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看看绘本中的妈妈(五)-美国妈妈
01
绘本里,有很多不一样的妈妈。
母亲节那天,挑了一堆出来想列给大家看看。
但是,太多了!!!左一篇,右一篇,又一篇......老也写不完。

我能怎么办
我也很绝望啊!
因为我家绘本架是按“中国(含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美国”、“欧美及其他”这样分的,所以呢,绘本里的妈妈,也是按这个分类来写的。
已经写了绘本里的中国妈妈、韩国妈妈、日本妈妈和欧洲妈妈:
接着写绘本中的美国妈妈。
为了使这个系列不烂尾,我决定,从写到妈妈的美国绘本中,只选10本来写,其他的不写了。
这样比较容易完工。
我是不是很机智!
02
1、《鹅妈妈布鲁斯》
【美】瑞安.T.希金斯/著,常立/译
郑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

这本绘本,几乎承包了我近期的笑点。只要想乐一下子,就拿它过来打开,然后一路从封面乐到封底。
布鲁斯是一只坏脾气的独居熊。
他不喜欢晴天,也不喜欢雨天,他不喜欢小动物。
他就到处兢兢业业掏鸟蛋,然后回家精心烹调。
有一天,他去鹅太太家抢了她正在孵的鹅蛋,回家想煮了吃。一不小心,鹅蛋破壳,一群小鹅看到了布鲁斯,“妈妈”“妈妈”地扑了过来。
得!偷蛋不成喜当妈。
就是这么出人意料。
就是这么倒霉。

第一次看到上边这个大跨页时,瞅着布鲁斯的背影和被他丢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先是笑得捂着肚子。
不过,笑过没多大会儿,就颤抖着想起当年。
想当年我一眼看到验孕棒上现出一深一浅两条杠时,也是“嗖”地一声就把包括验孕棒在内的手里的所有东西都扔了出去,“啊!什么情况!!”
吓着了。
跟这幅画上的布鲁斯的背影不要太相似!
那时内心的慌乱,真是用语言难以描述啊。
我想,对于绘本作者来说,这时布鲁斯的表情,想必也复杂到难以画出吧。
布鲁斯生气地跺着脚,捧起小鹅送回鹅妈妈处。
但是,鹅妈妈竟然南飞去也,人去穴空!
机智如布鲁斯,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积极开动脑筋,千方百计要把小鹅们扔掉,或赶走。
比如,说狠话。

......招都想尽了,一点儿用也没有!
小鹅们的跟妈功夫一流,不管布鲁斯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妈妈”“妈妈”地跟着他。
绝对甩不掉的!
布鲁斯摆脱不了小鹅们。

他只好放弃抵抗。
听天由命,随遇而安,当起了“鹅妈妈”。

布鲁斯绑了一身装备陪小鹅学游泳的这张图,又触发了我的回忆:
我是一个旱鸭子,虽然三不五时地秀秀泳装,却几乎从不下水。
可是,生了雪以后,我却认为:
1、孩子亲近水,是天性,理所当然地应该满足;
2、我闺女如果从小就学会游泳,一来,将来万一遇到发洪水或者别的什么事能自救,二来,也不会用“我和你妈同时落水,你先救谁”这种蠢问题去难为我未来的女婿。
所以,雪自四个月大起就开始跟着我旅行,所到之处,都是我这个不会游泳的妈妈陪着她下水。牵着她在泳池里蹚水、嬉戏。
你以为我不怕的啊?!为了孩子,我会装啊!我装得像啊!我闺女看不出我害怕啊!
直到雪七岁,在暑期游泳训练班学会了游泳,可以哗哗一口气游上几十米,我才敢跟她讲老实话:“我不要去深水区!我不要去深水区陪你玩!我只呆在儿童浅水区!我害怕!万一我淹死了你就没有亲妈了!......”
布鲁斯这个“鹅妈妈”,肯定也跟我一样,虽然自己是不会游泳的熊,但是不耽误他认为小鹅们要学游泳是天经地义的吧。

妈妈可不是好当的啊!
出门要背着他们。
他们涂鸦时,把家里弄得简直没法看。
辛辛苦苦烧东西出来给他们吃,他们说:“呸!呕!吐!我不要吃!”
睡觉的时候,有他们,妈妈从来不得安眠
......
当妈妈,就是熬啊。
熬啊。
熬啊。
寒来暑往。
布鲁斯眼瞅着这些讨厌的小鹅一天天长大,从麻烦不断的幼年小鹅,长成任性叛逆的少年小鹅,再长成无聊透顶的成年小鹅。
秋天终于来了。
布鲁斯看到一群一群的鹅正在南迁。
他想:终于到了摆脱这些鹅的时候了。然后,我就可以来一次长长的冬眠。
于是,他又投入到为了鹅儿子们的迁徙而努力培养他们飞翔能力的新的历史阶段......

