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手记:缺乏陪伴的孩子常见的问题及如何应对
俗话说,小儿难养。男孩似乎比女孩在小时候更敏感和脆弱一些。
最近小贝有在吃手和啃指甲。这是一种潜在的焦虑的表现。这种焦虑可能产生于在缺乏陪伴的情况下,遇到一些状况而不知该如何解决和应对。这种如果身边有信任的人跟他交流,听他说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正在玩的游戏等等,这样可以帮助他释放焦虑的情绪。
注意,不是谈论他为什么焦虑或者他遇到什么麻烦了,该如何解决等纯理性话题。因为这样的话题孩子们不太明白,形成了“我焦虑了”,“什么是焦虑”,“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我不懂”,“我不知道“,等一系心理暗示,反而让他更加焦虑,甚至愤怒。
所以陪伴,更多的时候是,倾听。听他说什么,看他想让你看的,玩他想跟你玩的。在这种自我主导的过程中,他会慢慢舒缓,变得愉悦,然后主动地说,你知道吗?刚才我为什么发脾气?我为什么不开心?等倾诉。甚至即便他们对此什么也不说,也没关系。因为那本来就不是你和他想要的坏情绪,不是重要的事情,孩子可能早就忘记了,因为他只想要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呀!
还有一些表现,如打自己,跟别人打架,等,都是一种需要被关注需要陪伴的外在反射。
总结一下,就是陪着,倾听,不要放大和强化负面的情绪和行动。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