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生活片段
记于2012年
偶然翻出来一本日记,距今竟已二十多年,看到当年的自己感觉既好玩又好笑,在这里摘抄一部分,还是把老古董销毁吧。
90年9月2日在火车上站了17个小时抵达南京,开始了我的大学。 3日老乡陆续探望,4日开始军训。 11日初次看到《新华日报》、《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等报纸 夏时制于9月15日晚结束。 19日游梅园新村: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谈判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公地址。 20日发了20多本书,本学期开7门课(主课有微积分、政经、英语、大学语文、算盘)。 21日举行阅兵式:太阳很毒,空气中一丝风都没有,天气就像烧透的砖窑,伴着雄壮的乐曲,铿锵有力的诗朗诵,我们迈开整齐的步伐,踏着节拍走向主席台,我们从黄河岸边走来,我们从黄海之滨走来,我们从泰山脚下走来,我们从昆仑山中走来…,忘不了,连排长们挥汗如雨,忘不了,教官们的谆谆告诫…我们走到了主席台前,随着振地有声的正步开始,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努力学习,建设四化的响亮口号振动耳鼓。 22日上午班里穿军装合影,下午开学典礼。晚上看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 24日一下子收到3封信,高中老友都劝我改掉内向的性格,多交际。 28日领取了借书证,参观了校图书馆,一次可借5本书,幸福。 10月5日,第一次借到的书《西方哲学概论》、《新时期文学思潮论》 10日收到了二姐夫写的家信,他引用了“家书抵万金”这句话,指出我们只有书本知识没有社会知识,而家人只有社会知识没有书本知识。大学要通过书本和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认识社会,学习仍是最重要的。(不翻看日记,很多事情等同不曾发生过一样,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实际上有很多人和事给过我们指导和帮助,只是我们忘本了) 12日收到表哥写的家信,摘录部分内容:要勇敢地承担起一切,不要唯唯讷讷,发挥出你想像的一切,做出来!你要不回头,塑造一个新我,不要被挫折和磨难折服,改变自己固有的暗色,焕发成一个生机者。你首先战胜你自己,这个世界就是你的了。我们兄弟俩都有一个大缺点:内向,不爱言语,改掉它!把世界给你的拿过来,我们无愧于这个世界。上帝安排我们做男人,是来战胜他人。(惭愧呢,骨子里的东西改掉太难。一辈子做人低调,一辈子没有大志向,到目前还是倾向于做本色的自己,一个小人物。) 15日收到高中同学永建的信。他提到:不要让情绪支配你,你应该时刻支配控制自己的情绪。好事坏事在表面让人看起来无所谓,心中却要有数。特别对坏事要看开点,别总放在心上。凡事要敢作敢当考虑周全做到万无一失,还要多替别人着想。在班里和同学们见面多问候,不要等着别人了解你,而要主动去了解别人。努力学习,争取在班里数一数二。(高中确实交了很多好朋友,或者说同学情意是最真挚的友谊,感叹他们的成熟睿智。) 11月12日,天冷了,早晚冻得有点打颤,想买件棉衣,可价格都在百元以上,买不起。 20日收到家信,邮来了被子、棉衣、粮票和大姐为我织的毛衣。家里为了能让我上得起学,租种了村里的五亩地。我的暑假基本是和家人在地里劳动度过的。 91年1月17日,持续四个半月的海湾局势在多方调解下宣告失败,海湾战争爆发。 大二下学期临来南京,去小学老师鲍老师家里,硬塞给我30元钱,还为我织了一件新毛衣,煮了十多个鸡蛋,买了很多桔子和梨,送我上火车。(如果不是日记,那些在我困难的时候对我有恩的人就忘记了。今年搬家后离她家很近,中秋一定去看她) 每学期带现金500元,四年下来共花家里4000多元。 同学之间往来很多、很开心:南京航务专科学校、东南大学、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南京粮食学院。