这本书,实在是太好笑,又太贴心了。
每翻一页,都让人忍不住要笑那个又笨拙又倒霉的熊。
可是,他竟然又这么有责任感。
他竟然又这么坚韧。
看来看去,思来想去,布鲁斯就活生生地是我们这些当妈的啊!
说实话:
有几个人当初是跟小说里写的那样欢天喜地当了妈的啊?一听说自己要当妈了,一大半的人都吓哭了好吗!!谁不是斗着胆子、硬着头皮当了孩子妈的好吧!
生孩子这种事情,是没法退货。要是能退的话,一年退上个三五回,不算多吧?
谁不是妈妈食谱买了一大堆,天天下厨房死磕:爱心米糊、爱心菜肉粥、爱心汤、爱心饭团、爱心面、爱心便当......累死累活做,娃还不见得赏脸吃啊!分分钟想掀桌子有没有?
还不敢。把娃吓哭了,还不得自己费力哄?
硬挤出一脸慈母相。
抱孩子抱成了大力士;或者抱成了腱鞘炎(我当年是这一挂的);
好吧好吧~
打住!
我不是吐槽老公、吐槽孩子那一挂的。
以前写过 当妈的感觉是什么?说实话!!!
这些牢骚说一遍就行了。说多了伤感情。
总之吧,我深深地觉得,这本书,可以深深地安慰我们这些当妈的:就算倒霉笨拙如布鲁斯,就算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过做一个好妈妈,就算我们完全没有准备好做一个好妈妈,我们从来不打算放弃自我、牺牲自我,仅仅凭借着母性的本能,我们也能像布鲁斯一样,应付完当妈路上的所有考试,经受住一路上所有的重大考验,最终完成当妈的使命。
┗|`O′|┛ 嗷~~
这也太酷了吧,哈哈!
篇幅所限,第2-第8本不放图了喔~
2、《因为妈咪爱你!》
【美】安德鲁.克莱门斯/文,
R.W.艾利/图,
沙永玲/译
台湾小鲁文化股份公司,2015年5月
郑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这本我在千聊的绘本系列课《逗比妈给成年的你讲读绘本》里讲过。
《因为爸爸爱你》、《因为妈妈爱你》两本要放在一起看。
爸爸的那本,列举了好多好多我们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场景,用对比的方法,写了一个全然接纳孩子、无条件地耐心与爱的好爸爸,不会怎么说、不会怎么做,而会怎么说、会怎么做。
妈妈这本,则是写了一个不是把孩子捧在手心里,而是引导、陪伴、鼓励孩子,给孩子翅膀,让孩子勇敢自己飞的妈妈。
我先买的是台湾出版的版本。
看完以后,呆住了:我发现,我只是做到了书中爸爸的全然接纳、无条件的耐心与爱,却没有能够做到书中妈妈的教练式的鼓励和培养。
道理我们都懂:
父母之爱,是要给孩子根与翅膀、爱与自由。所以,不能只是爱、只是呵护、只是陪伴、只是耐心,还要着眼于孩子能力的培养,还要着眼于孩子hold住未来的能力。
但是,从了解大道理,到落实在大事小情上,这段路,可不短。
这本书里的爸爸妈妈,就是“教科书级的”好爸爸和好妈妈。
见贤思齐。
我马上就着手改。
我改还不行嘛!
后来见到,这本书大陆也出版了。一本《因为爸爸爱你》,一本《因为妈妈爱你》,还有一本《因为爷爷奶奶爱你》,放一起看,真的很好。
3、《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美】黛安娜.古德/文.图,
余治莹/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在巴黎火车站,妈妈的帽子被吹走了。
妈妈抱着小三子,跟大宝和二宝说:“你们乖乖在这儿等着,我去把帽子追回来。”
妈妈抱着小三子跑去追帽子了。大宝和二宝坐下来一直等,——被行李车推走了。然后就是警察叔叔帮忙找妈妈。
这种故事结构,跟我们中国的传统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几乎一模一样:孩子找妈妈,找啊找,一路跟外人沟通“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啊?”。左一个不是,右一个不是,一直到最后,找到了。皆大欢喜。
这种故事的讲述方法,让人又紧张,又因为有序而不至于慌乱。而且总是爱意满满,温馨甜蜜。讨人喜欢。
这本绘本的绘画也很妙。
很有巴黎范儿。
单单书中女人们的服装、发型、鞋子、包、帽子、手套、身份、气质、做派,都够琢磨半天的。
谁不想是一个(像书中那样)优雅、苗条、有魅力的女子呢?
谁不想是一个(像书中那样)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妈妈呢?
是吧。
真是好看。耐看。
4、《记忆的项链》
【美】伊芙.邦婷/著,
泰德.瑞德/图,
刘清彦/译
明天出版社,2010年3月
这本在千聊的绘本课里,似乎也讲过。
妈妈死后,爸爸再娶,而且看上去爸爸跟后妈的感情还相当不错。女儿不能接受,觉得妈妈被遗忘了,被背叛了。跟后妈闹别扭。
后妈用理解、包容和爱,慢慢获得了孩子的心。
嗯,所以,你理解的对:
这是一本写“教科书级的”好后妈的绘本。
5、《说呀》
