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的辍学生,终于找到了人生方向
文|神兽之间老板Jo
就“如何解释这个世界”来说,达尔文应该是极少数能跟牛顿、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科学家、思想家(美国当代哲学家丹尼尔·丹内特甚至认为达尔文比后两位更重要)。
牛顿贪财炒股血亏,想通过炼金术证明上帝的存在,还不忘忏悔“不应该爱钱超过对您的虔诚”;爱因斯坦则是小提琴半职业玩家,喜欢玩帆船,一直想当一名水手。
抛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条冷酷到底的金句,达尔文其实是一个非常会玩的人。也正是对文艺生活的热情,帮助他找到了通往人生巅峰之路。

193年前的今天(1827年4月24日),18岁的达尔文受够了医学院课程,选择从爱丁堡大学辍学。
对于希望成为“研究分类的自然科学家、古玩收藏家或者守财奴”的青少年来说,医学院这段经历,只是达尔文暂时屈从于医生父亲意志的小插曲。
这个在父亲眼中只会打鸟抓老鼠跟狗子厮混,还喜欢捣鼓瓦斯煤气的傻儿子,辍学后开始更加认真地玩了起来。
打猎对达尔文已如呼吸般重要。站在穿衣镜前,举枪,观察自己的姿势是否标准;用吹灭蜡烛的空射方法,练习瞄准的精度;甚至会表现出一种超越直男的细心,提前把猎靴解开,放在床边,方便第二天起床不费半秒穿上出门。
文学、音乐、绘画也是他的热情所在。一个人花整个下午读莎士比亚、拜伦、柯勒律治、雪莱的诗歌;与大学好基友一起跑画廊看展交流心得。
“塞巴斯蒂安·但尔·皮奥姆博(原文如此,查无此人)的名画,激发了我一种庄严宏伟的意识。”而去教堂倾听圣歌,则“使我感到异常高兴,有时激动得连脊背也发抖了。”
这样一个文能舞墨武能弄枪的辍学生,在兴趣驱动下,又在昆虫捕获、地质探索领域积累出了名声,接下来那场改变世界的环球旅行机会找到了他。
海军勘探船小猎犬号的环球探险,其重点工作是考察南美洲海岸。经一名颇有声望的博物学家推荐,具备博物学素养的年轻绅士达尔文成为不二人选。

在这场为期五年的航行中,过去积累的玩耍经验派上了大用场,达尔文出色地完成了对众多地理现象、化石标本和风土人情的详尽记录。
而起初只是为家人所写的游记书信,后来以《小猎犬号之旅》一书出版,成为他开创进化论思想的基石。
当然,文艺青年的视野,从来不可能只局限于生物视角。本就有辉格党倾向的达尔文,沿途亲眼目睹奴隶、土著遭遇的虐待,其反奴隶制的态度也愈加笃定而鲜明。
这场探险后,达尔文意识到自己对严肃思考的兴趣,超越了对感官刺激的追求。他觉得自己实现了个人意义的进化,“野蛮人的原始本能,逐渐被文明人的后天习得的爱好所替代了。”
自此,这个会玩的青年博物学家,找到了毕生方向。
“我热爱自然科学,也有着想要博得同道自然科学家们尊重的虚荣心,而这种虚荣心,又强烈地促使了我对自然科学单纯的热爱。”
但骨子里与艺术的羁绊是怎么也甩不掉了。步入晚年的达尔文,忧伤地发现自己的审美兴趣正在衰退。过去钟爱的莎士比亚历史剧,现在越来越看不进去了。
达尔文认为这不仅是幸福的丧失,可能对品德都有损害。“这会削弱我们天性中的情感成分。”于是他几乎是逼迫自己,每天坚持读点诗、听点曲。
这位取得了开天辟地成就的伟大人物,终其一生都对生活、对文化充满了热情。
也正是在这种热情的推动下,兴趣广泛、并不以专注力见长的辍学生达尔文,一步步走上认真求索之路,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同样的,对我们绝大多数凡人来说,可能比“越努力越幸运”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热情所在,找到自己努力奋斗的源动力。

再延伸一步,如何认识你自己呢?或者换经济学术语说,如何了解自己的效用函数呢?
这里我们还是想借用美剧《西部世界》第一季里的台词:

认识自己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外,就是了解外部世界如何运行,普遍人性如何演进发展;内,就是了解自己的内心如何在外部世界和普遍人性的影响下,一步步成长构建。
不管你是否乐意承认,这都是我们正在参与的大型多人互动开放型探索游戏。
看起来确实不简单,但也并非不可能的任务。神兽之间搭建了一套分三阶梯度、涵盖14门逻辑学科400本经典著作的通识框架,正是致力于帮助年轻人认识你自己。
而引导搭建这个通识框架的基石,正是“进化论”这个简洁而深刻的算法。
这大概就是我们要纪念青年达尔文辍学日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