等,至少要保证它随时可以饮水。有些母猫第
一胎可能没有照顾小猫意识,要协助它平躺,让它意识到该做的事情,不要让它
乱跑,把水和食物及猫砂便盆放在它旁边。有些母猫寸步不离小猫,即使饥喝也
不离开。因此有必要把这些生活必需用品放在它旁边。有些母猫分娩后较累,食
欲会暂时下降。有些小猫可能会找不着奶头,可以轻轻扶着小猫的头去让它允吸
。不过,这一定要是在母猫认可的情况下,而且最好要戴塑料手套等,防沾染猫
不认可的气味。
难产一般相对较少。孕猫分娩前,最好提前联系好宠物医生,或比较有经验的人
类妇科医生,以防难产。如果孕猫和主人的感情非常好,在破氧水前后,围着主
人蹭,这样就很有可能是难产现象。或者破氧水后,很久不分娩,也可能是难产
。如果难产不严重,孕猫又允许主人接近,可以轻轻的帮它揉一揉腹部。有医疗
经验的主人,可按剂量配比给孕猫注射催生针。一旦自己无法处理,应及时就医
,考虑实施剖腹产。
另外,所谓的不能看和接触小猫,是相对感情而言。只要是得到母猫认可的人,
怎样接触都不会有问题。对于半认可的人,必须要移动小猫时,最好带塑料手套
等。以防止事后母猫对小猫身上沾染的气味不认可,以至于不喂奶或咬死等。有
些猫认为主人的被窝是最安全的地方,会把小猫生在主人的被窝里。遇到这种情
况,就顺势在床上用被子给它围个洞做产房。主人每天仍要回到床上睡觉,否则
猫可能会因为缺少安全感而搬家,以导致刚出生的小猫成活率降低。按常理说,
生产六只以下小猫,不会缺奶水。鲫鱼汤是母猫下奶的最佳补品,不需要另补其
它。如果想补,也要慢慢的补,不然食物立刻大变,可能会导致母猫消化系统出
现问题。对于不让猫爸接触小猫的说法很多,也的确有猫爸咬死小猫的事实存在
。只能说猫和猫的性格及逻辑思维有所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分娩后1~2小时,母猫即开始给仔猫哺乳。在出生后的头3周,幼猫的食物全部
是母猫的乳汁。产后最初两天,母猫除了餐饮外一般不会离开产箱,但随着幼猫
的日渐长大,母猫离开产箱的次数也逐日增多。母猫停留在产箱里哺乳的时间与
产幼数有关。若幼猫在3只以上,则母猫有70%的时间在产箱里照料幼猫;若幼
猫仅为1~2只,则母猫在产箱里哺乳的时间明显减少。哺乳时,母猫围着幼猫转
来转去或在幼猫附近躺下,不时地舔触和唤醒幼猫。母猫哺乳时的姿势一般呈弓
形侧卧,以便乳房尤其是乳头充分暴露给幼猫。出生3周后,幼猫的眼睛和耳朵
的功能已基本完善,幼猫常离开猫窝,在地上跟随母猫走动。此时,幼猫的需乳
量大,母猫既可在猫窝内也可以在窝外哺乳。出生4周后至断奶前,幼猫的食物
仍然是乳汁,随着断奶日期的临近,母猫开始拒绝为幼猫哺乳,表现方式为:母
猫躺下将乳区朝向地面或爬于某一较高的物体上,以拒绝哺乳。当出现母猫拒乳
的现象时,应该考虑断奶,并将幼猫与母猫隔离饲养。
给幼猫断奶的主要依据是幼猫的生长发育良好并且已经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断奶过晚除对小猫以后的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外,且不利于母猫的健康。因此,
在幼猫出生后7~8周龄,体重达700~750克时,应当把握住时机,适时断奶,对
幼猫和母猫均有裨益。断奶时可采用母猫与幼猫相隔离的方法,或者让母猫自动
断奶,母猫自动断奶是动物的本能,即到了一定的时间,母猫会自动拒绝继续乳
,而将乳头压在腹下或驱赶要来吃奶的幼猫。为了减轻断乳期乳汁对母猫乳头的
压力,断奶的第一天可不饲喂母猫,第二天饲喂正常食量的二分之一,直至第五
天恢复正常的饲喂量。这样通过在减食的基础上逐日增食直至食量正常的方法可
