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根儿下
我住在建国门以南两个路口左右的地方,步行到城墙根儿下只需要十几分钟。今年是我们住在这里的第八个年头,也是我在西安正式安家的第八个年头。在这八年期间,每逢天气晴好的周末,我们经常会去环城公园溜达。
城墙根儿下的景观为里外五层,从外到内依次是河外绿化部分、护城河、河内景观部分、城墙、顺城巷。我们经常溜达的地方是环城公园的和平门-建国门-东门段。这段公园平日里人都很多,尤其是天气好的周末,更是热闹。

从建国门进城,沿顺城巷向东一二百米处的巷子里有一个颇具规模的菜市场。这个菜市场存在有些年头了,方圆几里的人都知道它的存在。菜市场各种应季蔬菜水果、水产肉类、干货熟食一应俱全。每个摊子上的蔬菜水果都堆的山一样,新鲜便宜,逛的时候有一种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任君挑选的满足感。虽然家门前每日都有早市,我每次去建国门都爱逛一下这个菜市场。这里可以买到有大又嫩的冬笋、五块钱一斤的草莓、十块钱一兜的樱桃,还有各种在别处找不到的蔬菜。

菜市场外接近城门洞的地方还有家卖豆腐的,有时候还能买到热乎乎出锅不久的豆腐,拿在手里软软温温,还带着豆子的香气,一路上都在想着怎么做来好吃。这家的豆干做的也好吃,筋道有味,很适合凉拌来下酒。可惜最近建国门内顺城巷要改造成一个叫做“老菜场”的项目,外面的店面都拆掉了,卖豆腐的也不知所踪。希望改造完毕还能看到他们家回来继续卖豆腐。
逛菜市场的中老年人居多,经常见到有头发花白或全白的老两口,拎着几样菜慢悠悠的并肩走,一边走一边商量着今天的菜谱,几十年的岁月,都在这柴米油盐当中过去,谁也离不开谁。跟在后面走着,越走越有种安心的感觉。菜市场的生活气息最治愈浮躁人心。
在菜市场买完菜,出城门洞左拐就到了环城公园,入口处有一片空地。这块地方开阔、向阳又遮风,每逢天气好的冬日,总是坐满了老人。手脚尚利索的,一边儿晒太阳一边跟老伙计玩“花花牌”(这种牌看起来跟87版《红楼梦》里贾母玩的纸牌很相似,细细长长的,有些红点点和花花图案,我们家先生说他姥姥管这个叫做“花花牌”,暂且借名字一用。)手脚不太利索的老人们被老伴或儿女推着出来,找一块太阳好的地方把轮椅放定,连人带被子一块儿晒上几个时辰,一边儿听着身边老人们聊天一边儿晒得昏昏欲睡满面油光。这块儿空地,算是附近老人们冬日里的晒太阳圣地。

往里走几步,总能看到三两个秦腔票友团体在吼秦腔,有的团体规模大一些,吹拉弹唱一应俱全,围观者也多。有的三两个人也成一个小团体,只一把胡胡儿伴奏,也唱得抑扬顿挫。秦腔这个剧种,吼起来震天响,各位老者都中气十足,加上各种乐器造势,声音更是欲破耳膜。我本非陕西人,陕西话能听个八八九九,秦腔唱词却几乎全然听不懂。但是每每路过,我都要驻足听一段,看着唱戏的人唱的酣畅淋漓,感叹各位老者嗓门里掩盖不住的霸气外露,听不懂也觉得蛮有意思。秦腔班子选这个地方活动,实在合适不过的,后面是护城河,前面是环城大马路,哪个都不怕大嗓门惊着。浓烈粗犷的秦腔跟古拙朴素的城墙相伴,也算是相得益彰了。
城墙根儿下的老人们很是多才多艺,除了唱秦腔的,还有练习乐器的,光我在这里就见过有拉手风琴的、吹萨克斯、吹唢呐的、吹尺八的、拉二胡的各种人才。厚重的城墙很是拢音,在这里练乐器也没有扰民之忧,各个练的很是痛快。
清早或傍晚,有人沿着顺城巷跑步,顺城巷虽然可以走车,但相对车辆较少,早晚人少的时候跑起来也还不错。
环城公园里的绿化景观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树木高低错落,根据四季更迭变化,很是赏心悦目。在建国门那一段进入公园,要经过一条竹子通道,这些竹子生得顶天立地,十分茂密。偶尔会有几只猫咪卧在竹林里,透着竹影横斜眯着眼晒会儿太阳,从来没人扰它们,跟晒太阳的老人一样慵懒安详。
春天是城墙根儿下最美的时候,除了竹子之类的常绿植物,第一波苏醒的是迎春花和连翘,沿着河岸开的金灿灿的,黄亮亮,很是耀眼。第二波是玉兰和垂柳,大而干净的白玉兰花先于叶,因为品种的不同,玉兰开放的时间有早有晚,整个花期能持续两周左右。垂柳发的新芽是鹅黄到翠绿的渐变,为了不抚人脸面,河内河外的垂柳被园艺按路人的身高剪了齐刘海,很是整洁可爱。偶遇一个中年汉子带着七八岁的小娃从树下路过,望着垂柳那一头飘逸的长发念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小娃一脸不屑的怼他爸:“是绦呀!绿丝绦!”唉!唐诗背不好,抒发个诗兴都能被小娃娃暴击。

