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还在纠结五一要不要出行?

广东时代出版策划出版有限公司 - 专注做书,做得更专业!“做书帮”是广东时代出版策划出版有限公司旗下专门的宣传和服务“窗口”,为您提供写书、编书、出书、卖书等一站式服务。

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他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
—— 帕特里克·格迪斯 《进化中的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指的是中国五千年历史孕育的一些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这些城市的留存,为今天的人们回顾中国历史打开了一个窗口。这些城市有着怎样的精彩?生活在这些城市里的人有着怎样的个性?
用书籍记录时代,是做书帮的使命与担当。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书帮推出“名城”系列文章,每期选取一本精彩的书籍,从图书出版的角度,介绍这些城市是怎样“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散发独特的魅力,并一步步扩大其城市历史文化影响力的。

北京 · 故宫博物院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节假日安排,五一劳动节放假时间为5月1日至5日,共5天。
在国内疫情取得明显控制,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五一小长假该不该出游,成为很多人都在关心的问题。
4月11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在上海接受人民日报新媒体专访,对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张文宏表示,大家都希望热闹一下、激活经济,但也担心人群聚集导致疫情扩散。五一最好的活动是室外旅游为主,人多的时候要戴口罩,最怕的是吃饭的地方,不妨“自带干粮”在宾馆房间里自己吃饭。政府要做好防控工作,每个人自己也要做好防范准备,旅游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张文宏接受专访
所以,在做好充分防范准备的情况下,旅游是可以启动的。
可是,如果依然担心疫情,不敢出门,但内心又非常想要出去看一看,怎么办?
宋真宗赵恒《劝学诗》有言:“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这个时候,不妨跟随“城市评论家”的脚步,到书中领略一番其他城市,尤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
No.1 城市评论家
城市是人居之地,也是文化的容器;是经济体,也是艺术品。今天,市长在读城,市民在读城,驴友在读城,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想要读一读他们感兴趣的城市。
如果到过的城市比较多,就会感受到,其实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因此,就像喜欢品评人物一样,人们也喜欢议论城市。
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国产生了一群特殊的知识分子,他们读城读得最专业、最有影响力,并用独到的见解最大限度地把城市发挥光大,因而被称为“城市评论家”。他们当中,不乏像杨东平、余秋雨这样的文化学者,还有像王志纲、阮仪三这样的风云人物,以及像《新周刊》这样的新锐媒体品牌。
易中天就是“城市评论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一本《读城记》,展示了他对中国各个城市的独到理解与品评功力。
在这本书中,易中天努力分辨着中国城市中城与市、南与北、大和小、远与近、新与老、异与同的关系,并总结出古都、名邑、圣地、边关、滨城、重镇、商埠、特区等8种类型的中国魅力城市品牌,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开放型综合性学者的优势。

纪录片《客从何处来》-易中天
在易中天看来,读城就像读人一样,“你要想认识一个人,就得把他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将心比心地和他交朋友。认识一个城市也如此。”
我们认识一座城市,就像认识一位朋友一样。城市并不仅仅是房屋和街道、店铺和城墙,更重要的是“读”出城市里的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格,比如北京人大气,上海人精明,杭州人闲适,成都人洒脱,武汉人直爽,厦门人温情等等。
所以,今后如果我们有机会出门到别的城市看一看,不要仅仅是走马观花一样去那些景点打个卡就完事,一定要细细品味城市和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
读城,更重要的是读人,读文化。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全新修订版
No.2 六座个性鲜明的城市
在洋洋30万言的《读城记》中,易中天从历史文化、城市性格到风土人情、方言民谚等诸多方面,用他特有的方式,以历史为里,以文学为表,重点给我们展现了六座风姿各异、个性鲜明的有代表性的城市——北京城,上海滩,广州市,厦门岛,成都府,武汉三镇。
北京的风格是“大气醇和”,上海的风格是“开阔雅致”,广州的风格是“生猛鲜活”,厦门的风格是“美丽温馨”,成都的风格是“洒脱闲适”,武汉的风格是“豪爽硬朗”。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读城记》的选段,走进这六座城市。
北京城
北京是城,又是京城,而且有差不多连续八百年的京城首都史,所以北京不大也得大。当然,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它也必须有最高的墙和最大的门。事实上,北京的门不但多,而且大。北京内城九门和外城七门,都是由箭楼和门楼构成的双重城楼的巍峨建筑。箭楼有如城堡居高临下,门楼却大多是双层三檐的巨大楼阁或殿堂(唯东西便门例外)。两楼之间,则是一个由城墙围成的巨大瓮城。瓮城面积很大,不少瓮城里面建有寺庙或寺院,也多半有街面、店铺和树木。这可真是城外有门,门内有城,实在堪称建筑史上之奇观。
可惜,这种奇观现在我们是再也看不到了。几乎所有城门连同它们的那些瓮城都已先后被拆掉,只剩下正阳门城楼和德胜门箭楼在一片车水马龙中形影相吊。但即便是这样“残缺”和“孤立”的门楼,也足以让我们叹为观止,更何况它们当年是在一片式样相同的低矮建筑之上拔地而起?九十多年前,喜仁龙曾这样描述永定门的壮观和美丽:“宽阔的护城河旁,芦苇挺立,垂柳婆娑。城楼和瓮城的轮廓线一直延续到门楼,在雄厚的城墙和城台之上,门楼那如翼的宽大飞檐,似乎使它秀插云霄,凌空欲飞。这些建筑在水中的倒影也像实物一样清晰。但当清风从柔软的柳枝中梳过时,城楼的飞檐就开始颤动,垛墙就开始晃动并破碎。”我相信,无论是谁读到这段文字,都不会无动于衷吧!

