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把野草当玫瑰的20岁
我不知会遇见你,是那年的特殊意义。夜空星辰灿烂,情只是情,趣也只是趣。
写在即将到来的25岁之前。
25岁于我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遇见那年她25岁。
我知道这一天终会来临,我不愿期待却又好奇着,可当一切发生时又是那样平淡无奇。
2019年10月11日,深圳和纽约。
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人的结婚证书。
这个人曾经给我的感觉是不会驻足不会停留,跟我说离婚率太高是不嫁人的理由,跟我说牵挂从来只在自己身上的人。
有时候一些人撞入你的生活里,将她的气质和潇洒写进你的骨髓里,然后不了了之地消散在人海里。我所遇见的人,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这个人。
她的婚姻,让我打心底里坚定,未来不再跟过去有相关的牵念了。
我不知那年会遇见她。
2015年7月28日。波士顿的我和北京的她。认识的方式很简单,理由是什么我不知道,“想要观察你”是一个神秘又庸俗的借口。
2015年8月28日。第一次见面是久违重逢的夜晚。夜幕下的一袭白裙就像康桥的沉醉。口吐云烟,明眸如水。
2015年9月4日星巴克。卓展的拥抱我会记得。
2016年3月的北京寒冷得让我怀念。礼物我一直收着,那一个如初见的让人脸发烫的笑我也记得。
我们的温情存在于每天彼此的早安晚安和漫无边际的聊天里,和那些不为人知的夜里梦里眼眸里。
2017年,毕业季本就是离别的时期,毕业那天恰巧是22岁生日。她也即将在另一个我熟悉的地方开启新的旅途,这个告别对我来说只是延迟了两年而已,一点也不例外,遗憾的是我最终因为一个现在想来非常荒唐的原因退掉了那张去北京送别的票。
再之后我们只存在于彼此的朋友圈里。
还是习惯地说一声,晚安。
偶尔在春光明媚的三月里说一声,不,后来只是心里默念一句“生日快乐”。
22岁在上海时候的我的目标,是25岁再回波士顿。
曾经的25岁是那么遥远。现在,4天之后的25岁,深圳的我,已准备好了迎接人生的新阶段。
多亏她曾经那么多次听我的疑惑,给予我指引与力量。
告别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对我来说尤其如此。
如果说25岁之前我在寻找与突破,那么25岁之后我就是在和解与放下。
“当时的感觉是真实的就好”,如她所言。
再见,W夫人。
再见,把野草当玫瑰的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