【美】夏洛特.佐罗托/著,
【英】夏洛特.沃克/绘,
董海雅/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9月
秋日里,小女孩和妈妈走在一条乡村的林荫涉足上。母女俩一路聊。
女儿拉着妈妈的手,“说呀,”她说,“来吧,你说呀!” 妈妈微笑着,说:“多么疯狂、美妙、无与伦比的一天!” “不,不是这句。”小女孩说。
一路聊着。妈妈描述着她们两个看到的一切。小女孩一直说:“不,不是这句。”
“说呀,说呀,说呀,你说呀!”小女孩说。
妈妈终于说出了小女孩想听的那句话。也是妈妈一直在说的那句话。
哎呀,母女间的细腻与甜蜜,就是这样啊,好暖好甜啊。
喜欢。
甜蜜微笑脸。
书里夹着的导读,也很动人。
6、《七个贪吃的小宝贝》
【美】玛丽.安.霍伯曼/著,
马拉.弗雷齐/绘,
孙慧阳/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5月
几乎一年一个,彼得斯妈妈一口气生了七个娃。
每个娃都不好伺候。各有各的难伺候。
彼得斯妈妈从最初的亲切耐心、动力满满,渐渐到疲惫不堪、力不从心,行走在崩溃的边缘。
明天就是自己的生日,彼得斯妈妈看不见家人有任何动静。她想,这个特别的日子,孩子们全忘掉了。她情绪低落,疲惫地去睡觉了。
可是孩子们没有忘记妈妈的生日。他们在厨房里忙乎了起来。
厨房被他们弄了个底朝天,这时候,他们才开始体会到妈妈平素的辛苦和不易。
这本书的主题,有点像我们在欧洲妈妈 篇里介绍的那本《原来妈妈也有起床气》,但切入点和呈现方式都完全不同。非常好看!
7、《看不见的线》
【美】帕特利丝.卡斯特/著,
杰夫.斯蒂文森/绘,
孙莉莉/译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6年4月
打雷的夜晚,两个孩子害怕,只想和妈妈呆在一起。
妈妈说:“知道吗宝贝,不管你们在哪儿,妈妈都和你们在一起呢!”
“可是,我们在床上,你在外面,我们怎么会在一起呢?”
妈妈说:彼此相爱的人,就会被一条“隐形线”连在一起。那是一根用爱织成的线。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是你的心能感受到它。你会牵挂每一个你爱的人,爱你的人也会牵挂你。
这条线要多长有多长,因为爱无处不在。可以上山,可以下海,可以去丛林,可以去太空,还能连到住在天堂的亲人。
就算发火的时候,隐形线也不会消失。因为爱比愤怒更强大。只要心中有爱,隐形线就永远存在。
牵着妈妈的隐形线,孩子们回房间安眠。
他们相信,这世界,没有谁会孤零零。
是啊,真正重要的东西往往无法用眼睛看到。
这个妈妈,又是一个“教科书级的”好妈妈。她在对的时机,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事情。
想了一下,哎呀,我们都是蜘蛛精啊!哈哈哈哈,有很多很多根隐形线,一头在我心,另一头牵着我所挂。
这种彼此连结的“信”,真的美好。
8、《小乔逃跑了!》
【美】杰克.肯特/文.图,
陈宏淑/译
明天出版社
袋鼠妈妈让小乔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小乔觉得头疼,干脆逃跑了。
妈妈发现了,马上出发去找小乔。
消息传得很快,熊、大象、牛、长颈鹿、兔子......都想来试试袋鼠妈妈现在空下来的这个房间。袋鼠妈妈说:“这个房间不出租!”
试了以后,大家发现:这个房间确实不适合任何人。“这是小乔的房间!”妈妈说。
逃跑的小乔,也在到处找房子。
每个袋鼠妈妈的口袋都不空;鹈鹕的嘴巴倒是空,住进去有时候太吓人。小乔最后跳进邮差的邮包,又被送回到妈妈手中。
“你跑到哪里去了?”妈妈又亲又抱地问。
“我在找一个住的地方。”小乔说。
“这样啊,我刚好有个空房间呢!你觉得怎么样?”
小乔立刻跳进去。他觉得好高兴,“真是太适合我了!只需要整理一下就行了。”说着,小乔就整理了起来。
这本绘本,我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的新华书店看到的,很喜欢,马上买了下来,又千里迢迢地背回来。
我最喜欢的一点是:
书中把母子之间的关系修复,写成一个双向选择的结果。
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离家出走了,妈妈马上去找。两条线同时在发展,孩子那边只试了一个(鹈鹕),妈妈这些则有五六个人来试住喔~
牛不牛!
哈哈哈哈,想起那句“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老娘不是没有别的出路。
出路多了去了。、
老娘不是没有别的事情做。
能做的事多了去了。
只是,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
哎呀,真是太好了!我喜欢!
9、《Heather Has Two Mommies》