包括我们学校的,大家同在南京,互相拜访,相互照应,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曾经在一起玩得很快乐,现在天隔一方。 从日记可以看出,大学期间有机会接触了大量的报纸、杂志和书籍,广收博览,极大地拓展了知识面,写了很多书摘。但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能用博杂二字概括。经常反省自己,有很多幼稚的想法,典型的无志之人常立志,而不是有志之人立长志。 日记摘抄:有时我心里泛起一股股悲哀的苦水。我可怜父母的辛劳,我在啃咬父母的血肉,我真不愿意花一分钱。但这一天天,钱就像流水一样冷冷地、默默地从我身边流走,我心里剩下的只有悲哀。 外国人来中国这么说:中国人的工资太高了,这并不是挖苦中国人工资低,而是工资相对创造的价值太高了。国民素质的高低才是综合国力的评判标准吧。 行动比语言更能表现一个人,真人不露相,表现自己有时是浅薄的。 南京印象:长江的水浑得使人想到黄河;长江大桥只是色彩单调的铁架子,与书上的色彩斑斓华美漂亮有很大反差;倒是修剪得整齐茂盛的法桐、密密匝匝的竹林及青松翠柏令人想往。张一弓的《死吻》对法桐的描述:初夏的黄昏是迷人的。路两旁的法国梧桐,伸出浓密的枝叶,从头顶连接起来,形同一个暗绿色的穹窿,穹窿里暮色更浓,一切景物都变得如梦似烟,扑朔迷离了,只有梧桐树干还在暮霭里显露出象牙的颜色,一些树的皮脱落下来,象风干的鱼鳞。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学使人深刻。 “每天都觉得有收获”这就是今后的生活信条。 老实人总是吃亏,我只能用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来慰藉自己了。 自尊心得不到满足时,容易转到自卑的一面,这是不成熟的表现。成熟的人会克服“自尊幼稚症”。 男人的世界:用男儿有泪不轻弹来监督自己,只愿让人分担自己的快乐,不愿让人分担风雨,坚强而深沉。对自己苛刻,只能让人看到他成功和坚强,不能让人看到他失败和软弱。 《浪荡子》一个桀骜不驯不肯随风俯仰学识过人的浪荡子反奴性的檄文:一个人说话,所有的人都跪下去,诚惶诚恐,用难以描述的敬畏来使得上司得到尊严的满足。这些人在路上都是体面的绅士,魁梧的将官,高视阔步不可一世,可在上司面前却是一条狗。企图得到一点骨头的赏赐和抚慰。忍得下做狗的耻辱,才能换得来做人的尊严。有些人懂了,上去了。有些人总想依靠真实的才能和学识来博得人生的富贵和光荣,却总是落魄不得意。每逢我要跪下的时候,就感到自己的腿骨僵直了,神经呆滞了,不会笑,所以总是失去机会。在权力和诱饵面前,我的身体萎缩着,眼看就变成了一条狗趴下来,再也不能像人一样站起来。不杀也要感激你;给你一点好处,也要你感激。我只要说一声感激,他就会笑起来,我的灵魂和肉体也就将不属于我了。诸葛亮受三顾之恩是一种出卖,刘伯温受聘于青田也是一种出卖。有的干脆原来就是一条狗,拼死拼活地去帮助别人打天下争富贵。我不愿那样,我干嘛要心里装着别人的恩惠活着?我自己应该有的,请允许我自己去取,我自己没有的,绝不愿凭空受人恩典。这就是浪荡子不愿做官,不愿为人奴役的心理独白。我饿了,你们也饿了,再大的英雄也得吃饭。呵,这就是有人不愿做狗也得做狗的道理。狗是最没出息的,它只记得主人,不懂得道理。 贝多芬:人啊,你要自助。 流静水深,人静心深。 当心空虚的时候,只能用文字和思考去填满。 所谓成熟:我们总要装扮得道貌岸然,既有人情又不泛滥,我们总要挣扎出一个君子风度将八面墙抹光,照得见阳光可照不出自己。当有意无意地陷入了撕拼的境地,我们便学会了虚伪,学会了冷漠,学会了温和的笑里暗埋一个冷笑,学会在捧场的时候送去一个杀机,学会每遇大事先静,学会了以拥抱的姿态扑向敌手,学会了迎和,学会了假话,学会了真诚的欺骗,学会了任何时刻都有一个坦然在。于是我们便成了有身份有光环有风度有真诚感的魔鬼。 大一的字真难看,大学的收获之一就是字练漂亮了,呵呵 只可惜,日记只坚持了一年多,以后便改成书摘了。我的大学片断只能是虎头蛇尾了,以后有时间再回忆吧,但愿不会被时间冲得越来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