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友人的手工蛋黄酥
刷朋友圈时偶然发现友人在做手工烘焙,见其蛋黄酥成色不错,卖相良好便联系其寄点来品尝。今日收到,欣然拆开,被其手工之细腻,包装之精美所震撼故而有感而发,遂写此文,以寄闲情。
蛋黄酥常有而亮点不常有,比较于市面上的商品,这种手工制作更能体现产品的温度,满满的诚意可以通过外观跟口感让品尝者感受出来。
友人说:“这蛋黄酥是经过她反复试验才得出的产品,其中最难的便是馅料味道的调配。”蛋黄酥的蛋黄一定要经过精心的处理才能出现那种流沙和软滑的口感。我尝试过后,果然如此,蛋黄入口后先是让我感到流沙般的颗粒感,待流沙融化后,舌尖品尝到的便是蛋黄的软糯。我对此深感好奇,遂问究竟是何做法方能如此独特,友人笑称这是秘诀不可轻言,我恍然醒悟,为自己的失礼而感困窘。
友人体验到我的窘况,便转换话题继续问我豆沙如何?我忽而想起这饱满的馅料之中还有豆沙呢。豆沙的口感细腻,宛如包裹着明月的那一层薄纱,如果不仔细地去感受是无法察觉它的存在的。豆沙的味道甜到恰如其分而且带着一丝丝淡淡的清香,友人说加入豆沙主要是怕蛋黄的味道太重而影响口感,这样吃起来会很腻。我恍然大悟,这种处理的技巧妙得恰如其分,不仅让蛋黄的味道恰到好处而且豆沙那种淡甜的味道,细腻的口感让人在仔细品尝时才能感受到手工的细腻所在。
想起匠心一词,恐怕也只有手工者才能表现得出了。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尽管价廉量足但总带着机械那种冷冰冰的感觉,让购买者无法感受得到手工制作的那种温暖,然而手工制作这种细微的差别也只有用心者才能明察,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温度也只有消费者用心才能发现,正如友人蛋黄酥的豆沙那样,如果我没有仔细地去感受,那一份细腻是极容易被忽略掉的,然而就是这容易被忽略掉的东西才是产品的温度所在。现在社会的浮躁多于平静,又有谁会花时间去慢慢感受到那需抽丝剥茧才能出现的匠心呢?
在闲适的慵懒时光里,望着这层次分明的蛋黄酥皮,我似乎领悟到很多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