等到玉兰谢的差不多了,园子里的红梅、粉樱、白丁香、紫丁香、白樱花、桃花也会次第开放,从三月到四月,整个园子的花木是不闲着的。晨练路过,隔着护城河望过去,黄的粉的白的绿的紫的,花开的旺盛而炽烈,非常赏心悦目。有一株粉色花树花冠巨大,树下有一群老人在打太极拳,我在河对岸看着他们伴着音乐缓缓舒展腿脚,在花树底下锻炼,会不会心情更好一些呢?有一对老人在一排白色樱花树下下象棋,几个闲人儿在一旁默默围观。真像一幅画,尝试用我三脚猫的绘画水平来描绘城墙根儿下的人们的想法,应该就是从看到这些画面开始的。园子里还植有石榴树、枇杷树、银杏树和松树。夏天有石榴花的火红,秋天有银杏叶的金黄,冬天还剩青松的苍翠,四季轮转,从不停歇。

天气好的时候,会见到城墙上的垛口处会有三三两两的游人探出头来俯视城下。我登上过城墙两三次,第一次是在大约十年前,应该也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跟我的妹妹一起。那时候我们刚刚大学毕业,正是花一样美好的年纪。城墙上可以租自行车环城,我们租了一辆二人车,打算环城骑行一周。骑起来才发现,其实城墙上砖墙斑驳,有起有伏并不适合骑行。初时我们精力满格,骑得还算开心,等骑行过半,快到了火车站那一段,我们已经精疲力尽,只想坐在地上不动弹。但是还车点在南门,看着剩下的遥遥的一半路程,心里很怅惘。可巧又走了几步,车子链条出了问题,卡在车轴中怎么也抠不出来,连我这种从小骑惯自行车,亲自上过的链条无数的人都束手无策。路过的小伙子们也下来帮忙,弄得个个满手油污也没有搞定。我们按照自行车上的救援电话申请救援,等了十几分钟,来了个小伙子和一辆电瓶车,小伙子利索的把自行车架到车尾,问我们想继续徒步绕城还是搭车返回,我们当然选了后者。这也算因祸得福,出了一份自行车钱还白饶了半份搭车游城墙,省了体力还兜了风,心情很是美好。后来几次上城墙或观灯或看夕阳,都未及第一次登上城墙时的这份美好。
从我们家小娃出生,每一年她生日那天傍晚,我们都会到建国门外的桥上拍照记录。夏日傍晚,经常会遇上晚霞。城楼立在红红火火的彩云下,光线柔和又有色彩,是很好的拍照背景。而且城楼这个背景直到小娃长大,我们老去它应该还依旧如故,是个很保险的成长记录拍照地。

在西安生活这些年,城墙根儿下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心情浮躁时到这里看下护城河的水,永远站着不动的墙,还有老城区安静却认真生活的人们,心就慢慢的安静下来。最近天上有一颗特别亮的星,挂在亮了灯的城楼上,隔河望去,很是好看。城墙比我们寿命长的多,这颗星比城墙寿命更长的多,我们这短短几十年的悲喜不过是弹指一瞬间,又有什么过不去的心坎儿呢。

20200430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