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背后的宝藏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拥有了千载难逢的超长假期。这也让我有了一些时间搞搞副业。有一天朋友圈里的一个朋友分享她怀念那个可以打卡国家宝藏博物馆的日子,并附上了好多她此前打卡的国家宝藏博物馆以及文物的照片。这不禁让我重新刷起了国家宝藏这档综艺。这是二刷这档综艺了,这次的回顾让我和一年前观看相比,我的体悟更加深刻了。


重温湖北省博物馆那期,我知道了火神祝融是湖北人的祖先,这也是火神山医院名字的来源。一个名字背后蕴含的不仅仅是必胜的决心,也有祈愿先祖的庇佑。小小的名字背后竟也蕴含着我国的文化。看到那被讲述的文物的前世故事,再看今生的传奇。既感慨文物的精美,制作工艺和技术的不可思议,也感叹古人为自己的气节而作出的选择,为了自己的使命风雨无阻的信念。朝代更迭,在这片华夏大地下发生了无数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这历史中的一粒尘埃,没有谁是能够永垂不朽的。但是文化却可以,血脉精神却可以。一件件文物,却又不仅仅是一件古董,因为它背后蕴含的故事和意义才变得如此珍贵。看似是一件文物,而后可能蕴含着几代文物修复师的心血,建筑学家勘测的汗水,文物收藏家不遗余力让国宝回家的凝聚力,为了宗族的祠堂几经辗转……这背后的故事让人动容,让人心痛,也让人因华夏子孙的身份而自豪。


我竟不知,先人的舞蹈是那样的优美,先人的手工技艺是那样精细,大唐的声音是那样的恢弘,我知道了编钟的声音是那样的空灵,筚篥的声音是那样的悠远哀怨,原来好的矿物都用来画画了,原来汉服和中国妆容是那样高级优雅。文化因一个国家的包容性而丰富多彩。我为自己国家有着这样悠久的历史而自豪,为自己国家的文明是那样的璀璨而骄傲。黄皮肤,黑眼睛,中国话,身体里流淌着的华夏民族的血液,我感谢先祖在我身上刻下的华夏烙印。
我记得云南省博物馆那期,当讲到聂耳小提琴时,我泪流满面。聂耳小提琴文物的前生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先辈们并不是因为知道自己将成为伟大的人,才选择以生命为代价去爱国,吾辈亦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代又一代人,我们才有了今天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自信,才有了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
时光匆匆,每个人都不过是浩渺历史中的一粒尘埃,没有谁是能够不朽的。知来处,明去处,无论走多远,都别忘了自己的根,都别忘了自己先祖给自己刻下的文化烙印,血脉烙印。接受其他外来文化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回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