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甘第一天:在几千座佛塔中绕来绕去(中)
2019年四月二日,蒲甘。
午餐
午餐在一家叫Weather Spoon's Bagan的餐厅吃牛肉汉堡,配一杯柠檬姜水。



其实蒲甘的西餐厅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这家的汉堡做得滋味醇厚,香气四溢。


店员的服务态度也都热情友善,令人舒适。我还小姑娘们被求合影……
江喜陀石窟( Kyansittha Umin Cave)
在江喜陀石窟外面的大路边,不知什么人在地上撒了一堆一堆的米,还摆了水罐,应该是为附近的鸟雀准备的食物。

江喜陀石窟的位置有点偏僻,不大好找。石窟外竖了个破败掉漆的指示牌。

这个地方同样也很冷清,无人看守,没有商铺,甚至除了我没有任何其他游客在。

江喜陀石窟是江喜陀王于12世纪初建造的,规模不大,是个小塔群。 洞穴的高度约为9米,其长度约为23.5米。建筑的一部分在地下。其中看点是石窟内的壁画。
古老的壁画还能看到一些残留,但大部分都在早些年月被西方人盗走了。

因为是半地下的建筑,阳光无法照进去,里面黢黑一片,也没有灯。当我打开手电踏进一间暗室时,一大群蚊子飞了起来……
当我踏进另一间暗室时,一群蝙蝠飞了出来…… 真是心跳之旅……


还有头部丢失的佛像……



内部用钢结构加固过。

这些残存不多的壁画,线条优美流畅,配色质朴温润。

这个石窟的网上资料实在少得可怜,这里也没有任何文字介绍,我只能看出这是有许多人物参与的宗教故事。



这不知是描绘了什么植物……

拱顶上美丽的装饰花纹。


某种动物,看起来像是鹿。

能看清面部细节的人物,长相看起来像是印度人。

这里的群体人像又抽象了许多,举手投足竟有种漫画感。


我一边参观一边被地上干硬的蝙蝠粪便硌得刺痛(就算是无人看守的地方,也要尊重人家的风俗脱掉鞋子进入),这地方完全变成蝙蝠巢穴了啊!

除去人物也有些花鸟图案。

黑黢黢的内部……


丝毫不起眼的外观。

不知名木寺庙
在去寻找柚木寺的路上经过这座地图上没有标注名字的木结构寺庙。在我驻足观望时,从这寺庙的底层钻出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僧人,他招手示意我进去参观。

入口处种着稀稀落落的三角梅。



老僧人几乎不会英文,但他依然坚强地给我用手势讲解说,过去僧人会睡在这寺庙底层的竹床上。

这座寺庙看起来也疏于打理了,结了好些蛛网。

最后这位老僧人对我说,这座寺庙需要筹款维护,他也给我尽到了导游的义务,所以希望我给他一美元。
这种情况我也不好拒绝,只好掏出些零钱递给他……在我离开的时候,又有个欧美面孔的姑娘骑车过来,我看着她同样被老僧人一脸肃穆招手示意进去。

从这座木寺庙出来,就路过一座主结构严重开裂、门口已堵死的寺庙废墟,建筑风格有些像我在曼德勒的玛哈加纳杨僧院附近看到的那座废庙。

柚木寺( Nat Taung Kyaung)
隐藏在一个村子里的柚木寺,安静清幽。 寺庙建于18世紀,这类完全由柚木建造的古建筑,在缅甸正快速消失。
在这个小村子里也迷失了一阵,路上连辆电动车都没有,我再次被全村的小朋友们追着围观。

这座柚木寺的柚木雕刻也是令人惊叹的水准,看这衣纹褶皱造成的动态感,仿佛人物随时都能飘动起来。

乍一看以为是人骑在孔雀身上,但我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得出结论——这是个半人半孔雀的形象。

孔雀尾巴上站立着三只小鸟,探头探脑的样子也很生动,仿佛它们在聆听什么话语似的。

人物的面容匀称秀美,神情安详。

两个小和尚在地上铺了席子玩得正开心,我凑近看看,原来他们在玩遥控小汽车。孩童的天性还是玩乐啊。

柚木寺大殿的内部,也陈列了好些木刻佛像和动物。

从外部看,寺顶的小塔外打了脚手架,正在修缮中。

有兽首形象的人物,不知又有什么样的神奇故事?


大殿里面的木板墙上挂了一排僧人出门去领布施时必带的食钵。

这……栩栩如生的……

被踩的这位单手托腮,似乎乐在其中?(对不起,我有点想歪)

尝试了一下这个优美的手势,结果手抽筋……


这家寺庙的工艺水准一点也不输我在曼德勒参观过的金色宫殿僧院和柚木僧院。

我再次作为唯一的游客,为了不打扰僧人的修行,蹑手蹑脚静悄悄地参观完寺庙准备撤退了。走到停车的位置发现,这个僻静的地方原来在马车游蒲甘的路线上。这两个游客连马车都没下,远远地对着寺庙拍了两张照片就叫马车夫继续赶马前进了。
你们错过了美好的雕刻啊!!来都来了!!(对不起,鲁莽了)

(*´▽`)ノノ狗子~

从柚木寺出来需要走这么一条厚沙土路,电瓶车的轮子几次差点陷进去,危机暗藏。

(,,・∀・)ノ゛hello~小马~你的身后有座小佛塔吗?


时间已经快到傍晚,我该找个地方去看日落了。

这个小村子里可能曾经还有一个露天浴池来着,我妄自揣测。

白牛身后盛开着大朵鲜花,真是慢悠悠的乡村时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