缓解断奶期间母猫奶水过多的麻烦。
在幼猫出生后的30~40天内,用母猫的乳汁哺育仔猫。但是,从20~25天起,应
逐渐给幼猫加喂别的饲料。在最初几日,最好加喂温牛奶和糖水,然后在羊奶中
添加适量的馒头块等较容易消化的熟食。若因产后母猫死亡、无乳或发生疾病时
以及仔猫数量过多,应尽快采取人工哺乳方法饲喂幼猫。为此,可用玻璃注射器
或水剂塑料眼药水瓶作为人工哺乳工具。以羊奶加工的炼乳所含乳糖和脂肪成分
合适,但蛋白质含量不足。一个较好的代乳品配方可由20克脱脂奶粉,90毫升水
和10毫升橄榄油组成。在前2~3天,每100毫升上述代乳品中应加足维生素A至
80克,以后可减少到50克。代乳品应加热至37℃投喂。起初,可通过一个2毫升
注射器将代乳品送入仔猫口腔。3周龄后,幼猫开始舔食食物,这时可把食物放
在盘子里让其自行采食。当幼猫已能自己在食盘中舔食食物时,就不必再使用上
述工具了。人工哺乳时,先用哺乳工具吸取适量的温羊奶或其他液状食物,逐只
幼猫认真哺乳。动作不能快,应让幼猫的头平伸而不要高抬,以防食物误入气管
和肺中。挤压奶汁时也要缓慢,应一边观察幼猫的吞咽动作,一边有节奏地轻轻
挤压哺乳器。幼猫出生后第1周内,每昼夜应保持每2小时喂食1次(最好先采用
易于消化吸收的全脂羊奶)。每次可喂奶1~2毫升。若在哺乳初期,能找到奶羊
的初乳就更为理想了。1周后的幼猫奶量可以增加到每次喂3~4毫升。当幼猫睁
开眼后,饲喂次数可以减少。3~4周时,除喂奶外,还应在食物中添加肝泥(把
新鲜无病的动物肝脏或经煮熟的肝脏揉成泥状)。在人工哺乳时,还应模仿母猫
哺乳时以舔幼猫来刺激其排尿、排粪的动作,用手指不断地轻轻抚摸小猫的外生
殖器部皮肤。应每日称重幼猫,并按照其增重情况调整饲喂量。每日增重10%是
比较理想的。另应特别注意防止体温降低,因为体温降低是新生猫死亡的重要原
因之一。初生小猫的常见病是:低血糖,脱水,体温过低。这些病可以造成小猫
死亡。常见小猫生病的征兆是:不停地叫,长不大,越来越没精神,越来越软。
小猫很少叫,如果经常叫,说明不舒服:太冷,饿了,病了。没有足够的水的摄
入,拉肚子,环境温度太高或环境太干,可能会让小猫脱水,如果有这种情形发
生,要及早治疗。小猫可以很容易因为脱水病重死亡。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诊断小
猫是否脱水:
1)把小猫颈后的皮肤揪起来捏捏放开,如果皮肤很快回复原状,就没有问题,
如果皮肤是慢慢回到原来的位置,或保持你捏的形状,就是脱水了。
2)摸摸猫咪的嘴巴里,如果是湿润的,没有问题,但如果嘴巴里面感觉粘粘的
或干的,就是脱水了。最好环境湿度能保持在55-65%。如果是非常小而且虚弱
的小猫,可能需要85%-90%的湿度,但请注意,如果很潮湿的话,环境气温不
要超过90°F(32.2°C)。95°F(35°C)的高温和95%的湿度回让呼吸道有问题
。
用猫奶粉喂养的猫比较容易便秘,所以有时需要专门喂它们喝点白水,或者把去
毛球的药膏化一点点在温水里喂给小猫,这可以软化大便。如果很长时间不排大
便,大肠壁会被过分扩张,即使终于排了便,大肠还是不能正常工作。小猫可能
会因为拉肚子丧生。当它的大便很难闻,呈水样,有血,或伴随有呕吐时,要及
时去看医生。小猫会很快脱水。要通过皮下注射补充水分,并喂给含电解质营养
的水。拉肚子还有可能需要吃消炎药来治疗。
要养成从小吃猫粮的好习惯,幼猫从4周龄开始就可以吃猫粮,开始用温水浸泡
。小猫在10周龄时就可以喂食干猫粮了,可让它自由采食,并备清洁饮水。少食
多餐,喂食要注意定时、定量、定点。定时: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喂食,养成良好
