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garbarek
Jan Garbarek的部分唱片 Jan Garbarek,挪威的爵士顽童。60年末踏入乐坛后,就开始尝试将萨克斯风的传统音色个性般的颠覆,以寻求另外的发声音调与运用方式。他拉长音符间距的吹奏以及延长尾音的处理方法使其在众多的爵士萨克司手中独树一帜,表现在音色与气质上更显出一种独特的清冷疏离,被乐评界认为是“挪威极寒之地的一根冰管”。
60年代末跟随先锋实验派的大师George Russell的经历对Jan Garbarek的音乐影响巨大。摆脱既有的一切束缚,自由与即兴的音乐理念贯穿了Jan Garbarek的一生。从早年引入北欧民乐的Free Jazz专辑《Afric Pepperbird》到后来的坚定不移的融合之路到与The Hilliard Ensemble合作被乐评界定的所谓的“圣祷”之声,无一例外。
从成名说起,Jan Garbarek在ECM第一人Keith Jarrett的欧洲四重奏乐团中的表演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1977年他们合作的《My Song》甚至被联合国评鉴为20世纪文化遗产之一。他的长音应用,他的调性延伸,他的清远,他的唯美,他的无所凝滞都让当时的人们惊呆了,毫无疑问这是初来乍到Jan Garbarek式的宣言,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立世宣言。
有些人注定是不会安分的,比如Jan Garbarek,他从一开始就不那么纯粹不那么规整。从70年末期开始,Jan Garbarek便不再进行各种爵士乐内部元素的尝试,在他作品中基本上再也听不到传统的爵士味道,他以一个孩子发现新游戏般的兴趣扑向了世界各地的地方民俗音乐甚至实验电子音乐,从此Jan Garbarek大多数时间都在这个音乐方向上进行着无畏地探索,不知疲累地进行到了今天。
Post-Bop的类型名号对于Jan Garbarek来说或许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标签,爵士乐本质内涵里的即兴与自由才是这个音乐顽童追求的根本所在。我们与其把Jan Garbarek力求将民谣、民俗音乐等陌生的素材与爵士音乐融会贯通的努力理解成是一种野心,不如说成这是Jan Garbarek对呆板规整的主流爵士乐的厌倦和挑战,这也是爵士乐多元化发展之路上的迟早到来的必然,只是Jan Garbarek当年因为兴趣承担起来的东西在当时的人们看起来无疑是一种“旁门左道”。
90年代Jan Garbarek与The Hilliard Ensemble(希利雅德合唱团)的合作在他个人的艺术生涯的里创造了又一个巅峰,四位有绝佳默契和深厚声乐素养的古典男声以其和谐美妙的和Jan Garbarek的那根冰管做了一次美丽的音乐对话,一时云烟乍起,圣歌缭绕,惟想像的幻境天堂在这样的音乐里次第铺陈开去。他们合作的“90年代最美的专辑”——《Officium》是ECM唱片公司史上第二畅销的专辑,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百万销量,一张小众化的Post-Bop的唱片能有如此销售成绩的确惊人。权威的企鹅爵士评鉴指南认为仅仅这一张专辑就奠定了Jan Garbarek在20世纪后期音乐史上的地位。
这是一次伟大的相遇。
而在融合之路上Jan Garbarek曾经走过更远的路程。Jan Garbarek与中东、南亚乐手合作的一系列专辑都是全世界性融合风潮中的标志性作品。与巴基斯坦民间艺人Ustad Fateh Ali Khan的一次合作,诞生了那张《Ragas and Sagas》,试图在古老的印巴音乐和现代爵士之间在音乐的理念和感觉上架起一座连通之桥,进行一次交接与对话。其中宗教吟诵似的唱腔,平静舒展的如一片头顶无声飘过的云翳,和我们第一次听到经何训田改造与融合后的藏乐的感觉几乎如出一辙,通过当代音乐表现出来那份神秘与古老,犹如远远传来的一种宗教的回声,Jan Garbarek冷冷的高音萨克司里吹来的是清寒阵阵,在萨伦吉琴的苍凉和印巴手鼓的节奏汇成的河流里投下孤单的影翼,古老辽远的歌谣从画外破空而来,越过一片亘古不变的洪荒之野。
邻居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