北京 · 紫禁城角楼
上海滩
北京是城,上海是滩,这几乎是并不需要费多少口舌就能让人人都同意的结论。北京的城市象征是城墙和城门,是天安门和大前门,上海的城市象征则是外滩。正如不到天安门就不算到过北京,不到外滩也不算到过上海。那里有一个英国犹太人用卖鸦片的钱盖起的“远东第一楼”(和平饭店),有最早的水泥钢筋结构建筑上海总会(东风饭店),有最早的西洋建筑颠地洋行(市总工会),有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上海分行(华胜大楼),有外商银行的巨擘汇丰银行(原外滩市府大楼),有上海最豪华的旅馆之一上海大厦,当然还有江海关、领事馆、招商局。这些高低不齐风格各异的建筑,默默无言地讲述着近一百年来最惊心动魄的故事。当你转过身来,又能看见蔚为奇观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和浦东拔地而起巍峨壮观的新大楼。外滩,既代表着上海的昨天,也代表着上海的今天。
一个知识女性这样描述她对外滩的感受:“一面是中国流淌千年的浑浊的母亲河,一面是充满异国情调的洋行大厦群,外滩浓缩着19世纪中叶开埠以来东西交汇、华洋共处的上海历史,记载着这个如罂粟花一样奇美的城市的血腥与耻辱、自由与新生。夜雾微浮的时候,看够了江上明灭的灯火和远处城镇的轮廓,我常转过身,伴着黄浦江上无止无息的涛声和略带苦涩的河风,观望匆匆或悠闲的行人,猜度新月形的大厦群里哪幢是上海总会,哪幢是日清轮船公司、大英银行、意大利邮船公司……外滩,在我心中一直是上海最美丽的风景、最精致的象征。”(黄中俊《寻访城市象征》)

上海 · 外滩
广州市
广州是一个不知疲倦、没有夜晚的城市。一年四季,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力。无论你在什么时候(白天还是晚上)、从什么方位(空中还是陆地)进入广州,都立即能触摸到它跳动的脉搏,感受到它的勃勃生机。这种“生猛鲜活”是有感染力的。它能使你不由自主活蹦乱跳地投入到广州一浪接一浪的生活浪潮中去。因此,第一次到广州的人常常会睡不着,尤其是逛过夜市之后。广州的夜生活是那样地丰富,能睡得着吗?
广州确实是一个“不夜城”。它似乎并不需要睡眠。而且,越是别人需要睡眠时(比方说冬夜),它反倒越是“生猛鲜活”。因此,当历史在中原大地上演着一幕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时,它多少有点显得默默无闻。但,如果历史想要抽空打个盹,广州便会活跃起来。由是之故,“生猛鲜活”的广州似乎只属于中国的近现代。
有人说市场就是花钱和赚钱的地方。这话并不全对。应该说,市场就是通过满足人们的需求,让一部分人心甘情愿花钱,另一部分人心安理得赚钱的地方。因此,越是成熟的市场,就一定越能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广州的好处也正在这里。广州允许“摆款”(铺张),也宽容“孤寒”(吝啬),而且摆能让你摆个够,省也能真让你省下来。广州有豪华气派得让一般人不敢擅入的大酒楼、时装店、精品屋,也有遍地开花的摊点和大排档。在广州,花一万块钱买件衣服或者吃一顿不算什么,只花十块钱买件衣服或者吃一顿也很平常。那个在大排档吃牛腩粉的可能刚做完一笔大生意,那个在街头买削价商品的也可能刚花四十万买了一套房子。广州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也允许同一个人有不同的活法。

