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还是七里香?
最近几天,走在家附近的小路上,总是闻到一种甜而浓烈的香味,像茉莉。每次我环顾寻找,一众植物中并看不到茉莉。是啊,哪里见到茉莉做景观啊!
三天前,我晚饭后出门健身,在小区后门的黑暗中,又被花香“袭击”。那天没有月,植物们蛰伏在黑暗中。我左右看了一会儿,啥也没发现,恍惚以为小区后门隐藏在黑暗中的那家小美发店用了香氛。
昨天,气温较高,空气中都是暖洋洋的初夏味道,我意外找到了香味的来源。小区大门的小街上,花香浓郁,刚下班的我看到几株绿树开着白花,团团香气就是哪里传来的。花不起眼,是一朵朵小白花,比茉莉花大,花蕊黄色,一簇一簇聚在绿色里,被绿色的叶片包围着,花朵都裸露在枝顶,花香四散,威力无穷。我连忙拍了图片,打算让朋友帮看看是什么花。
晚饭结束,又出门健身,来到小区后门。果然,又遇到花香。这一次,我没离开,反而朝着深处的小巷走了几步,居然“捉住”了花香,一棵一人高的树,花冠舒展,绿叶披拂,一簇簇的白花开在绿叶间,花白而繁茂,正是今天拍过照的花了。
树下站着个老人,我自来熟的向他问:“好香啊,这是什么花啊?”
他笑呵呵用杭州普通话回答:“海棠!”
海棠,怎么可能是海棠?我边走又接着问了一句:“什么花?”
他也不气恼,“海棠!”
海棠是红艳艳啊,这个开白花的树怎么可能是海棠?左看右看也不像,难道是海棠的亲戚?带着这一肚子疑惑去健身房。一个多小时,回到家,看到朋友发回信息,这花是“海桐”。
我想想之前应该是误会了那老人的话语,是海桐不是海棠啊。
绿叶白花的树木这么多,海桐到底是什么花?好奇心大起,赶快百度了解海桐。
海桐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双子叶植物纲 、海桐科、海桐花属,高可达6米。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广泛分布,朝鲜、日本亦有分布。海桐花白色,有芳香,别名:七里香、山矾、宝珠香、山瑞香。
检索中非常意外发现海桐还有个名字,非常的“振聋发聩”,格外出名。对,就是——七里香。第一次听到七里香,是席慕蓉的诗,之后是周杰伦的歌曲。
年少时,读过席慕蓉是诗,也没有细想,只是觉得缱慻情深。那首题为《七里香》的诗句是这么表达深情的“……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了二十年後,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这首诗写的是离愁。
许多80后对《七里香》耳熟能详,都会哼唱几句,可仔细琢磨却发现整首歌中,没有一句和“七里香”有关的歌词。此前我十分不解,现在认识了七里香,反而琢磨出歌词的味道。“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几句是非,也无法将我的热情冷却,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一首和初恋有关的歌儿,可不就是七里香绿叶白花、清清爽爽的样子,可不就是七里香甜甜的味道吗?
那么海桐是七里香吗?在宝岛的席慕蓉和写歌词的方文山和我一样这么喜欢这种缱绻的芬芳吗?
检索七里香,发现七里香是芸香科九里香属的小乔木植物,这儿就和海桐有了大不同。七里香别名九里香、满山香、月橘等。七里香,开白色花,散发浓烈的芳香气味,产于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海南及云贵地区,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地。
想起去清迈度假,曾住过一个台湾人经营的独栋的民宿,院子里就种了七里香,香味扑鼻。民宿名字叫“月橘”,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民宿中的七里香才是席慕蓉和周杰伦的七里香,这个七里香比我在杭州见到的“七里香”植株要矮。
再回来看海桐,关于海桐的古诗词,我只找到了宋朝张孝祥的两句“童童翠盖拥天香,穷巷无人亦自芳。”14个字写尽了海桐的特点,叶片质硬,色泽翠绿,亭亭如盖,却芳香扑鼻,自成一段芳华。想来,海桐在宋朝,就已被人熟知,香飘在大街小巷,供人观赏了。
然而海桐不止可以观赏,还是一味平和的中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海桐皮可治疗腰膝痛、风癣、风虫牙痛。只是明朝的海桐也叫刺桐。
难道海桐就是刺桐?再次检索,却发现海桐和刺桐毫无关系。刺桐是豆科、刺桐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原产于印度和马拉西亚,因着海上丝绸之路,遍植于泉州,刺桐花红似火,被泉州人认为如意吉祥,因此泉州城别称也叫刺桐城。
至于为什么长三角的城市喜欢种植海桐,除了气候合适,也因为海桐抗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能力强,是一种环保树种。因四季常青,花味儿芳香,果实红艳,观赏性也极强,无论花坛中,还是花径侧,绿篱还是建筑物旁,或者是行道树,都适合摘种。平日观叶,花开闻香,结果可赏果,总归是四季轮转,海桐都有可看之处。
海桐为什么被叫做七里香,一位朋友告诉我,很多香花的植物都有小名,比如叫七里香、九里香,就和我们国人容易重名是一样的。写到这里,也觉得有趣,没想到,路边的一阵香牵扯出这么多的思量。感谢海桐花的香气,让我了解了这些“冷知识”,此时欣喜地迎接江南初夏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