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跳出“道理知道很多,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怪圈
以前的我,觉得多线程工作是一件高效甚至炫酷的事情:边溜娃边听喜马拉雅,边做饭边听微信读书,在几个手机APP里流畅切换,在电脑程序上无缝对接。
终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和小孩在一起的时间里,我会因为她和我说话、问我问题,打扰到我听“干货”,而心情不好;
我会因为做饭时喧嚣的抽油烟机声音,打扰到我听“精华”而不断调高耳机音量,从而亲手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更加喧嚣的环境;
我会因为进小区门要用手机扫健康码,不得不切换APP中断了我的“学习”而产生烦躁……
一切烦恼都是自找的。
如果我关掉多线程,专注当下,则立马可以获得宁静与满足。
音频软件确实可以学到很多,但如果花太多时间在上面,而忘记好好生活在当下的话,那就是跳入了“道理知道很多,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怪圈。
我们在语文课本里学到了鲁迅的话:要学就学个踏踏实实,要玩就玩个痛痛快快。也是这个道理。
最近火热的冥想,我也体验了几天,发现真的很有作用,不仅可以快速恢复精力,还能让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其实冥想不一定要进行专业的练习,不一定要将自己置身于荒郊野外、佛门禁地,所谓“大隐隐于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认真享受亲子时光,捕捉童言童趣;认真做好每一餐饭,感知自己放进身体这个神殿的材料是一些什么;然后,也可以认真的做在一个地方,其他什么事都不干,认真的听“干货”、“精华”(如果真的需要的话🙈)
那么如何跳出“道理知道很多,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怪圈呢?
那就是,与其听了不行动,白白占用时间和带宽,还不如先做了再说,毕竟这一生,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你的每一个当下都不是为未来做准备或者为过去后悔和怀念的,每一个当下都有其意义,如果没有,就更应该为每一个当下赋予意义。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