广州 ·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厦门岛
中国以岛为市的城市并不太多,最有名的也就是香港和厦门。香港的有名是因为它的繁华,厦门的有名则是因为它的美丽。海边的城市多半美丽,如大连、青岛、烟台、珠海,厦门则似乎可以看作它们的一个代表。凡是初到厦门的人,几乎无不惊叹她的美丽。这里阳光灿烂,海浪迷人,好花常开,好景常在。一百二十八平方公里的一个小岛,到处飞红流翠、燕舞莺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厦门人整个的就是生活在一个大花园和大公园里,至少鼓浪屿必须整岛地看作一个花园或一个公园。
诗人郭小川就曾这样描述他对厦门的感受:“真像海底一般的奥妙啊,真像龙宫一般的晶莹”,“真像山林一般的幽美啊,真像仙境一般的明静”;“凤凰木开花红了一城,木棉树开花红了半空”,“榕树好似长寿的老翁,木瓜有如多子的门庭”;“鹭江唱歌唱亮了渔火,南海唱歌唱落了繁星”,“五老峰有大海的回响,日光岩有如鼓的浪声”。诗人甚至称颂厦门是“满树繁花、一街灯火、四海长风”,有着“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厦门风姿》)。可以说,从那时起,厦门岛的美丽,便闻名遐迩。
厦门不但美丽而且洁净,不但洁净而且文明。它的街道是洁净的,看不到果皮纸屑;它的空气是洁净的,闻不到废气粉尘;它的声音是洁净的,听不到噪音喧嚣,也少有污言秽语。一个北京的朋友在秋冬之际来到厦门,几天住下来,竟发现衬衫领子依然干干净净,觉得不可思议。更让许多外地人高兴的是,厦门的窗口行业大多有着温和的态度和良好的服务。你不会像在北京那样弄不好就被损挨训,不必像在上海和广州那样担心自己是外地人,也不用像在武汉那样随时准备吵架,因为根本就无架可吵。

厦门 · 鼓浪屿
成都府
成都号称“天府”,是当之无愧的。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约1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约980毫米,气候之好,是没说的了;一马平川,良田万顷,草木常青,渠水长流,地势之好,也是没说的了。至于物产之丰富,生活之便利,在咱们中国,更是首屈一指。民谚有云:“吃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无非说的是广州菜肴好,苏州丝绸好,杭州风景好,而柳州棺木好。但要说都好,还是成都。广州、苏州、杭州、柳州的好处,成都都有,却无其不足。成都地方比苏州大,气候比杭州好,好玩的地方比广州多,好吃的东西比柳州多,何况夙产蜀锦、号称“锦城”,还怕没有好衣服穿?吃好了,穿好了,玩好了,便是死在成都,也是“快活死”“安乐死”,是“死得其所”吧?
更何况,成都的文化积累又是何等厚实啊!两汉的司马相如、扬雄不消说了,唐宋的李白、三苏也不消说了,王维、杜甫、高适、岑参、孟浩然、白居易、元稹、贾岛、李商隐、黄庭坚、陆游、范成大,哪一个和成都没有瓜葛,哪一个没在成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章?武侯祠、薛涛井、百花潭、青羊宫、文殊院、昭觉寺、望江楼、王建墓、杜甫草堂,哪一个不是历史的见证,哪一个没有“一肚子的故事”?有如此之多文化积累的城市,天下又有多少?也就是北京、西安、南京几个吧?
这就是成都。诚如王培荀《听雨楼随笔》所言:“衣冠文物,侪于邹鲁;鱼盐粳稻,比于江南。”成都,确实是我们祖国积累文化和物产的“天府”。

