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觉察日记 | 灵性世界里的福袋
以福袋的心情,打开每一天!
这段时间,我的精神世界里漂浮着各种芜杂的、琐碎的、不成系统的、难以统一的事物。
就像是村上春树在《无比芜杂的心绪:村上春树杂文集》里所描写的:
他将自己精神里那种统一的事物聚拢起来,倾注进去,创作出虚构作品,而那些剩下的、以虚构形态无法被一网打尽的、琐碎的事物,便化为残渣,零零星星留存下来。
但又因为我是一个整理控,总要尝试着把这些芜杂的事物,试试装进一个一个的福袋里,分享给未来的自己呀。
也希望朋友们能以打开福袋的心情,听带着微醺美感的《别处的夕阳》,浏览这篇文章。福袋里装有各色东西,有你喜欢的,也可能有你不喜欢的。那也没办法呀,毕竟是福袋呀!

福袋:积攒的小确幸们
我经常会有一些烦躁瞬间与时刻:
想查阅一篇文献,pubmed的页面半天没缓存出来;
打开word开始写li,噼里啪啦打了一串拼音,结果word半天都没跳出我打的字;等等等等。
这样的事情不大,但是吧,很影响心情。我现在偏向于是一个情绪主导工作的人,情绪一低沉,工作效率就下降了。
俄勒冈州立大学健康老年研究中心的主任卡洛琳·奥尔德温,把这种说大不大、说小又折磨人的事儿,称为慢性日常麻烦(chronic daily hassles),比如飞机晚点、手机没电、上下班路上堵车等等。这些日常里的麻烦很小,可是很影响人的情绪和工作表现,渐渐影响人的健康,这就有了医学里“慢性疾病”的味道。
这样的慢性日常麻烦积攒多了,人的心就像放了两三天的面包,变得硬邦邦的。
🍞
那怎么办呀?这段时间的瑜伽和冥想,我觉得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观察自己的情绪,然后让情绪自然地发生。昨天晚上,在群里看到师弟们发了很高分的文章的推文,自己却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当下的那一刻整个人仿佛被击中,原本漂浮着的心被装上了石块,沉入了沼泽。这种瞬间很多,毕竟,一事无成的事实会一直一直提醒自己呀。以前的我,遇到这样的时刻便开始选择逃避与放纵,娱乐节目配上高油零食,我会用这样的方式麻痹自己。
但昨天的那个当下,我深呼吸了两次后,察觉到自己脑海里的“想逃避想放纵”的念头,我静坐着,就让这样的念头在脑海里翻腾,搅了一会儿后,我竟然自己平静了下来,开始了手头的工作。毕竟,结果是我不能控制的,但是我可以控制我现在的行为呀。这样的体验真的非常神奇!
🌈
除了观察自己的情绪以外,我一直觉得,一天之中只要累积无数个微小而确定的喜悦,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幸福。
我问过好几个朋友,她们最近感觉到幸福的瞬间是什么时刻?
“跑步回家路上买的一个甜烧饼,配上酸奶!”
“做完试验之后跟实验室的小伙伴一起吃小龙虾!”
“跟亲爱的人一起去野餐,吃披萨!”
看来,食物真的真的是我们能掌握的小而确定的幸福啦!因此,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段时间的几个小确幸吧。在上大学之后,第一次与家人待这么久的时间,因此,幸福的来源,不仅仅是食物本身,还有一起分享美食的人呀!
🌈
我想吃红糖糍粑,原本打算网购已经是半成品的糍粑,买回来只要煎一下,浇上红糖就ok啦。
妈妈说,我来做呀!
糯米上锅蒸熟,锤成糍粑,冷冻之后再切成方块,煎完之后浇上红糖、撒上黄豆粉。这几个步骤每一步都好麻烦呀,可是妈妈还是想自己做。
家里没有黄豆粉,妈妈下午专门烹了黑豆,拿了小榔头一下一下地锤了好久,再一遍一遍过筛,弄出了黄豆粉。
明天,我就可以吃到红糖糍粑啦!
真的,在家里的每一天,每一餐,都是妈妈的爱呀!
🌈
1月9日妹妹从徐州回家,她特地带回了她最爱的两种口味的酸奶,想给我尝尝,我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1月19日了。十天后的黑加仑酸奶还是很好喝呀!
当天舅妈煮了五香小龙虾,我因为懒得剥壳就没有吃,小妹妹喜欢吃小龙虾,特地挽起了袖子,腾出了手开动。她剥壳剥得手上全是汁,剥好的第一个虾尾放到了我的饭碗里。
🌈
一个下午,花发来一张耳环照片,说是送给我的,耳环是她亲手打孔做出来的。
🌈
跟认识了13年的朋友一起吃饭,两个人已经2年没见了,见面的时候氛围还是如此自然,就仿佛,我们前天才见过一样。
你知道吗,跟朋友的这些对话,就像一个个葵花子,我好想好想把这些存到自己的口粮袋里。等过冬的时候,把这些小细节、小欢喜一点一点地翻出来,温暖冬日的自己。被爱的人呀,永远都很幸福!
逅逅在疫情期间的情人节里写到:
肺炎时期的爱情 |
我们常常无法预估爱情的到来,也说不出爱情是什么形状
或许轰轰烈烈猝不及防,但爱总是在我们日常的规律与琐事之中落地生根
明天是情人节,一个物理距离有点远的情人节
也许没有拥抱与亲吻
但爱依然会存在于充沛的空气,和潮湿的情感里
在家里的这段日子里,我时常在日常琐事之中感知到爱,感知到被爱。这种,足以中和掉那些慢性日常麻烦了吧!

我一直坚信,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客观存在。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甚至可能是有灵魂的——你如何对待它,它就如何对待你。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就像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里写到,每个刚刚降临这个世界的生命都是一样的,都有一个“非善非恶”(不知善恶)的灵魂,而“善”与“恶”,最终都是习得的。每一次对善与恶的选择,既塑造了自己,又塑造了那个自己存在于其中的世界。于是,那个有生命的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灵魂,它的善与恶,其实是那个人自我选择的镜像而已。
因此,希望我、我的亲人和朋友们,眼中的世界是充满灵性的,里面漂浮着各种小确幸呀!晚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