的吃饭习惯。定量:饭量不要忽多忽少,随着猫咪年龄的增加,在某一段时间里
(一般三、四个月的时候)小猫的饭量逐渐增加,到八个月以上就保持稳定了。
一般2个月左右的猫一天要吃5、6次以上。小猫三个月以前一般每日喂食四次,
如早9点,中午12点,晚6点及10点。三至六月大时,每日喂三次。六个月大以
后每日两次,从这时期最好全用干猫食,这对它的牙齿和牙龈有好处。
要想小猫长得好,首先要喂得好,幼猫的食物中必须含有充足的蛋白质、脂肪、
维生素以及其他矿物质,而且这些营养物质应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在成长期中,
小猫对食物有一些特殊要求,每公斤体重需要的能量是成年猫的4倍。它们需要
摄入的蛋白质也比成年猫多,而且其中必须包含多种氯基酸。它们还需要适量的
维生素及矿物质,以保证牙齿和骨骼的健康成长。由于小猫对营养和能量的要求
远比成年猫高,而胃容量则比较小,因此应少食多餐。为保证小猫获得足够的营
养,它们的理想食物应是易于消化、美味可口的高营养食品。您自己做的大餐可
不一定能同时满足所有这些需要,所以,”偷懒”的办法就是喂猫粮,专业人员
设计好的营养饮食比您自制的更科学。一定要保证它随时有新鲜的饮用水。请不
要给它太多的羊奶。它也许喜欢喝,但喝多了会造成腹泻。可用水按1:1稀释后
给它喝。为了丰富它的食谱,您也可以适时喂它一些新鲜煮熟的鱼肉、鸡肉,但
要去骨。
小猫刚出生时,全身披毛,双目闭合,一般在9天前后睁眼。刚生下,母猫便会
舔小猫全身,使幼猫全身清洁。同时还可以刺激小猫排便,猫一般每胎产仔3~5
只,最多6只。幼猫出生2小时左右,便开始靠嗅觉、触觉和温度感觉来确定母猫
的乳头位置,开始喝奶。有的体质弱的猫就难以找到或抢到乳头,这时主人要帮
助弱猫,并将其放到泌乳多的乳头上,一旦2~3天里吸乳位置确定,幼猫间几乎
不可能发生争抢现象。母猫的初乳对仔猫很重要,特别是头三天的初乳更不能短
缺,因为初乳内含有大量的抗体,抗体是猫体内防御系统的一部分,是一种天然
的特异的抗病物质。新生幼猫体内不能产生抗体,需要通过初乳来提高免疫力。
由于新生幼猫肠道容易吸收初乳中的抗体,但吸收能力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因
此尽量在24小时之内吃上初乳,而且越快越好。新生幼猫对温度比较敏感,最适
宜的温度为32℃,可用电灯泡进行加热保温,也可用热水袋等,使用时需要注意
安全。2周内可降到27℃,2周以后降至21℃。
猫也会换牙,乳齿掉了便会长出永久齿。猫的乳齿一共有26颗,上颚6颗乳切齿
、2颗乳犬齿、6颗乳前臼齿;下颗6颗乳切齿、2颗乳犬齿、4颗乳前臼齿。永久
齿一共有30颗,上颚6颗切齿、2颗犬齿、6颗前臼齿、2颗臼齿:下颚6颗犬齿、
4颗前臼齿、2颗白齿。永久齿比乳齿多出的4颗,正是上下颚各长出来的2颗臼齿
。猫的牙齿生长有规律可循,通过观察猫换牙的情况可推断出幼猫准确的年龄,
通过观察牙齿磨损情况可推断出成猫的年龄范围。猫从出生后的12~18周开始换
牙,换牙中的猫牙龈略微发红,好像发炎似的。猫换犬齿的过程最容易被观察到
。犬齿的位置上出现一大一小两颗牙齿.比较大的那颗就是新长出的牙。“大牙”
会将“小牙”慢慢顶松,脱落的“小牙”被猫吐出。细心的主人除了关心猫嘴巴
里牙齿的生长情况以外,扫地时也可顺便留意一下也许会有意外收获。保留猫的
乳牙也是很好的纪念!猫在1岁时下门牙开始磨损.7岁犬齿开始老化,下门牙被磨
圆,10岁上门牙全部脱落。在换牙期间,有的猫牙龈肿痛、食欲不振。猫的新生
