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边的大上海
世界上许多大都市几乎都有一个标配,那就是拥有一条河流,伦敦有泰晤士河,巴黎有塞纳河,纽约有哈德逊河,上海就是苏州河。
如果你是上海人,往上追溯两三代,往往和苏州河有缘分,或者安家在她的隔壁,或者经常从她身旁走过;如果你是外地人甚至是海外来客,只要你有机会来上海,你总会和苏州河相遇,去探索一下她的前世今生。


苏州河起源于太湖,旧称吴淞江,19中后期,欧洲列强来到上海,发现其交通便利,通往苏州,故称作苏州河。曾经是上海第一大河,史料记载,宽达数里,但是河流特点,曲且多弯,泥沙淤积,宋元时期,两岸农民围垦,导致变窄。上海历史可以追溯到崧泽文化——母系到父系过度的阶段,距今6000年前,早于广富林文化。曾经的航运发达,青浦区的青龙古镇(青浦白鹤)是历史的见证。
河畔老厂房,代表民族工业的起步19世纪60年代,外国人来此设厂。集中在苏州河北岸,黄浦江西岸,有识之士开展“实业救国”。“通达江海,连接腹地”。20世纪初,苏州河水质非常干净。1911年建造闸北自来水厂时,英国工程师专门从苏州河11个取水口取出水样化验,结论是苏州河的水质比泰晤士河要干净,稍加处理就可以饮用。大量厂房拔地而起,至1920年代,纺织厂、面粉厂、榨油厂。机械制造厂、啤酒厂、印染厂、化工厂、火柴厂、印刷厂、无线电厂、制药厂,成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加重。日本的“痛痛病”,1958年,闸北电镀厂,镀铬的废水排放,造成镉污染,当地人在蚂蚁浜养鸭,取水浇地,致使周围120亩蔬菜受污染,被禁止上市。
1912-1925“一战”民族工业的黄金十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途经上海,望着河岸的烟囱,吟颂道:“啊,巨大的烟囱中/盛开着20世纪文明的黑牡丹。” 那时苏州河岸人口超200万人。江、朱主政上海时期,江离开时,留下一句话“一定要把苏州河治理好”,1998年输氧气,2000年调水冲洗。“三湾一弄”潘家湾、潭子湾、朱家湾、药水弄(中潭路,梦清园),外来人的棚户区,“下只角里的下只角”。“搭天桥”——对窗两户,用搓衣板搭在一起吃饭,关系好的,一起吃饭,一天一家烧饭,共享;“水帘洞”——晒衣服,被子,滴水。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宗铨),1930年代,12个面粉厂,占有当时三分之一的面粉生产能力。四行仓库是金城、中南、盐业、大陆四家银行共建的货物堆栈,邬达克设计,建于193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战败,10月26日撤退,蒋决定留下一部分继续抵抗,派524团团副谢晋元指挥,上海市民捐赠10车物资,实际400多人(湖北咸宁地区补充团),对外宣称八百。抵抗两个多月,后撤入租界,被收缴武器,羁押胶州公园。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在四行孤军营操场被4名汪伪76号特务收买的兵痞刺死,年仅37岁。到12月,日本占领租界,被分配到各地作苦工,最远到新几内亚。1946年,100多人来到上海,和谢晋元遗孀在谢晋元墓地搭棚住下来。进入“孤军营”的第二年(1938年),部队成立了孤军学校,创办了工务社。谢晋元团长说:“现在的抗日不是一天的事,你们年纪又大了,当团长的应对你们负责。办工厂、学校,是为了你们学得一技之长,将来抗战胜利之后,能参加祖国的建设事业。”工务社主要生产肥皂、袜子、毛巾、筐子、藤椅等,所有原料材料都是上海爱国工商业者廉价供应的,如荣毅仁先生提供棉纱,大生纱厂经理刘鸿生先生提供油脂。 这时还发生了一件版本众多影响重大的事情,就是杨惠敏送国旗的事情。当时中国军队都没有携带国旗和军旗,谢晋元突然提出希望有一面国旗悬挂在四行仓库顶上,以振国威军威。上海市商会迅速送来了一面大国旗。

河滨大楼,公和洋行设计,1935年建成,上海最早水景住宅。当年有好几家美国著名影片公司,如环球、米高梅、哥伦比亚、雷电华、联美等公司的上海分公司,都在河滨大楼一楼办公;底层和二楼基本被京沪、沪杭甬铁路局租用;三楼以上是公寓,当年居住的大多数是外国人,以在虹口一带经商的商人和供职的高级职员为主。1938年,从欧洲逃亡到上海犹太难民,匆匆搬进大楼,逃避了恐怖的追杀,他们的生活暂时安定下来。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河滨大楼并建立临时集中营,关押了从各地抓来的英美侨民。1949年夏天,外国侨民陆续离开,河滨大楼由上海市政府接管,分配给知识分子和干部居住。
邮政大楼,1924年建成,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钟楼,希腊式雕塑,北面,中间爱神,手执火车,飞机,通讯电缆;南方中间是通信和商业之神赫尔墨斯,带有翼帽,手持双蛇杖,脚生翅,左右女神手持书笔和书信,边上一个地球,代表邮政事业是连接人类情感的纽带。原件毁于1966年,幸运的是由一位美术学校的学生用石膏翻模,1996年复制品。立面贯穿三层的柯林斯柱,古罗马风格,代表邮政公平与庄严。大楼332室有弹孔。


上海大厦,原百老汇大厦,1930年动工,1934年完工。花费500万两白银,原材料英国进口。22层英式大楼,78米,英国业广地产公司,4楼最早室内停车场,18楼观景,山字形,高级公寓。抗战时期,日本逼迫低价转给日本财团,抗战后,国民党没收,美军接管。1951年,陈市长更名上海大厦。三宝,大厦东侧钢琴,一楼英国老式斯诺克球台,手摇OTTS电梯。

浦江饭店,原理查饭店,最早电灯,煤气,电话,交谊舞会(1897年庆祝慈禧60大寿)。1922年爱因斯坦住304,当晚获悉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1931年,卓别林401室,埃德加斯诺也曾经入住。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1916年12月竣工,1917年十月革命,1924年苏联与国民政府间建交,1962年中苏恶化,1986年开,1991苏到俄罗斯。开闭次数最对。外白渡桥,1856年,韦尔桥,英国商人Will得到20年专营权,收华人过桥费,1876年,工部局收购,建花园桥。1907,通电车,建钢结构桥梁,中国第二座,第一座天津万国桥,今天的解放桥。英商霍华思(Howarth Erskine LTD),百年售后服务,2007年发邮件给上海市政府,到了修理期。延长50年寿命。苏州河上的桥有特点,年代悠久的桥基本集中在西藏路桥以东,都是典型的欧式风格桥梁,属于景观性桥梁;西段新建的桥梁,属于功能型的桥梁。不同时代不同观念所催生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黄埔公园,1863年工部局建,河边滩涂地改建。1928年对华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