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罗志祥事件,我们究竟应不应该检查伴侣手机?
2020年娱乐圈最大的瓜大概就是罗志祥和周扬青的分手,一切秘密的引爆点也集中在那部小小的手机上。
手机似乎已经成了现代人身体的一部分,隐藏了我们大多数的秘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多少感情的破碎是从手机开始的,也因此很多人在对伴侣有所怀疑的时候,都从查手机开始。
罗志祥的事情发生后,好友联系我抱怨,在讨论这八卦的时候,跟女朋友又吵架了,她觉得男人手机里就是猫腻多,我问心无愧地话就得定期给她查。但好友觉得,我不差你的你也别来查我的,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那么究竟该不该查对象手机呢?或者该不该放手让对方查?
查手机这个事,查到了猫腻是悲剧,查不到猫腻也让彼此次之间留下了怀疑的间隙。然而不查又让人心痒痒,总觉得里面有巨大对的真相等着自己去揭露,该死的好奇心。
其实要弄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理解问题背后的肇因。为什么要查手机,归根到底还是缺乏信任。信任是感情的基础这句话我们已经听过很多次了,但却少有人能做到,大多数人对信任的理解都太流于表面。
你晚回家一些我不过问你的去向是信任吗?你有过出轨我原谅你相信你能改过是信任吗?你手机一直对我保密我不看是信任吗?你去见前女友一面只是友情叙旧我不怀疑是信任吗?这些都不是信任,只是在某些状态之下的包容和妥协。
信任应该是两个人对彼此感情的认可。爱情是什么?是你爱上一个没有亲缘的人,如同爱你自己一样。当然,你相信他也爱你如同爱他自己。没有人会背叛自己,没有人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没有人会欺骗自己,两个人是情感的无间盟友,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基于这些爱情的先决条件,信任只是附加产物而已。然而令人沮丧的是,爱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可是鲜有如此理想状态,人与人之间天然的屏障,让我们紧紧裹缚住自己。我这样无私地爱他,是不是也能同样无私地爱我?他对我隐瞒了多少,我坦诚的太多我是不是就输了?是我爱他多一点还是他爱我多一点呢?让我来考验一下,挖掘一下……
人类天然有自我保护的欲望,对外界充满戒备心,爱情要求我们对另一个人放下防备,坦诚相对,这说明我们需要在爱情的过程中,克服本能。我问朋友,你的手机里有什么秘密不能让她知道吗?为什么不能让她看呢?好友回答:“要说秘密也没啥见不得人的秘密,就总觉得有些东西就是不想让她看到,我也说不清是什么。”那么为什么对方又一定要看呢?其实正是这种隐藏,增加了对方对于这段感情的不确定性,觉得你并没有真心投入。这就是感情中的不安全感。当这份不安全感升起,人就会努力想要寻找能够给自己安全感的证据,比如他愿意给我看手机,里面什么秘密也没用,他的所有信息对我都是公开的……
因此,感情里的双方看不看对方手机,根由其实是对于这段感情有多少安全感,当你让对方感觉到了足够的安心与爱,你把手机给她看也许她都会觉得麻烦。好的爱情建立在信任和开放的基础上,如果确定对方就是对的人,不妨尝试着放下心防,一起构建一段透明,令人安心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