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故事还在继续
大家好呀,今天来说一说梵高的故事。
为啥说梵高呢?这是因为,梵高是一个我们熟悉的艺术家,知名度极高,也是许多人喜欢的艺术家。他的画——星月夜、向日葵、桃花、自画像,他的故事:割耳朵、没钱,还在今年生日当天被偷走了一幅画。

梵高实红实惨!
梵高是荷兰人,在荷兰的梵高博物馆,许多梵高的真迹。同时也有售卖许多梵高的画仿版、周边产品,咱们就叫它周边吧。
这些周边,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国的大芬村。
1
大芬村
大芬村在深圳,原先与十七八线的小村庄一样,没什么特别。
然而艺术产业却在这里发展的起来。在这里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们,是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艺术训练的农民工,他们却能精准的模仿着梵高等等你耳熟能详的艺术大家。
据说啊,这里生产了超过一百亿幅“世界名作”。大芬村鼎盛时期,中国生产的欧美市场70%的油画,其中的80%来自大芬村。

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训练的农民工,是怎么画画呢?
他们采用的是“流水线式”生产模式:一人画天空,一人画水,一人画树,轮流完成同一幅画。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工作效率非常高。
2
赵小勇
大芬村的赵小勇,他被称为是“中国梵高”,为啥呢?
时间回到90年代末,原本在陶瓷厂打工的赵小勇来到了大芬村,此前从来没听说过“油画”的他,因为机缘巧合,为了谋生,加入了这个艺术生产线。
他画的最多的就是梵高的作品。这不意外,梵高太红了,展览的卖点、还有电影为他制造了更广的知名度,我上初中的弟弟告诉我他最喜欢梵高。

所以,梵高的画最好卖,特别是《向日葵》和《咖啡馆》,一个星期就能画两三幅。所以赵小勇一直专攻梵高,一画就是20年。

“几乎把梵高所有的作品都画过了。《鸢尾花》《向日葵》都画了两万幅。直到现在,画梵高的画从来不用草图,可以直接在画布上落笔。订单最多的时候,一天差不多可以画10幅梵高的画。”

画梵高的画最多,不足以让他成为“中国梵高”。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赵小勇根本不知道梵高是谁,在日复一日临摹梵高中,他开始对梵高感兴趣。
他买过定价五百多元的梵高画册,他开始琢磨梵高的每幅画代表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甚至想要去荷兰看一看的梵高,亲眼看一看梵高原作。

3
去荷兰
终于,他有机会去荷兰,到博物馆里见到了梵高的作品,那些他画过上万次的作品。

他说:颜色不一样。印刷品和原作确实是有差别的,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去看看原作。

他也在荷兰见到自己临摹的画,挂在纪念品商店中。

他以为他的画会在画廊,稍微高档的画廊。

他还去梵高的墓前,为梵高点了三支中国带去的烟。

这其实是一个纪录片《中国梵高》。

以赵小勇为主,观照大芬村油画这样一个艺术产业的情况。故事就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赵小勇决定要创作,要画自己的画。毫不意外,他画的画,很梵高。

他说,尽管我“会画梵高,但也没有学会画画”。
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艺术力量。赵小勇依靠艺术来谋生,获得温饱。甚至开始研究梵高,开始想要创作自己画。他说从小家境贫寒,来到大芬村,以临摹梵高的油画谋生。才使他看到了人生的一点希望。梵高的故事,无疑也鼓励了他。这都很可贵,很朴实且诗意。
艺术谋生从来都不容易,我们也知道许多艺术家的生活都是苦涩的。一篇《从中央美院毕业的人都混得怎么样了》中写了许许多多谋生之南,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是:作者画墙绘一天工钱450,砌水泥的师父一天工钱650。
不仅仅是艺术,任何人谋生都不容易啊,大家加油啊。
你们听过翻转电台吗?我总是会听,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台。
翻转电台喜欢鼓吹“自我装置”,我一直很想搞一个“自我装置”,这个公号就是自我装置之一。翻转电台有一期是叫作“如何开始属于自己的项目”,小李老师说,自我装置不一定是公众号,可以考虑线上讨论什么的。
工作之后,总是被追赶着去点一些自己不想要的技能、往自己不想要的地方发展,但没办法,人要谋生,被挤压的成长成一个被需要的螺丝钉是常见现象。但总不能忘了自己的事儿。
这个有启发到我。于是,我就与小黑羊、珝曦商量,就有了这个每周一次的【微型研讨会】。希望这是一个在枯燥、无趣、繁忙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一个有一点点正式的、主题的交流。
这篇文章,是我发起的【微型研讨会】的发言稿。
小黑羊分享了10首他喜欢的诗词,他写成了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
小黑羊分享了十首,文中只有5首,我把剩下的5首补充在文末,大家一起品品。
听完之后,感觉知识又增加了,而且还看到朋友的另外一面——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那个喜欢Lady Gaga的朋友也会同时喜欢着杜甫。我也没想过杜甫的诗中也有些有趣的抱怨。我还告诉他,我有个本子专门用来抄诗。
众所周知,我是个社畜,工作事情很多,加班很多。我还有很多兴趣:出门玩、看展、看书、韩剧、美剧、谈尤克里里、剪视频还有写点东西、减肥.....我还不嫌累的发起这个活动。我可能真的是精力旺盛。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小黑羊】因为去了陶然亭,很喜欢“陶然”二字,查了这首诗,喜欢
【我】老了还能跟朋友一起喝酒,聊聊经史、雅令,听听音乐,这就是陶然
【小黑羊】许嵩《尘世美》中“微雨过 小荷翻”出自这儿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我】有画面了,我就喜欢这么鼓捣我妈种的碗莲。
【小黑羊】许嵩《尘世美》中“白发渔樵 老月青山”出自这儿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你喜欢的10首中我唯一听过的
【小黑羊】许嵩真有才
夜下征虏亭
李白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小黑羊】场景写的很美,文字精炼
【我】想到了西塘的宣传照片,灯火和江水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小黑羊】经常看人引用“树深时见鹿”,找到了这首诗。写景很好,“愁倚两三松”这句把等人的过程写的非常形象
【我】我不记得我说啥了
戏为六绝句·其二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小黑羊】有些人吧,总爱说别人作品不好,就跟当年说初唐四杰不好的人一样,你看看谁还记得他们。
【我】第一次听杜甫吐槽!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