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解忧杂货店:问君能有几多愁
“不知道为了什么,忧愁它围绕着我。” ——邓丽君《千言万语》
文:后后的后花园/后后
从人类诞生那天开始,忧愁便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忧愁跨越了时间空间、跨越了等级阶层,成为每个人内心的常驻嘉宾。面对忧愁、面对大大小小的十字路口,如何做选择成为了一个个方向性的难题。《解忧杂货店》构建了一个关于解忧的神奇世界,它玄妙无比,却又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有关爱情、有关事业、有关梦想……任何难以抉择的纠结都可以找浪矢爷爷来咨询,神秘的杂货店牛奶箱被赋予了太多的期待。人们渴望得到确准的答案,摆脱无止境的纠结。但有意思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按照信上的建议去做,但几乎所有人都在三十年后的回信中表达了对浪矢爷爷的感激之情,认为那些珍贵的、用心的回答为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实际上,浪矢爷爷更像是招牌一样的存在,任何愿意真心倾听并给出真诚建议的人都可以担任浪矢爷爷的角色。误入杂货店的三个小飞贼在令人迷惑的氛围中逐渐沉下心来真诚地帮助两难的月兔想办法;浪矢爷爷始终遵守着不窥看咨询者的规矩;咨询是否要离家出走的信没有被贴到公示栏供大家消遣……这中间,处处蕴含着温柔与体恤,光是这份善意,也足以让咨询者感到慰藉,给他们一些希望。
有了真诚的态度就有了亲和的力量,至于所建议的内容,当然是基于回答者的经历和人生态度等多方面综合性的考量,而最后咨询者是否把这些建议落到实处则很难说。不过最后的做法如何,好像真的,不重要。从感谢信来看,人们对咨询很满意,或者可以说,三十年后的人们对三十年前的迷茫早已做出了选择,并因为自己的选择过上了释然的生活。
诡异如预言般的建议也要咨询者真的相信才能创造出灿烂的金融成绩;要和家人同舟共济的恳切鼓励也抵不过信任崩坏的危机,要走哪条路从来掌握在咨询人的手上,只要当事人相信这是正确的选择,就一定会有安心的结果。

生活是自己的,拨开迷雾的永远只能是自己,而那些无私的引路者、善意的倾听者让世界变得更加温暖而动人。在“解忧”路上,主人公往往在朋友的建议下才选择给杂货店去信咨询,朋友当然也是引路人,而“朋友”也是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东野圭吾把书里的人物编成了一张巨大的网,他们彼此之间有着或强或弱的联系,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近乎刻意的圆满,我倒觉得作者是在尽力还原生活的真相。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与世界交换着信息、保持着联系,虽然我们可能因此得到或喜或悲的经历,但这也许就是“缘”字丝丝缕缕的体现,是生命之旅的美妙馈赠。
心存温暖,善待生活。每一种选择都是好的选择,每一种生活都是值得拥抱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