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打开衣柜的方式
查看话题 >粉色的消费主义“陷阱”

台湾最近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粉红浪潮,起因是一个小男孩拒绝戴粉红色口罩上学。为此台湾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在4月13日的记者回上,特意与团队成员一起戴上粉红色口罩,呼吁全民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随后公共电视、台视、肯德基、台湾啤酒等Facebook上都是一片粉,纷纷响应此次性別平权的生浪,以行动表达“颜色没有性别之分”。

这个新闻真的是非常有意思,对颜色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一直都存在在大众心里,这次因为一个小男孩拒绝戴粉色口罩,把这个颜色的固化送上了热搜话题,也给了全民一个积极讨论的空间。

要谈粉红色的性别化,从“女孩专属”芭比娃娃到少女粉蓬蓬裙,早在在童年时代的自我意识里就种下“粉色”的女孩标签。
迈入成人社会,在这个把女性当作消费主力军的时代,各大商家也铆足劲为女性营销出各种“女神节专属”、“女王色”等,也将女性更感性和细腻的心思常常将粉色形容为:浪漫、少女感、童话感等,这样洗脑营销,成功将粉色的性别固化的印象深深植入到人们的脑子里。

去年,我偶然逛方所翻到了一本《Pink: The History of a Punk, Pretty, Powerful Color》,里面详细阐述了粉红色的发展历史,从芭比玩具、画作、朋克文化以及时装周几个维度,分别讲述“粉红色”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女性专属色。

01
18世纪的欧洲
开启全民粉红潮
粉红色的顶峰是18世纪,精致的粉红色色调在1700年代很受法国宫廷成员的喜爱。
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当时路易十五国王的情妇de Pompadour夫人下令在Sevres瓷器厂为她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粉红色,并在凡尔赛宫中将粉红色和蓝色作为主要的流行色。

在艺术中 ,当时粉红色既象征青春又象征诱惑,例如1766年,让·霍诺雷·弗拉戈纳尔的《秋千》。

18世纪后期,粉色成为整个欧洲的流行色,它既与浪漫又与诱惑有关,并且在当时也是男女皆穿粉红色。

02
粉红色成为“男孩专属”
从18世纪跃入19世纪,粉红色依旧流行,但开始有了性别属性。
19世纪的英格兰,男人穿红色,男孩穿粉红色,粉红色的含义变得更加阳刚,而女孩们以更能代表精致的蓝色为流行色。


这种颜色标签的划分,直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并且位置完全调换。在艺术上也开始将年轻女性的甜美和温柔作为粉红色的意义象征,色调也逐渐转变为女性色彩。

03
20世纪至今
粉色成为女性色彩
1937年,意大利时装设计师Elsa Schiaparelli将洋红色与白色混合,创造出“Shocking Pink”标志性色彩。

到二十世纪中期,Elsa Schiaparelli成为当时最高级的高级定制时装之一,Shocking Pink就这样迈入高级时装配色系列,开始受到广大女性的追捧。


最为著名的就是,1952年Elsa Schiaparelli为《红磨坊》的女主角Zsa Zsa Gabor设计的粉红色礼服,在当时展现出了无懈可击的女性能量。

以及一想到粉红色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来的玛丽莲·梦露在《Gentlemen Prefer Blondes》中,穿着粉红色礼服站在一群绅士中间的惊艳场景。

不仅如此,在朋克史上,1974年,由性手枪乐队的经纪人Malcolm McLaren和女友Vivienne Westwood在伦敦国王大道 430号经营的SEX精品店。
店名以粉红色装饰,以反映人们对恋物癖和反抗的日益关注。

04
在时装周上的“粉红色”
1950年代开始走进“女性神秘主义”时代,当时整个社会都加强了性别定型观念,粉红色的女孩,蓝色的男孩性别编码开始兴起。
1960年代也陆续见证了许多“粉红色漂亮”礼服的流行,例如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于1960年为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设计的鸡尾酒礼服▽

进入21世纪,Comme desGarçons的创始人川久保玲在2005年的“ Biker / Ballerina”、2016年秋季“ 18th thunk Punk”等系列中粉色尤其突出。
无论是粉红色的芭蕾裙还是反映18世纪硬朋克的“诱惑”装,粉色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颜色。




这两年,粉红色也在各大时装周上随处可见。无论是Louis vuitton 2020SS、还是今年在Gucci 2020FW男装秀上,打破服装的性别标签和边界,粉红色成了ROYGBIV以外最受青睐的颜色之一。









05
把颜色性别化的背后
Ann Oakle在《性、性別与社会》一书中提出「性別化」(gendering)的概念:所谓女性「天生」的特质,都是社会压力和制约內化而成的。
也有人认为,在市场上制造商们把商品越区别化,越能够吸引更多购买者,而非依据男女生天生对颜色的偏好决定,所以这可能又是一个消费主义设下的陷阱。

在20世纪80年代卡洛尔·杰克创办的Color Me Beautiful(简称CMB)提炼出一种“色彩营销理论”,运用色彩营销组合来促进产品销售,根据性别、肤色、面貌和职业等外表特征来选取最合理的色彩系列。

但不管如何,粉色本身就是个充满力量、散发希望的颜色,这与性别无关,更不是女性的专属色调。毕竟如果连颜色都要性别化,那得要抹杀多少时尚和文化的多元性。
所以只要喜欢,不论什么颜色,只管穿起来吧。
*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VOGUE
部分素材来源于《PINK》、维基百科
侵权联系删除
或许你还想看我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