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防疫生活日记(一)
2019年12月中旬,我来到了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博士的海外生活。刚到荷兰一个月,国内便爆发了新冠病毒,并且开始了封城、全民隔离居家办公的生活。当时的欧洲,还是一篇“祥和”的状态,还没有对新冠病毒防疫的任何措施,直到2020年2月份意大利全面爆发新冠病毒,欧洲各国才逐步开始采取封国、居家办公的防疫措施。荷兰也从三月中旬开始实行居家办公的防疫措施,学校也从那个时候封闭了。我也开始了不知道何时会停止的独自居家隔离学习的生活。我是独自住在校园内的studio里面,它是一间使用面积21平方米的小公寓,有一个开放的厨房和独立的卫浴间。
我与孤独
刚开始隔离的日子确实很难熬,每天在不宽敞的房间度过每一分每一秒。生活空间与学习空间没有物理位置上的改变,生活与学习纠缠在一起,无法清晰划分,很难专注于学习,同时也很难休息。记得前三周,脑子中渐渐冒出一些无关的声音,关也关不掉,注意力开始下降,同时越来越焦虑,一方面焦虑这些声音,同时焦虑自己的学习效率之低。当时刚刚来到荷兰2个月,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交圈子,而和国内的亲人朋友还有7小时时差,大多数时间都是独处,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每天沉浸在强烈的孤独感里,心中像是有一个黑洞,深不见底。很多想法不断在脑海里略过,很难捕捉却让自己陷入无数个过去的场景与未来的幻想中。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想就是“虚无感”。有一种巨大的恐惧,虽然脑中有无数个想法却不敢抓住其中任何一个,看一看究竟是什么。原来,直面自己是如此艰难的事情,当只有自己,当周围没有人,当所有的声音都关掉,世界突然安静了,静到能感受到自己的每一丝焦虑、每一丝恐惧、每一丝孤单在身体里流淌,自我赤裸裸的站在自己的面前。一时间,不知如何面对,只能被这种孤单焦虑一点一点吞噬自己,无力挣扎。
其实这个阶段,内心是自责的,会有一种想法“自己为什么无法正常学习工作?为什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为什么这么不坚强?”每一天逼迫自己坐在电脑前,打开论文想逼迫自己阅读它们。现实是,大脑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了漫无目的神游。一直“坚强”的自己开始怀疑这种”坚强”,那个面对一次又一次失败都未曾退缩的的自己,似乎淹没在这样的寂静当中。
隔离的第三周,有一个瞬间,似乎时间停止了流动,一切都按下了暂停键,只剩下了空间,那一刻虚无似乎把意识吸入到一个无尽的深渊,又瞬间抽离,巨大的恐惧迅速席卷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在那一刻,一个念头在在脑中浮现:可能,生活本身就是虚无与无意义的,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逃离这种无意义感;“意义”似乎是人类这样的生物创造出来,用来慰藉生命漫长岁月中的孤独;“意义”是一个多么主观的概念,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颜色的烟火,“我”这个概念是如此的多元,没有什么是“不可以”。也是在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我可以不坚强;我可以很脆弱;我可以不完美。我就是!就是!可以没有任何理由的不完美!这一切都只取决于我自己。这样的我,不该被自己嫌弃;这样的我,不该被自己忽视。我可以有“坏”想法,可以有愤怒,可以有贪婪,也可以有愚蠢,而我不该压抑它们,它们也值得被合理释放。我无法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需要被陪伴,我需要被爱,我需要被支持,我需要被鼓励,我需要被帮助!我真的很害怕孤单,我真的很多事情做不好,我真的不需要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