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行原油宝血案的一些思考,用大白话解释
最近,认认真真吃了中行原油宝的瓜 ,结论:完全是美国资本猎(暴)杀(打)中国式贪婪的必然结果,可以载入史册的经典血案。
1.首先,期货市场是为了买卖双方实现各自“套期保值”目的而存在的交易机制,即:卖方有货,买方能收,提前锁定各自收益风险。但是,因为有利可图机制,招来“投机商”,他们没有货也不能收,纯粹为了“吃差价”,原油宝客户就是属于“投机商”角色。
2.然后,“负油价”故事只发生在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标的物是5月NYMEX原油期货合约,油价暴跌本质原因是供过于求,有交割能力的真实买方数量不足,倒是贪婪的中国资本不停做多(心想:油价比水便宜,不买白不买)。据资讯披露,多方投机者几乎70%属于中国注册资本,这类资本特点:没有交割能力。
3.假如有交割能力,卖方的确会按合约送油甚至送钱给你,然而,原油是特殊的大宗商品,要求资质极严苛而流程繁琐,何况这只是中国各个散户集资的金融投机行为:我是来沾油水的,没打算真的“买油”。
4.敏锐的美国本土游资发现了小白兔贪婪行为,还是“中资”标签,于是开始联合狩猎行动:4月15日芝加哥交易所发布允许“负价格”的测试公告,4月17日正式上线“负油价”规则,危险气息已经非常明显。血案事发在4月21日临近收盘3分钟,收割联合军放突然发起“买空”进攻,目标直指还在场上的中行原油宝资本,因为他们已经确定这货没有“交割能力”,无法真实买入原油,有收油能力的原油商步步紧逼小量开低价单抛售,倒逼原油宝以更低价格平仓,因为市场上没有其他真实买家,所以,无论开出极低的价格甚至白送也没有其他人接单。于是一场“空逼多”屠杀在这3分钟内上演,中行原油宝最终 -37.63 美元/桶对5月合约平仓,巨亏300多亿人民币,白白送给美方游资(因为即使原油白送中资也要不了,但美方联合本地油企有能力收油),完美收官。
5.其他中资下场如何呢?也有损失,但跑得快,以工行原油为例,发觉情况不妙,早把5月合约以 20 美元/桶卖出,再以 27 美元/桶买入6月合约,这个行为叫“移仓”,也可以看出损失同样惨重。同理可推,只要“投机商”数量远远大于真实买家 ,潮退裸暴 ,6月合约危机还会重演。
6.关于“中行原油宝”主体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按投资协议并不需要承担,但是它也犯了几个问题:夸大“安全性”(风险不高),风控意识差(移仓过慢),系统设计有漏洞(系统没有能按策略平仓),这会被一定问责。但投资者损失必然先要自担。顺便给全世界上了一堂美利坚资本是如何收割贪婪的教案。
7.最后,贪婪没什么不好,但是不熟悉的投资领域千万不要碰。想吃肉,除非运气好,否则就该花时间研究(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