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正常”
在咨询工作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会问到原生家庭,问到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初次咨询的来访者面对这样的问题,总是会习惯性地说“都挺正常的”。 面对这样的回答,弗洛伊德会说这是一种防御,提示着来访者并不是太愿意去讨论这个问题。来访者在意识层面并不会认为自己在防御和回避,但是潜意识层面的确是,只不过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有一定道理。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防御呢? 在心理咨询当中,绝大部分的家庭和个人都是正常的,正常的家庭包括和睦,恩爱,争吵,出轨,离婚等,正常的个人则包括各种感性,理性和悟性,比如喜怒哀乐,逻辑分析,顿悟,各种神秘体验等。 与正常相对的是异常,什么叫做异常呢?在心理咨询范围,一般异常指的是边缘性或者变态性,边缘性是指介于正常和变态之间,变态则直接就是变态了。边缘性的家庭比如长时间存在家暴,长时间游走在家庭道德的边缘等,边缘性的个人比如带着自知的自残,躁郁症,轻微的反社会人格,等。变态通常我们指的就是精神病,严重的自残以及伤害他人等。 变态大部分心理咨询是做不来的,是要直接进入精神病医院治疗的。边缘性可以处理比较轻微的那部分,严重的也要配合精神药物。 所以,求助心理咨询的大家都是正常的,但是“正常”底下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家庭中存在的常见的争吵,出轨,离婚,对孩子斥责,打骂,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但这些正常的行为对你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弗洛伊德说,再完美的童年都是千疮百孔。我想套用一下这句话说,再正常的家庭和个人都是问题多多的。 心理咨询大部分针对的是正常的家庭和个人,所以,不需要再强调“正常”两个字。 当你强调“正常”,一方面可能是你想回避,另一方面可能是你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如果你想解决问题,那么就需要挖掘“正常”底下埋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