牙齿需要保护.主人要记得给它提供松软易嚼的食物。永久齿长好后,主人可不定
期地给猫吃预防牙结石的专用猫粮,辅助口腔健康。10岁以上的猫饮食应细软,
便于牙齿轻松切割。
乳齿生长时间:第一乳切齿2~3周长出,第二乳切齿3~4周长出,第三乳切齿3
~4周长出:第一乳前臼齿2个月长出,第二乳前臼齿4~6个月长出,第三乳前臼
齿4~6个月长出;乳犬齿3-4周长出。第8周乳牙全部长齐。
永久齿生长时间:第一切齿3.5~4个月长出(换牙),第二切齿3.5-4个月长出(
换牙),第三切齿4~4.5个月长出;第一前臼齿4.5~5个月长出,第二前臼齿5-6
个月长出,第三前白齿5-6个月长出:第一白齿4-5个月长出;犬齿5个月长出。
小猫出生时,一般身长为11至15厘米,体重为70至135克。新生小猫眼睛尚未睁
开,耳朵反招,所以既看不见也听不见。初生时还不能走路,完全依赖母猫生存
。过了八个星期,才能独立生活。小猫发育的第一个进展是,五至十天开始睁眼
;八至二十天眼睛才能完全睁开。眼睛的颜色通常为灰蓝色,大约在十二周时,
这种早期的颜色开始变化。小猫在十六至二十天时,开始爬行:三至四周时,开
始吃固体食物;大约八周时完全断奶。纵然是同一窝出生小猫,每只小猫的生长
发育也可能有差异。有的很快就独立生活:有的则十分依赖母亲。同样,身体发
育的程度也可能各不相同。通常最后出生的小猫总是体形最小,体质最弱。
视力睁眼:8~20天
眼睛变为固定的颜色:12周
运动能力爬:16~20天
走:21~25天
跑:4~5周
断奶开始吃固体食物:3~4周
完全断奶:8周
训练开始训练大小便:3~4周
长牙乳牙长齐:8周
出恒牙:12~18周
学本领洗脸理毛:4~5周
开始嬉戏:4~5周
开始练习狩猎:6~8周
接种疫苗第一次接种:第9周
第二次接种:第12周
摘除手术母猫割除卵巢:第16周
公猫阉割:第36周
独立生活最早能离开母猫时间:6~8周
完全独立生活的时间:6个月
猫有230根骨头,比人多24根。实际上猫的听觉比人和狗更灵敏。猫有极其敏感
的神经系统。猫相对身体尺寸而言,有比任何哺乳动物都大的眼睛。猫的正常脉
搏每分钟大约在110-170下之间。猫的正常呼吸每分钟在20-40下之间。猫的正
常身体温度大约是39℃。猫的垂直跳跃高度能达到自己身体高度的5倍。猫的鼻
子纹是唯一的,没有任何2只猫的鼻纹是一样的。猫对女人的反应高于男人,原
因是女人的声音的频率比男人更高。
幼猫在20~30天大时,母亲通常会将它们移到新窝。母猫会紧紧叼住幼猫的颈背
,把头尽可能地抬高,将每只幼猫叼到新地点。如果运送的距离很长,母猫可能
会因为重量而感到疲倦,此时她会将头垂下来,并将动作从叼换成拖。幼猫绝不
会反抗,它们在母亲嘴中维持软绵绵的姿态,并把尾巴卷曲起来,夹在弯曲的后
腿之间。这个姿势可以让幼猫的身躯尽可能缩短,从而让它们在被母猫粗野地从
旧窝搬到新窝的过程中,减少碰撞的危险。母猫一抵达她所选的新地点时就会张
开嘴,让幼猫掉到地上。然后她会回去带下一只幼猫,直到把整窝幼猫都搬完为
止。在把最后一只幼猫搬过去之后,她会再回去一次检查旧窝,确认没有遗漏。
这表示,计算幼猫数量的能力并不属于猫的强项。
一般认为,搬家的原因不外乎旧窝变脏了,或是因为幼猫长大了。这些解释似乎
很合理,但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因为就算猫拥有又大又干净的窝,母猫照样会移
动幼猫。真正的答案来源于家猫的野生祖先。在自然环境中,没有罐头猫食也没
有羊奶,母猫必须将猎物带回窝里,以激发孩子的肉食反应。幼猫在30~40天大
时,必须开始吃固体食物,这种饮食行为改变正是“搬家”的背后原因。第一个
窝,也就是旧窝,获选原因是因为最舒适、最安全。因为在那时候幼猫无力照顾
