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化唯物主义简要评述
文化唯物主义是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所提倡的一个理论流派。这样的一个理论范式,是马文·哈里斯最早在其著作:《人类学理论的兴起》这一本书中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和研究策略所提出来的。而究其深入的研究而言,则是在集中在其另外一本著作《文化唯物主义》中的。
马文·哈里斯自称自己的文化唯物主义是受到了卡尔·马克思以及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影响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影响。
民族学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
其实早在摩尔根时期,马克思在论述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了自己的观点是受到摩尔根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启发的。而后,虽然博厄斯及其弟子对摩尔根对这种单线进化论进行了批评,但是早20世纪40年代,这种进化论思潮又一次回归到了美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学术界之中。随着怀特和斯图尔德再次提起了进化论,人类学界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兴趣,由此而形成了一种名叫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新的理论范式的兴起。
但不同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可以说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其吸收并批评而产生的。例如说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论述中稍显薄弱,并且马克思主义也缺少对非西方的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一种研究。
而马文·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则是在此背景下所形成的。但是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哈里斯同样受到了之前的人类学家们,例如说斯宾塞、泰勒、摩尔根、怀特以及斯图尔德等等的影响。
主位与客位
对于文化唯物主义来说,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这样的一个方法论是文化唯物主义的重要的代表观点。所谓的主位操作在文化唯物主义中被认为是描述和分析在当地人看来也认为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和适当的。客位操作就是其中的范畴和概念是由旁观者运用,并能够形成科学理论。
马文·哈里斯通过分辨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这两个不同的研究角度,来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中,因为角度不同而带来的解释的不同。一般来说,主位研究是一种人文的理解和解释,可以了解所研究的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而反之,客位研究由于是站在客观立场上对文化做出解释,探究所研究文化的一种规律,因此就会显得相对客观和科学。在马文·哈里斯的有关印度神牛的著作中,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样的一种主位与客位研究的区别对文化研究的意义。在印度人看来,印度人之所以不吃牛肉,甚至将牛作为神灵供养起来是因为他们的宗教中牛是神圣的,这是印度人的主位的观点。而对于马文·哈里斯这样的外人来说,他在研究中发现在印度这样的社会中,牛的其他作为远远要大于其的食用作用,因此,印度人才会将牛作为一种神灵来保护起来。所以可见,同样是对于印度人为什么不吃牛肉的解释,印度人和马文·哈里斯作为两个主题,对同样的一个问题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得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便是马文·哈里斯的主位与客位研究的魅力之处。
基础结构、结构与上层结构
除了主位与客位的研究,马文·哈里斯在人类学民族学理论中的另一个主要的贡献则是他对于技术、环境、社会组织等互动关系的研究。在她看来,相同的技术运用到相同的环境,会产生出相同的生产劳动安排和产品分配,并由此又形成大致相同的社会组织以及相关的信仰系统。另外,他还把社会氛围了三个层次结构。第一个是基础结构,包括生产行为、人口生产模式等等。第二个是结构,包括有家庭经济行为,政治经济行为等等。第三个结构是上层结构,包括有心理象征艺术仪式等等。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会发现马文·哈里斯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之处。对于这二者来说,他们都认可了经济技术等经济基础对于社会文化等上层建筑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马文·哈里斯对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吸收和改造。
除了马文·哈里斯之外,在当时的西方人类学民族学界中,有很多的学者也纷纷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或许也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有关。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立,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甚至在某些时期实力会超过美国,这些事实让学者们逐渐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好感,另外,美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当时社会内部本身所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同样也使当时的学者们对此进行反思,而马克思主义,则在此时又被人所提及,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也就随之发展了起来。


© 本文版权归 magnitri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