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爷的剑》读后感与观后感(沉迷燕十三)
2020年5月5日 星期二 0:52
木木刚刚从猫砂盆里出来,所以这一篇是在上头味道中写下的有味道的读后感。
5.1看了电影《三少爷的剑》,感叹着何润东的演技,整个人也不再油腻,也不会觉着他长相别扭,单纯的喜欢着他的燕十三。人格魅力太过抢眼,强大、潇洒、执着、狂热,直到最后的释然,这个角色的魅力太大,在我这里以至于盖过了主角三少爷的光环。也有可能是林更新的台词太让人出戏,而且林更新的三少爷也没有起初我对于这个角色认知的浪荡与潇洒,最后即使他拯救了家族,留下的印象只有渣男两个字。
花了不到三天的时间看完了古龙的《三少爷的剑》,小说里燕十三的戏份不多,时间线也更长,虽然剧情节奏明快,但是15年的跨度,以及角色的繁杂,让剧情也更加丰富,但是燕十三于三少爷的“羁绊”似乎也没有那么明显。小说就像是个悲剧,一个现实主义故事,没有Happyending,只有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留着想象。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悲哀与柔情,也有自己放不下的心结,即使是最后削断手指的谢晓峰,还是担心着小弟,也承受着所有虚名带来的挑战与无奈,“淡泊名利”是他的放下,不断的挑战是江湖无法选择的前行轨迹。
我喜欢天尊、小弟他们开放的结局,但是不喜欢娃娃的结局。陪伴着自己的仇人度过余生,对仇人放下来仇恨变成了同情和依赖。似乎有些荒唐,放在古代说得通,就算是在今天这样的文明社会,也依然有这样的女子。可能这就是古龙的高明之处吧,总是让人又爱又恨,又让你觉着自己恨得没有道理,讨厌的情节明明就是现实。
可能是电影燕十三这个角色实在是让我难以放下,在小说里燕十三的情节太少也让我觉着很是可惜,但是小说让两个高手摇摇相望的情感化作了注定相遇的命运,也算是另一种深刻吧。不管怎么说小说的人物更加立体,形象也是富有层次的,无论是燕十三的死还是最后的结局都让人意难平。
看过小说后也越发觉着电影的改编功力让人钦佩,在有限的时长中人物形象刻画完整,情感充沛,关系线明晰。故事的在原著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编,但是这样的改编更容易抓住电影观众的眼球,剧情毫不拖沓,高潮迭起,服化道和拍摄也同样精致,对于非原著粉的观众来说也算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尤其是主角的人格缺陷,最终通过燕十三一句话轻松解开实在是精彩;燕十三对于穷人不自救和道德绑架的“无话可说”;因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行事风格的转换也让这个角色变得更加立体。

小说和电影都是很棒的作品,在五一假期中能完成,尤其是小说能够静下心读完,已是自前年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后,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一本小说了,实属难得。更难得的是拾起丢失了太多年的读后感,小说看完后让我有冲动写下这千字,说不出心中是激动更多还是高兴更多。不过这篇读后感后都变成了平静和困意,也希望快一点找到下一本能静下心看完的小说,补回这么长时间没有长篇阅读积累的缺憾。
睡了,晚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