自己,因此最重要的是提供保护。但是到了生命的第二个月,等它们冒出牙齿后
,就必须学习如何咬与咀嚼母猫带回来的猎物,因此需要第二个窝为达成这个目
的创造条件。此时的优先考量条件是要靠近最佳的食物供应地点,减少母猫一再
带食物给孩子的工作负担。
家猫也会搬家。只要有一半的机会就会搬,就算人类主人会定期装满食物盆子,
让它不再有喂食问题也一样。搬家是自古传下来的母猫行为模式,就像符猎行为
,绝不会因为驯养后的舒适生活而消失。除了上述的“食物来源搬家模式”外,
当然也有许多母猫认为窝的地点危险而迅速搬走整窝幼猫的例子。如果人类的好
奇心太强,偷窥的眼睛和东摸西摸的双手不懂得避开“私密”的猫窝,陌生人类
的味道会让那个窝变成毫无吸引力的家。此时,猫妈妈可能会寻找新家,只为了
获得更多私密的空间。这种类型的搬家可能出现在产妇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干
扰野猫窝里的幼猫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母猫会不再将它们视为孩子,进而
遗弃甚至吃掉它们。幼猫身上的外来气味会让它们变成外来物种(或者说是猎物
),而对于这种东西的正常反应就是吃了它。家猫很少会有这种反应,因为它早
已习惯人类主人的香味和气味,不会将那些味道归类为外来气味。因此,被人类
碰触过的幼猫,就算沾染了新气味,通常还是算“家中成员”。
打疫苗是要给猫咪的身体里注射一定的病毒样本,使之能够产生抵抗该种病毒的
抗体,在遇到这种病毒的时候自身可以抵抗病毒的危害!这和人接种疫苗的道理
是一样的。有的猫一生也没有打过疫苗,但依然很健康,而且也可以抵抗病毒的
侵害,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只猫一定是一只一岁以上的大猫!绝对不可能是四个月以下的小猫。因
为病毒对四个月以下没打过疫苗的小猫具有不可想象的杀伤力!而大猫在他生长
的过程中自身就会渐渐地适应环境,产生抗体,这和人自身有免疫能力的道理一
样。就像同样一种病,比如病毒性感冒等,大人可能几天就抗过去,但对几个月
的孩子就比较危险了!
对于刚刚出生的小猫来说他们的抗体是从母体中得到的。在他们出生的时候,猫
妈给了他们足够的抗体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就像人的初乳中含有多种新生儿
必须的抗体一样。但是由于他们接触环境的时间还短,而且身体机能还不能够自
己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在他们两个月也就是断奶后会逐渐消退的,所以在10周左
右要及时为他们免疫,帮助他们抵抗病毒性疾病的侵害。就像在小孩子出生后几
个月也要开始免疫一样的道理。因为断奶后抗体的逐渐减少,而疾病的危害几乎
存在在你想象不到的任何地方,比如说,单纯的肠炎要是不加以及时治疗,那各
种致病菌的趁机侵入就可能使他转为病毒性的传染性肠炎,这就非常的危险了。
这和小儿感冒不及时治疗可能转为肺炎以至后果很危险也是一样的。所以,在小
猫10周左右要及时为他们兔疫是非常的重要的!在第一针疫苗注射之后,并不能
起到免疫的作用,他的作用只是在猫咪的身体内产生一个信号,使猫咪自己的免
疫系统能够认识病毒,识别病毒。第二针疫苗才是真正的建立起对病毒性疫病的
免疫防护系统,帮助猫咪抵制病毒的危害!!!而抗体也是不立刻就有的,在接
种第二针疫苗后7天到10天才真正有了免疫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