Heather有两个妈妈。她觉得这事很平常:她有两条胳膊、两条腿、两只眼、两个耳朵、两只手、两只脚,还有两个宠物(一猫一狗)。
两个妈妈各有所长,日子过得好开心。
一转眼,Heather上学了。她适应得很快。不过,慢慢她发现,自己好象和别人不太一样。
老师让大家画画,画自己的家庭。
有的人家里有爸爸有妈妈,有的人家里有爷爷奶奶和孩子,有的人家里有继父母和子女,有的人家里有两个妈妈......
老师说,家就是一家人爱着彼此的有爱的地方。
两个妈妈来接Heather放学。
Heather指着自己的给妈妈们看:“这一个,是我最爱的妈妈;这一个,也是我最爱的妈妈。”
10、《In Our Moththers' House》

一对同性“夫妻”先后领养了三个孩子。每隔三年来一个,转眼就是一大家人。
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两个妈妈三个娃亲亲热热、开开心心地过着日子。
大部分邻居都很友好,当然也有一直不喜欢她们家的人,不跟她们来往,有时还会来攻击她们。妈妈们不以为意。
爷爷奶奶也会来,一大家其乐融融做汤圆、讲家族故事。
她们在家里办街区聚会,街坊邻居大都来了,琳琅满目的项目,这时候就看出来了:“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孩子们在学校轮到主办“母女茶”。尽管妈妈们以前从不穿裙子,还是动手做了全家女人的新裙子,按传统着装方式完成了任务。因为爱孩子,妈妈们愿意为孩子这样做。
孩子们大了,一个个上大学成家立业,离开了妈妈们的老宅,会常常回来看望妈妈们,带着孙子们。
妈妈们老了,在一年内先后相继离世。
安葬了妈妈们以后,弟弟及其家人依旧住在妈妈的老宅里。一家人还是常常相聚在这里。
这两本都是写同性婚姻家庭,孩子有两个妈妈。台湾出版的。
虽然也有困难,但可以坦然面对,可以有自己的完美人生。
挺好。
03
这十本绘本里的美国妈妈,大部分属于“教科书级的好妈妈”。其实美国绘本里,还有很多焦头烂额、屁滚尿流、粗心大意、情绪起伏大的“问题”妈妈。可是顾不上写了。赶工期,收工不烂尾就好。
再写下去的话,似乎应该是《父亲节,看看绘本里的父亲》之类的了?
才不要!!!