成都 · 琴台故径
武汉三镇
武汉人确实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因为武汉是“镇”。镇,重兵驻守且兵家必争之天险也。武汉之所以叫“镇”,就因为它地处北上南下、西进东征的咽喉要道。由于这个原因,武汉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的阴云总是笼罩在武汉人的头顶上。所以武汉人战备意识特别强。
他们好像总有一种好战心理,又同时有一种戒备心理。在与他人(尤其是生人和外地人)交往时,总是担心对方占了上风而自己吃了亏。公共汽车上磕磕绊绊,买东西出了点小问题,双方往往都立即会拉开架式,准备吵架,而且往往是理亏的一方以攻为守先发制人,摆出一副好斗姿势。结果呢?往往还是自己吃亏,或两败俱伤。不信你到公共汽车上去看,挤撞了别人或踩了别人,武汉人很少有主动道歉的。不但不道歉,还反过来攻击别人:“你么样不站好唦!”或:“怕挤就莫来搭公共汽车!”这种蛮不讲理的态度当然很难为对方所接受,而对方如果也是“九头鸟”,则一场好戏当然也就开锣。武汉街头上吵架的事特别多,商店里服务态度特别坏,原因大约就在这里。外地人视武汉人为“九头鸟”,认为他们厉害、惹不起,原因多半也就在这里。
吃软不吃硬,宁死不服周,这大概就是“九头鸟性格”了。这种性格的内核,与其说是“匹夫之勇”,毋宁说是生命的顽强。因为所谓“九头鸟”,也就是生命力特别顽强的意思。你想,一鸟而九头,砍掉八个,也还死不了,等你砍第九个时,没准那八个又活了过来。事实上武汉也是“大难不死”。日本鬼子飞机炸过,特大洪水淹过,“十年动乱”差点把它整得瘫痪,但大武汉还是大武汉。的确,“不冷不热,五谷不结”。过分的舒适温馨可能使人脆弱绵软,恶劣的生存条件也许反倒能生成顽强的生命力。

武汉 · 东湖
No.3 城市的今天与未来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虽然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有着自己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肯定是最让人喜欢的城市,也是最让人难忘的城市。
城市的个性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和文化的凝结,一旦形成便永难更改,岁月的变迁只会磨损她的容颜而不会销蚀她的魅力。人们常常通过一条小小的街道和别致的建筑物就能识别一座城市的性格特征,但只有当人与城市处于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的时候,城市的个性魅力才会真正放射出光彩。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变迁,城市也会发生变化。
截至2018年5月2日,经国务院批复认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共有135座。在上面介绍的几座城市里面,厦门市暂时还没有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过,厦门市政府已正式印发《厦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接下来将全面梳理和收集厦门历史沿革、地方历史与文化遗产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文史资料,挖掘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厦门市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挖掘。相信争取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张新的“城市名片”之后,厦门市的城市精神与内涵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刚刚过去的近100天时间内,武汉人民为抗击新冠疫情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武汉市政府在1月23日凌晨宣布,从1月23日上午10时起,武汉机场、火车站等离汉通道全部关闭,全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等交通工具全部停运,一直到4月8日零时,武汉才迎来解封。
关闭武汉这种超大型省会城市的对外通道,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头一遭。武汉还是九省通衢,华中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疫情期间,全国人民始终与武汉市的广大人民在一起,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除了上述几座城市之外,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每一座城市,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默地向前演进,却不轻易让我们发现。
正如卡尔维诺在著作《看不见的城市》里面写的那样:
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
所有这些,都为城市的历史留下了通往未来的序章。
如果我们尝试着用感性的眼光打量中国的城市,从文化的视角感悟中国的城市,或许可以收获别样的精彩,就如同走进了中国人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意味深长而又妙趣横生。
那些最具性格魅力的城市,永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1.中国青年网:“五一”能否出游?出游需注意什么?这份假期出行指南请查收!
2.人民网 -上海频道:张文宏:五一出行不妨“自带干粮”
3.新周刊:中国十大城市评论家
4.易中天《读城记》
5.新周刊:城市魅力排行榜
6.环球网:武汉壮士断腕,必须向顾全大局的全体武汉人致敬
END
城市,渴望被人们记住;品牌,渴望被市场听闻;知识,渴望被学子淘洗;书籍,渴望被世人看见。
文字是留住时间的挚友,零散的方块字承载着各自的使命在文稿中相遇,承载着轻盈的时间飘到厚重的书页之间,感受生命的厚度与温暖。做书帮则是串联书籍和市场、作者和读者的沟通桥梁。
做书帮在字里行间编辑文字的意义,把文字织成一本本书,再把这些书编制成一艘在时代中航行的书舟,与你共同航向未来和远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扫码关注我们
专注做书,做得更专业
微信号 :做书帮 邮箱:32167126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