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手记(18)
昨天开始读《幼儿园真谛》这本书,忘记了哪个机缘买的书,从书架上拿下来的时候还没拆封,心想着孩子们在家要呆到九月份,开学无望,那家里就成了幼儿园,那我就成为了他们的幼儿园老师,了解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注意事项也好。一上来,就被戳到痛处,我属于作者斥责的“焦躁”性老师,自己有一个标准,详细向孩子们解说后,孩子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和标准,我就会显现出焦躁的情绪。作者打个几个比喻,让我觉得还挺生动,比如让1伏特电压加到某个物体上,本来1伏特电压并不算强,可是如果是加到本来并不能承受1伏特电压的细针上,那针就会断掉。那么这个时候,成人给予孩子的就就成了单纯性的“教育目的指导”,而非以孩子为中心的“充实指导”,作者另一个形容“教育指导”的画面是,如同“我们看到过人在狗身上系上一条绳索,用力拖着狗走路的情景。这时候如问这个人在做什么,他肯定回答说是在指导狗走路。有时他还在后面鞭打那只狗,当问他在做什么时,他的回答还是说在指导狗走路。这两种情况中,就这个人的心情来说,他讲的都是实话。但是,这种指导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为。”
“所谓“充实指导”是指把重点放在能让教育对象进行自我充实上的指导......如果把自己心中的满腔热情都要传送给对方的话,如同电流一下子都要通过灯丝一样,灯泡一般都会损坏的......”
陪伴幼儿的时候,也是总在波动的,有时候比较有耐心,孩子们也很乖,有时候心情焦躁,孩子们就越显添乱唉,不断的挣扎,不停地调整,孩子们就是此生来修妈妈的。
来自 豆瓣App
© 本文版权归 LittleBrook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