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a:圣殿内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到了罗马,又该如何行路,是个问题。
罗马城的公共交通相对于其它大城市而言,有点糟糕。地铁只有三条,而且都绕开了核心区域。倘若说是因为保护古迹,避免侵蚀,少一些地铁到也能理解,但是路上交通的匮乏,表明了这不是物理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公交站牌很小,没有自动卖票机,买票只能去固定地点。站牌没有英文,相似的车站名字会直接压缩成一个名字,后面小括号里有个数字,代表分站的数量。作为一个不懂意大利语的旅行者,体验尤为糟糕。况且,它没有具体的时刻表,能不能等到全看你的耐心。
说完交通,再说城市。
罗马有点类似西安和北京的混合体。它是政治经济文化首都,被誉为『永恒之城』,其次它的文物多如牛毛,随便挖一挖就能出土不少文物。为了保留文化,土里土气的感觉是避免不了了。如果说佛罗伦萨还有文艺复兴的优雅,那罗马真的就是古代人民的市井了。除去这些市井遗迹,更多的则是教堂。一座城市900多座教堂,每每转过几个街区就会遇到一座。数量很多,质量也不落后,google map上评分都在4分以上。

我大概逛了近10座教堂,难免会出现审美疲劳。所以,我建议,去罗马只安排两天,第一天梵蒂冈,第二天上午再逛一逛教堂或者是走一圈《罗马假日》里的场景,傍晚去波格赛美术馆,就是相当简直完美的安排。
教堂
圣安德肋圣殿(Sant'Andrea della Valle)
无意间逛到的,不多说,看图。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这座教堂是罗马主教的正式驻地,是位于罗马的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中最古老,排名第一的一座。但因为被梵蒂冈的圣伯多禄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Church)的光辉所掩盖,所以这里的游客并不是很多。
即便如此,规模仍是顶级的。


圣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
同样也是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中的一座。
该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圣母命名的教堂,自从该教堂建成以后历尽多次改建,因而该教堂也包含了多种艺术风格。


教堂之外
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
罗马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喷泉,由贝尔尼尼设计。海神宫的中央是海神,左右两侧分别为丰裕女神和健康女神,海神下方是海的信使特里同。

往喷泉里投钱的传说是从电影《罗马之恋》的剧情里来的。右手拿着钱币,经由心脏向背后抛出,然后就可以心想事成并且在未来还能回到罗马。我之前跟着旅行团到过罗马,就向喷泉里投过一次,这次我又来了。至于信不信,大家内心都有各自的答案。但是正因为这个传说,喷泉每天都可以收获3000欧元,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了。
此外,喷泉一旁的著名的冰淇凌店也是不能错过的。

维托里亚诺(Altare della Patria)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了统一了意大利的第一位国埃马努埃莱二世,门口就是威尼斯广场。



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
《罗马假日》的取景地。广场上由贝尔尼尼父子设计的破船喷泉,山上是山上天主圣三堂,中间由西班牙阶梯连接。西班牙阶梯式全欧洲最宽最长的阶梯,共135阶,由梵蒂冈资助完成。旁边是诗人济慈的故居。

我对这里的印象比较泛泛,一来是因为我没有看过罗马假日,二来我是一个人来的,三来在亚洲,类似的阶梯有很多。于是就拍了几张照片离开了。要是对这里情有独钟,不妨可以趁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晒晒太阳,喝上几杯。

万神殿 (Pantheon)
万神殿,原是宗教建筑,后因拜占庭皇帝将其献给罗马教皇,从而改成一座教堂,但名字仍得以沿用。在经历了千年沧桑之后,经历了无数磨难,甚至建筑内饰都曾被盗窃,但是它仍旧矗立在那里,供人们欣赏。万神殿的建筑结构极有特色,巨大的圆顶是用特殊混凝土浇筑,堪称奇迹。同时它也启发了后世的建筑,例如法国的先贤祠,清华大学大礼堂等。圆顶中心有一个唯一的通光口,随着太阳的移动,光线的位置也随之变化,给予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

朴素却不失智慧,力量却不失精巧。说真的,他的笨拙让我十分动容。粗壮的结构就毫不畏惧的暴露着,没有过多的粉饰,没有太多的浮夸,有的只是结构。这样纯粹的宣誓,反而让人觉得太过真诚,忍不住让人暗自羞愧自己脸上的脂粉。它传达出别样的气息,不同于故宫或者长城,没有那种对于人权力的崇拜,而只有对于神话的敬仰与臣服。正是出于这样纯粹的内心,才早就了这尊笨拙却精巧的艺术品。

波格赛美术馆(Museo e Galleria Borghese)
来到了罗马,罗马斗兽场可以不去,古罗马遗迹可以走马观花,但是,绝对不可以错过这座美术馆。
如果要参观,需要通过电话预约,或者是亲自前往售票处去买之后几天的票,除此以外,参观时间被限定为两个小时。如此严苛的参观限制,实属罕见,更何况它处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地方。但是只要是进去了,看过了,都会觉得不枉此行。
我们很容易忽略雕塑作品,相对于画作来说。立体的结构保存困难,而且拍成平面的照片缺少了立体的感受,不易传播。维度的提升带来了体验的提升。贝尔尼尼的作品散落在罗马城的各个地方,而只有这个地方可以让人停下脚步好好的去品味。这也怪不得美术馆要限时限量了。
美是极其抽象的概念。最本真的美的确需要个人体验,但是不妨碍我们去通过外物来表达和接收美。我想承认,这里的雕塑,就是人类对于究极美概念的探索而做出的努力。虽然这些探索最终还要落到技法和材料上的窠臼之中,但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继概念理解之后的伟大尝试。
·这是与梵蒂冈博物馆同等令人心颤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